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近期出了很多政策,因城施策放開限購、放開戶口、人才引入、降低融資成本等。

政策時緊時鬆,可以影響行業,

行業時榮時枯,可以影響政策,

有的城市房價下跌,有的城市房價上漲,政策可以不同;

地產是供應、需求、融資、按揭、戶口、醫保等各個相關環節都盡在掌握的行業,

但是最終經濟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政策之手必須圍繞經濟規律揮動。

1978年開始的工業化20年

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的變化主要發生在沿海區域性,

但是全民的變化是從穿衣統一藍色,穿鞋統一解放牌,睡覺一大家人擠一間開始的,

開始的需求就是為了改變這種人人平等,但是人人貧乏的生活,

於是開始了建立在農村磚土房和城市筒子樓基礎上的單車、縫紉機、黑白電視、電風扇、電飯鍋、各種式樣的服裝等的需求,需求帶動工廠訂單,帶動就業,然後農民進城;

然後要致富,先修路,要進城,先修路,

這都是我們親身經歷的,都是常識和體會,這些不用看經濟學家,

修路架橋又帶動機械化和就業,帶動電力、電網、水泥、煤炭、鋼鐵、化工等重工業;

這20年中國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化,

但是20年後,問題來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外貿由高增長變成了負增長,而且資本外流,這個情況和中國近些年一樣。

外貿乏力,內需的啟動同樣生不逢時,儘管那些年,決策者一直在推動住房貨幣化、社會保障市場化和教育有償化政策,企業家和商場也忙於價格戰,期望從消費者手中掏出哪怕一丁點的真金白銀。然而,對於當時人均收入不過700多美元的中國國民來說,即便按照世行標準,也僅僅處於中下收入水平的最低限。

中國的城市化率當時只達到30%,很多國有企業走入困局,三角債嚴重。

問題有很多方面,但主要問題是內外需求不足,

內需不足,一是人們對生活追求太低,二是收入太低。

其實跟我在南太平洋群島看到一些小國一樣,雖然海景很美,但是住簡易板房,煮飯燒柴火,熱了樹下乘涼,渴了上樹摘椰子,這也是內需不足。

沒需求哪有奮鬥動力?前面幾篇文章發了照片,一群群人都在無聊看海,雖然看海挺享受,但是都在看海,那社會怎麼進步?

1998年開始的城市化20年

1998年前後經濟出現很多問題,有很多舉措,包括國企三年脫困、供給側改革、清理三角債、國稅地稅改革等。

影響廣泛且深遠的是發動了房改,要讓大家住得更好,釋放這個需求,就把建築裝修、電氣化都帶動了起來。

開始沒錢買房怎麼辦?

先從錢包更鼓的國企、單位職工開始,開始形式為單位蓋房、單位聯合蓋房、經濟適用房等。

開始很便宜,大家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湊湊錢也能住進去;

後來開始學習西方,採用按揭這個大招,一下子就釋放了全國人民住房需求,這個需求又帶動了地產行業和地產背後一系列行業,這些行業的興旺帶來了就業,而就業帶動更多人可以買房供房。

現在反思我們的親身經歷,不是供給改變生活,是需求改變生活。

這是先有母雞還是現有小雞的問題,解決之道其實就是先印錢,讓血液先迴圈起來,就把各個環節帶動起來了。

於是房改驅動了城市化,我們集權大政府好辦事,推動房改,又推動基礎建設;

基建繼續驅動工業化,再把大學普及教育落實到位了,

於是我們站在美國的基礎上,順便把電子資訊化都完成了,

並把製造產業鏈延伸到了高階製造,然後美國開始擔憂和制裁我們。

2018年之我見

2018年的問題與1998年不同,但類似的是內外需求不足。

外需不足大家知道是全球經濟不行,加上美國的制裁,

但是內需不足大家意見不同,其實我看就是人為的。

我們20年前需要進城住房,現在20年過去了,不但繼續需要住房,還需住得更大,通勤時間更短,裝修更好,家電更智慧,網路更快,更方便因換工作換學校後換房,不是嗎?

