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知名代理行仲量聯行在官微釋出,華為租賃麗澤soho6萬平米辦公樓由其商業地產部促成,
這一交易也成為北京辦公樓租賃市場最大單筆交易!
作為專職從事該行業,我先回答一下中介費的問題,按照北京普遍支付一個月到2個月房租作為佣金的行業慣例來看,即使按照實際租金4元計算,該經紀公司拿到的佣金費用至少為730萬元(按照一個月計算),而且不像購買辦公樓的
個人業主,無論成交價格多少,都不會動佣金打折這個歪心思!此外,根據我們從業經驗,大面積租賃成交的佣金經紀公司也是有議價能力的!
那麼華為為什麼要找中介呢?
首先,用中介描述可能不太準確,這此次交易中仲量的定位應該是租戶代表,用自己租賃交易經驗和市場資訊給到華為能滿足其實際辦公需求,又能降低辦公成本的辦公用房解決方案,真正作用是諮詢顧問,而並非只是傳導市場資訊。
整個北京市場,整租體量可以達到6萬平米的房源掰著指頭都能數過來,這個做整個北京市場的經紀人大多數都能做到,
華為派個員工幾個星期也能把市場資訊收集齊全,甚至說,華為把選址的訊息公開後,大多數業主會自己找上門!
這一點和住宅市場非常不一樣,佔據了市場85%存量的寫字樓都在大業主手裡,找其聯絡方式沒有難度!
但是對市場的真實理解和交易的把握,這個只有常年從業的專業機構能做到!
比如說區域交通配套的規劃,實際落成的時間;不同區域對於各種公司的政策扶持;市場實際供應,未來供應對市場租金預期的影響,該
如何設定租約時間;目前市場空置率,以及實際成交的價格區間;成本分析等等!
要完成這些資訊的整理分析統計,需要高素質水平團隊的常年協作研究!除去市場因素,還要了解各個業主之間不同的租賃策略,比如
港資辦公樓,國企辦公樓,民營公司辦公樓租賃方式就非常不一樣:比如國企樓一般上租約不超5年,還要到北交所掛牌,港資樓注重租戶結構,世界500強的企業和新晉獨角獸租金差別很大!
以上我說的只是實際交易中要考慮到的一部分,不要拿那種看到樓裡邊插小傳單,打騷擾電話的普通中介的視角來看這些租戶代表!
但是真正能做到這些的也是少數人,北京辦公樓常年的供不應求,讓很多這種專業人士沒有用武之地,2015年到2017年市場瘋狂的時候
萬眾創業,020,P2P盛行,好房子一出就被秒了,所以即使是某些大行一些人也是用著五年前甚至是10年前的PPT和策略模板,
華為租賃麗澤soho只是市場眾多案例中間的一個,比如戴德梁行協助漢能能源租賃北京文化創意大廈,CBRE協助明略科技租賃金漢王科技大廈,中原地產協助耳東影業租賃建工動力港!上兩張圖大家看看經紀公司的作用!



另外為什麼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選址要找知名經紀公司幫助,還有一個重要性的一點:合規性要求!
即使是要租的辦公樓就在你隔壁,你怎麼證明你們公司是完全的市場選擇而不是利益交換,在大型租賃交易中,一塊錢的差價
每年就能做出幾百萬的灰色空間,這都已經是法律層面的事情了!即使租的辦公樓是你們投資方購置的物業,怎麼樣說明租金合理,沒有構成關聯交易!
看看捨得酒業租賃天洋運河壹號受到的媒體質疑吧!
我和地產與遠方的觀點非常一致,市場需要專業的諮詢,但是不需要只依資訊差牟利的中介,那些以為建立個網站就能把寫字樓經紀做好的,想得太天真!我也堅信,隨著市場給予的回報越來越高,行業內會誕生一批精英,國內也會出現
類似於五大行的機構!是誰?我們拭目以待吧!(東方廣場簽約500平米就能拿到45萬佣金,這還不夠吸引人嗎,專業諮詢是人工智慧都代替不了的終極職業)
另外建議大家看看地產與遠方的:“佣金的本質是什麼”這篇文章

雖然華為租賃和園區市場沒有什麼關係,在此也就是給大家提醒一下園區市場依然需要專業的諮詢團隊出現,這個是外資五大行不太佔優勢的領域,存量不比寫字樓少,這也是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