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金融穩定,關乎城市和樓市的走向。
日前,央行釋出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對整體負債情況進行了披露,同時也“點名”了一些地區。
如浙江、上海、北京、廣東等地,住戶部門槓桿率超過平均水平,同時債務收入比也超過全國水平,居民債務負擔較重。
根據《報告》,住戶部門的貸款構成中,超過53.9%為“個人住房貸款”。也就是說,這些高槓杆地區的居民負債,大部分跟房地產相關。
那麼,槓桿率如何影響樓市未來?哪些省份、城市的負債情況需要小心?
01
住戶部門槓桿率,說的直白點,就是居民總負債除以GDP總量。2018年,全國住戶部門槓桿率為60.4%,和國際水平相差不大。
不同省市之間的槓桿率水平如何?如下圖:
以60.4%為界限,2018年槓桿率超過全國水平的地區有8個,分別是:
浙江(83.7%)、上海(83.3%)、北京(72.4%)、廣東(70.6%)、甘肅(70.1%)、重慶(68.6%)、福建(65.8%)和江西(63.1%)。
這些地區,總體上以東南沿海為主,且大多是相對發達地區,金融業本身比較發達。而最高的浙江和最低的山西之間,相差50個百分點,省和省之間的債務情況有天壤之別。
2015到2018年,槓桿率增長最快的5個地區,則分別是海南(26.4%)、上海(21.5%)、天津(21.4%)、浙江(20.8%)和廣東(18.4%),全都是沿海地區。
另外,報告還“點名”提到,浙江、上海、北京、廣東、福建和重慶6個地區,債務和收入的比超過全國水平,居民債務負擔較重。
如果依據槓桿率、增長率、債務收入比進行合併同類項,被“點名”三次的地區有上海、浙江、廣東3個,它們正好位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大地區。可見越是有錢,越是懂得借錢。
根據《報告》,2018年全國的債務構成中,53.9%為個人住房貸款,但其實實際和住房相關的開銷佔比要遠遠大於53.9%,比如裝修等等。
那麼這些槓桿率高、增速快且債務收入比高的地區,房地產加槓桿投資投機氛圍重,這點也是支撐房價的重要因素。
02
省與省之間,住戶槓桿率千差萬別,可見它有很強的地域性,那麼將範圍進一步縮小,城市和城市之間呢?
正好不久前,《第一財經》對29個城市2018年的資料進行了梳理,包括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重慶、蘇州、成都、青島等二線城市,以及中山、保定等三線城市。具體如下圖:
注意,其中住戶槓桿率是總負債除以GDP,而居民資金槓桿率,則是該城市的貸款餘額除以存款餘額。
29個城市中,住戶槓桿率超過80%的城市有5個,分別是杭州(103.2%)、廈門(96.3%)、溫州(91.1%)、海口(83.8%)和深圳(82.3%)。
這一資料其實跟省一級的資料有很強的吻合度。比如省一級層面,三次“點名”的浙江和廣東,其省內GDP最高的城市杭州和深圳,住戶槓桿率都超過了100%。
另外,海南的住戶槓桿率增長快,省會海口同樣居高不下。同時,不管是海南還是海口,房地產開發投資和GDP的比值都不低,像前三季度就達到42.4%,全國排第四。
資金槓桿率方面,超過100%的城市共有8個,分別是:
廈門(172.2%),深圳(144.4%),杭州(136.7%),南京(128.6%),合肥(127.4%),珠海(124.3%),蘇州(107.5%),廣州(101.9%)。
這8個城市的貸款要比存款多,而且可以發現,它們基本都是樓市熱點地區。如合肥,2017年前後短短兩年房價翻了一番;深圳更不用說,近幾個月依然在一線城市中逆勢上揚。
考慮到貸款消費大部分和住房相關,這種局面不難解釋——
房價上漲,為了及時上車,居民自然會瘋狂加槓桿,而且親屬之間的借貸還不納入統計,真實槓桿率可能更高。大量貸款資金湧入房地產,反過來又助推樓市升溫。
如果將住戶和資金槓桿率合併同類項,兩項都高的城市有3個,分別是深圳、杭州和廈門。
這3個城市,相當有代表性。它們都有足夠的人氣,房價、房價漲幅都不低,樓市火熱的狀況持續了很久。
像杭州前三季度的賣地收入,達到22394億元,排在全國第一。廈門GDP不高,常住人口只有411萬,但旅遊型房產投資比重大,房價水平在全國遠超GDP和人口體量的排位。
03
槓桿率過高,引發的問題不只是債務風險,還有對消費、對實體經濟的擠壓問題。
目前來看,不管是省一級,還是具體到城市,槓桿率整體上和國際水平相差不大。但近幾年槓桿率的增長相當迅速,對此仍然得留意和小心。
由於居民加槓桿的主要目的是購房,所以今年央行的《報告》在“點名”部分地區,提示風險的同時,開出的防範債務風險藥方,第一條就和房地產有關:
繼續嚴格遵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策定位,完善“因城施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抑制投機性購房。同時,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援和規範,促進形成“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
得益於嚴格的調控,眼下各地的樓市已經趨於穩定,降溫比較明顯。不過面對地產收入下降的局面,不少地區開始試探鬆綁,通過人才政策小幅度、區域性性地放鬆。
可見,在穩樓市和穩經濟的平衡上,不同城市的承壓能力不同。
其實在槓桿率上,不同城市的承壓能力同樣有顯著不同,很難簡單一刀切地認為,槓桿率高的地區,一定有債務風險,或者說樓市的泡沫一定很大。
原因在於,槓桿率高的風險大小,至少還受三大因素影響:其一經濟發展水平;其二居民的還款能力,如收入水平;其三貸款和存款結構。
像深圳,槓桿率高,樓市升溫,但有發達的經濟水平支撐,同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低,哪怕加槓桿購房,償債能力也不會太差,風險係數相對小一些。
真正值得警惕的,其實是那些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都一般,同時貸款和存款結構上,大量外地投資客前來購房,在本地貸款買房,但沒有貢獻GDP和存款的地區。
這類城市的高槓杆率背後,房地產行業的火爆局面,並不是經濟和人口撐起來的,而是有很強的投機炒作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