住房需求沒變少,而是變多、變高階了。

但不可否認很多城市的房價偏高了,無論如何對照全球;

而且中國人接近70%的財富蓄水在房子裡面。

因為擔心房價漲太高太快,2016年我們主動開始了又猛又持久的調控,調控防止了房價大漲,但是嚴重的問題不是買房、換房麻煩了,是金融方面:

蓄水在房子裡面的70%的中國人的金融財富血液凝固了。

然後疊加2018年明顯的外需不足、產業結構多年在轉型階段,很多企業、很多老闆這兩年缺訂單,缺錢,加上70%的血液凝固,沒法倒騰自救,於是連鎖反應來了,缺錢就跑路、裁員、關門、上下游壞賬等問題頻發。

我為今年的因城施策放鬆喝彩

解鈴還須繫鈴人,

對內就是一邊穩房價,一邊讓凝固在房子裡面的血液流動起來,

讓對更美好生活的需求釋放出來,要舊改,要5G,要人才,要地鐵,要智慧家居,要智慧城市,要繼續快速城市化10年才到70%,要從城鎮化到都市圈、城市群。

並且一邊城市化,一邊釋放對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需求,讓需求釋放出來,大家才有動力,工廠才有訂單;

同時一定要有金融支援,才能讓供應和需求跑步向前。

全球經濟我們能拉動一些,美國製裁我們沒主動權,

但是內需釋放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就像1998年那樣。

所以,必須放鬆地產調控,必須把經濟發動機啟動了;

看地產不能只看地產行業,要看城市化和人才的聚集效應。

為什麼說2020將是地產股大年?

上面論證了必須釋放地產,釋放內需。

而且必須這個階段釋放,不然很多行業和企業被人為摁住頂不住了,

不然我們的經濟增長目標、五年計劃也有問題,這個時機也很重要。

這3年多的調控,已經讓9萬多家地產公司集中度提升,無論是土地儲備、團隊實力、銷量都集中到top50甚至top30,這麼一個賺大錢的行業正迎來top50企業收割全行業的季節。

2017年地產股大年是從破產價開始暴動的,一年多倍;

2020年地產股大年是從低估且成長啟動的,一年一倍的估值修復可期,前瞻PE從2~5倍提高到5~10倍是大概率的,再加上未來的成長。

行業風險是什麼?

任何危險都有機會,任何機會都有風險。

風險就是政策利好釋放到一定階段,足夠對衝時候,多半會輕微力度地把房產稅推出來,同時調整一些稅費以對衝,最終從交易環節徵稅改到持有環節徵稅,增加穩定稅源。

而且釋放了地產那一定需要打擊炒房,調節貧富差距,對持有多套房產的人按階梯收稅。

不過這裡面涉及太多利益衝突和流程,會一邊爭論,一邊走流程,即使很高效,一年也難以推出。

而我們投資地產股,就是抓住這個時間視窗----2020年。

哪些地產股當前最有吸引力?

到選股這一步大家差異就更大了,有的看中一隻重倉長線持有,我目前分散到5只;

有的只投top5,我從top50中選。上個月寫過《看海聊地產股》

我下面結合昨天對300萬以下城區人口的城市全面放開戶口限制,300~500萬人口的放鬆戶口限制,認為利好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的前50城市,其中包括很多省會、二三線城市。

其實美國大城市的標準是100萬城區人口,相當於我們前幾大城市的一個區,大家去體會100萬人口其實就具有規模效應了。

所以我們的很多三四線其實不悲觀,得具體看人口流動和產業。但最終賽道最長的是經濟活力最佳的大灣區和長三角,尤其經濟活力高、城市密度高、產業互補的大灣區是可以在全國達到70%城市化率之後繼續人口流入10年的,當大灣區多個城市用輕軌、地鐵連城一個城市群之後,化學反應將會到來,規模效應將會倍增,房產增值大概率將會持續,拿著大灣區的地,即使短期被套了,長期可以解套,拿著人口流出城市的地被套了就難了。

當然區域只是一個維度,成長性、估值、公司優秀程度等方面要結合起來看。

利益相關提示:

本人重倉地產股幾年,難免頭腦發熱,請多潑冷水。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24億上海浦東買地!李嘉誠要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