首頁>房產>

近期一直在琢磨萬科的鬱亮說的話,地產行業度過了土地紅利和資本紅利階段,進入運營紅利階段。

事實上,很多行業進入深度運營時期,物業公司運營的深度越來越深,不只簡單的提供維修維護保養,以及居民的服務,甚至還在做政府社群治理參與專案。

對於社群工作者而言,或者對於社群公共空間而言,是不是也有運營紅利可吃?

透過多年運營的經驗以及觀察,政府背景的社群公共空間這個領域毫無紅利可言,政府專案重點是公共性和公益性,運營任何一個鄰里中心,政府購買服務,招投標給的錢不可能是紅利,而是管理費,管理費是固定的,如追求紅利,運營機構只有壓縮人員等成本,如果一省再省,這個空間最大的可能是“毫無運營可言”,壓縮到了極致,就完全變成了規定動作,重要的時間節點以及重要的領導要求,成了公共空間存在的第一追求。

我們看到,大量的公共空間,絕大多數其實毫無運營可言。只是簡單的開門關門、簡單的活動和簡單的服務,談不上治理,更無營造。

社群公共空間按道理來講是一個可以產生紅利的地方:

給了你空間,沒有成本、沒有租金壓力;

給了你天然的“社群入口”,進入社群沒有任何門檻,社群居委會配合你進社群;

很多資料向你開放,包括人群資料、需求資料等等……

在這樣的優勢地位之下,按道理透過運營會產生很多紅利。

運營紅利不一定都是資本紅利,也可以是社會資本紅利。

政府主導類社群公共空間擺脫不了一個宿命,儘管初心是為居民服務,但是更多標準如果由政府控制,很難把這些指標化成可持續的專案、活動、活力、感受度。

因為,裡面問題特別多,購買服務資金審計機制、考核機制、運營週期等等,都可以導致社群公共空間的“消極”,這些就不展開講了。

當下,地產企業、物業企業、文創企業、社會組織,甚至社群居民組織業委會等等,都想進入到社群公共空間領域,因為大家都認為未來可能紅利很多。這裡面,除了政府控制公、推動的社群公共空間之外,還有大量類似的“灰”空間。

它是個大象的話,有人看到了它的大腿,有人看到了它巨大的牆一樣的身軀,但站得更高看這頭大象,會發現這頭大象真的是很重很重。

社群公共空間,命中註定不是單一運營,而是複雜運營。

這裡有太多的“既…...又……”,既要營利,又要公益;既要老百姓滿意,又要領導滿意;既要做出網紅,有情調,又要親民,有煙火氣……

對於運營者來講,不斷的處於分裂之中,這對於想入行的大家是個重大考驗。你的包容度、開放度、承受力有這麼多嗎?

社群公共空間,命中註定是“重”運營。

簡單運營大家已經不care了,簡單聘幾個人就能管管,這不叫運營;在這裡面搞搞活動,一年搞多少場,這還不叫運營,大家對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種“重”運營不僅僅意味著更多的人力成本之重,而是非常重的內容運營之“重”。

在當下社群,所謂的“金融產品”已經很難進了,因為被騙怕了,P2P各種爆雷。

為什麼社群團購就能進?因為它在老百姓有能力能夠算賬算清楚的範圍之內,也在居民能夠承受的風險之內,所以社群團購比較火。

而你怎麼進入社群?靠什麼進入社群?

你會說,我本來就在社群,但是事實上你在的是“物質化社群”,你的影響力有沒有在社群,你的服務能不能進入到家門口。

倒過來,你能不能吸引更多居民到這邊來。

這都是內容運營都要解決的問題。

一進入到很“重”的內容運營階段,就面臨非常多的問題,我經常說運營空間、運營人和運營文化。比如,你要運營一個空間,大家都想把它做成“網紅空間”,但是,怎麼做啊?

你這麼小的投入,這麼小的地方,怎麼做成“網紅”。

前面聽到過一個經典例子,一個小咖啡館,面積很小,100平米都沒有,兩層樓,店前有幾棵銀杏樹,秋風之下,黃葉飄飄,很多人舉著咖啡杯在樹前拍照,背景就是飄落的銀杏葉,這樣的一個小場景迷翻了很多人,這麼一個小小的空間就成網紅空間。

你會說,這好像很容易啊。但就拍拍照就能拍成網紅嗎!

背後有很多東西,咖啡館的色彩搭配,杯子好不好看,樹葉的擺法,咖啡的花,任何你看到的覺得美好的東西,背後都有著非常重的運營,你認為它隨手一拍,其實都是設計得非常精細要給你看的東西。

回到真正的運營(面向居民而非領導,有可持續發展壓力而非購買服務)就會發現,需要非常非常的精細化。

大平臺之下,一切都要策劃,怎麼運營大眾點評賬號、美團賬號和小紅書賬號,就變得很重很重,不過是費錢,費人,而且費智力,因為你要找到有獨特審美的人,而這樣的人是很貴的。如果自己投入進去,那也是很重很重的時間成本。

如果不是這麼精細化的去做,你的服務產品可能就沒人看到,就沒有人來。

類似的社群公共空間的運營也日益文創化。

因為你的空間獨特,人群獨特,環境也獨特,內容也獨特,服務也獨特,產品也獨特,這樣的情況下,你做的是小而美的事情。

以往談到的標準化的產品、專案、工具包,都是工具,而內裡的深層次的內容,都是文創。

你變得要麼完全開放,去倡導,講情懷,做公益。一個朋友在推“錯襪行動”,故意穿錯襪子引起大家對自閉症孩子的關心,這是一種完全開放的倡導。

要麼做成智慧財產權加持的東西,有商標,有內容,有智慧財產權,而這也很重。

像綠色植物地圖、社群跳蚤會等等專案,大家抄來抄去,而你有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內容?

再朝前走一步,能不能形成一個深度運營品牌。

現在不缺空間,真的不缺空間,特別缺運營品牌。

所以,對於那些有志於去做這個事的機構,這是一個很大的方向,一個很好的方向,你可以去做這樣的運營品牌或專案品牌,那麼多的地產,物業,政府,都需要這樣的內容。

而無疑,這樣的內容打造是重運營。

不知道你和你的團隊準備好了嗎?

16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紅耀海寧漲價在即,提前購入享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