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華頓經濟研究院在上海釋出“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根據排行榜,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穩居前四,綜合實力最強,其次是杭州、蘇州、成都、天津、武漢和南京。
合肥市綜合分值53.80
居第25位,比去年上升6位。
著名經濟學家、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蘇州、無錫、濟南、西安、鄭州、長沙、瀋陽、鎮江、蘭州、紹興、南通、嘉興、濟寧、常德、邯鄲、湖州、株洲等百強城市的代表與會,並就“城市創新發展”“產業協同”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據了解,“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以GDP總量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作為入圍城市,再根據經濟指標(佔比61.8%)和軟經濟指標(佔比38.2%)的綜合得分進行排序。經濟指標由GDP、居民儲蓄和財政收入組成,軟經濟指標由環境、科教、文化、衛生組成。該榜單自2015年釋出以來,至今已連續釋出五年。
根據百強城市排行榜,北上廣深連續五年穩居前四,這也說明這四座城市綜合實力最強,穩居“一線”城市。華頓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祕書長田曉紅表示,“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顯示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諸多積極趨勢性特徵:
第一,百強城市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
儘管此次上榜的百強城市GDP佔全國總量的73.87%,佔比同去年(75.22%)相比有所下降,但百強城市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百強城市出現下滑,未來提升百強城市的經濟實力是振興中國經濟的核心發力點。
第二,從城市分佈而言,“一線”城市層次分明,“準一線”城市競爭激烈。
從前十強的得分來看,北京(94.65分)和上海(91.07分)綜合得分達90分以上,顯然是強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經濟水平相差不大,但北京作為首都,資源優勢明顯,軟經濟實力強勁,尤其是在環境、科教和衛生方面均顯著高於上海。
廣州(80.91分)和深圳(79.22分)得分在80分左右,兩者相差較小,同屬於一線城市,但與北京和上海仍存在一定差距。相比而言,深圳經濟實力略高於廣州,但在軟經濟實力方面與廣州差距較大,尤其是在科教與醫療衛生方面差距明顯。
第五和第六位的杭州(74.26分)和蘇州(73.61分)綜合得分在74分左右,可視為“準一線”城市。蘇州經濟實力高於杭州,是經濟“第五城”,但軟經濟水平不敵杭州,拉低了綜合排名。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擁有豐富和完善的科教、文化和醫療資源,是軟經濟“第五城”。其它70分以上的城市涵蓋了第七至第十位的成都(71.91分)、天津(71.78分)、武漢(70.91分)和南京(70.22分),這四個城市同樣可以視為“準一線”城市,但其得分更加接近,競爭激烈。
第三,從空間結構來看,百強城市由東向西呈階梯式遞減,三大經濟圈集中度最高。
從數量上看,東部地區上榜城市62個,中部地區上榜23個,西部地區上榜15個,百強城市呈現出由東向西階梯式格局。此外,三大經濟圈中百強城市高度集聚,長三角地區上榜城市23個,珠三角地區8個,京津冀地區8個,三者合計上榜39個。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長三角有上海、杭州、蘇州和南京四座城市躋身前十陣營。從中部地區來看,安徽和江西雖上榜城市不多,但進步顯著。安徽上榜的兩座城市合肥和蕪湖排名分別提升6位和9位,其中蕪湖是中部地區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第四,從經濟結構來看,強化經濟和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應是未來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趨勢。
從排行榜可以看出,得益於行政機制作用,省會城市軟經濟指標普遍得分較高,但地級市的軟經濟指標得分普遍偏低,如蘇州、無錫等經濟排名第5、第12的城市,其軟經濟排名在第16、第28位。經濟實力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但軟經濟實力可以體現出城市在科技教育、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及生態環保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水平,這些產業都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動能,更是決定城市品味和層次的關鍵。因此,經濟和軟經濟全面綜合協調發展,將是城市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會上,還同時釋出了居民儲蓄、公共財政收入、消費能力、工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等五個單項的十大城市榜單。
據悉,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全面發展論壇將在12月6日—7日與第19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再度聯合舉辦。今年論壇將以“新格局、新方向、新動力”為主題,進一步推動百強城市和百強企業間的緊密合作,並聯合舉辦全球百強科創大賽,以提高百強企業和百強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與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