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在第7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聯合國人居署舉辦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佈會”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會上釋出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完成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2019 — 全球產業鏈:塑造群網化城市星球》(以下簡稱報告)。
本報告為全球城市競爭力年度報告的第三部, 首次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在聯合國總部發布,討論了全球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報告顯示,亞洲可持續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城市持續崛起。
年度報告主要包含了三個重要發現:
1.報告測度了全球50萬人口以上的1007個城市競爭力發現,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總體顯著改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整體差距逐步縮小。全球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強弱目前呈橄欖形分佈明顯,亞洲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持續提升。
2.從城市看全球,報告發現,一個智慧化、全球化和群網化的城市星球在過去40年裡開始形成。中國城市的集體崛起是全球城市過去40年來最重大的事件。
3.報告“全球產業鏈與全球城市興衰”,發現全球產業鏈的形成和變動打破了各中國產業體系,導致了各國城市的興衰分化,也直接塑造了嶄新的城市星球。
經濟競爭力
中國五城進入TOP20
報告構建了城市經濟競爭力與可持續競爭力指標體系,使用相關資料和方法測度全球城市的競爭力。
2018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二十強:紐約、新加坡、倫敦、深圳、聖何塞、慕尼黑、舊金山、東京、洛杉磯、休斯頓、香港、達拉斯、上海、廣州、首爾、都柏林、邁阿密、波士頓、北京和法蘭克福。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前二十強
二十強中,北美和亞洲各佔8席,西歐佔4席,亞洲數量首次與北美持平。經濟競爭力相近城市集中連片分佈,凸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性,歐美國家城市群內部發展平衡,新興國家集中在中心城市。
研究發現,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美國優勢明顯,中國持續迅速崛起。美國城市整體優勢明顯,且發展水平較均衡,前十強佔6席,前二十強佔8席,前100強佔35席。
中國頂級城市表現優越,整體競爭力水平持續飆升,部分強二線城市也較為亮眼。深圳進入全球前10強,香港、上海、廣州和北京共5個城市進入前20強,蘇州、武漢、天津、南京和臺北共10個城市進入前50強,成都、長沙、無錫、杭州、重慶、青島、佛山、鄭州和寧波共18個城市進入前100強。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前一百強中的中國城市
這反映了中國城市競爭力水平在整體提升,中國城市發展已經從個別城市到多個城市晉升層級的新階段。不過,在中國新經濟大環境下,城市整體競爭力水平雖然表現優異,城市整體之間以及區域內部之間的差異依舊不可小覷。
此外,全球四大灣區和10大城市群水平參差,共同引領全球城市發展,支撐全球城市體系,其中就包括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
報告指出,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梯隊效應明顯,各等級差異存在分化現象。提升要素之間的協排程、經濟競爭力水平,縮小城市經濟競爭力之間的差異,成為追趕發達國家的關鍵,科技創新、產業體系和當地需求指數成為作用較高的驅動因素。
小貼士
經濟競爭力是指城市當前創造價值、獲取經濟租金的能力,從顯示的角度,使用經濟密度指標與經濟增量指標。可持續競爭力指一個城市通過提升其經濟、社會、環境和技術優勢,更好、更持續地滿足城市居民複雜而挑剔的社會福利的長期可持續的能力。報告主要選取經濟活力、環境品質、社會包容、科技創新、全球聯絡、管理、人力資本潛力和基礎設施8個指標進行評估。
可持續競爭力
西歐北美佔絕對優勢
2018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二十強分別為:紐約、東京、倫敦、新加坡、洛杉磯、香港、波士頓、西雅圖、休斯頓、多倫多、大阪、悉尼、舊金山、首爾、巴黎、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溫哥華、聖何塞和亞特蘭大。
二十強中,北美佔11席,西歐佔3席,亞洲佔5席,大洋洲佔1席。在一百強中,西歐與北美城市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中國香港進入全球前10,北京和上海進入前30名,臺北和深圳進入前50名,廣州進入前100強。
從城市群看,美國、德國和英國城市群中進入百強的中心城市比重較高,中國、印度、巴西和印尼等南美和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城市群雖然規模大數量多,但進入百強的中心城市數目相對偏少。
此外,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強弱橄欖形分佈明顯,亞洲可持續競爭力持續提升。經濟發展水平與可持續競爭力總體表現高度正相關,高水平均衡是提升競爭力的最佳目標與路徑,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潛力影響最大。
全球四大灣區的可持續競爭力中,東京灣區平均可持續競爭力水平最高,其次是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起點低,與其他三者差距較大,在極化中奮力追趕。
互聯共享的城市星球
總體報告研究發現,過去40年使城市有了新定義,新型城市的功能邁向全球化、形態趨向網群化和內涵更加智慧化。
一是要素非農聚集引起城市的內涵發生鉅變。人口非農集聚由慢變快、由單一化轉為多樣化、由有形轉為無形。與此同時城市的消費、生產和交換活動,從主要是有形的物質、服務硬體轉向無形軟體資訊、知識、思想和智慧。二是全球分工導致全球城市功能鉅變。城市由服務於地方轄區,發展為成為全球活動的一個環節或者節點,城市服務全球、消費世界。三是全球空間競爭引發全球形成網路設施連結的大城市。城市由孤立、同心圓、單中心的中小城市向網路化和多中心的大城市群轉化。總體報告研究發現,過去40年人類徹底告別分割、分散、獨享的農業地球,進入聚集、聯絡、共享的城市星球。不僅地球更多地被城市所覆蓋,多數國家多數地區的多數人在城市裡居住和活動,城市逐漸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體、引擎和載體。而且通過空中和地下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城市網路包圍、穿透和突破了地球。另一方面,佈滿地球的一個個單中心的城鎮星星,先組成城市圈城市群星系,然後城市帶的星河,再組成全球城市網路的。地球進入城市時代,城市進入星河時代,人類進入城市星球時代。
研究發現,市場制度與資訊科技是改變城市概念、塑造城市星球根本力量。首先,過去40年市場經濟範圍擴充套件不僅導致非農聚集,也導致人才的跨國流動。市場制度導致企業全球分工影響城市功能和格局,國內城市和國際城市都會提升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從而改變城市的形態。
其次資訊科技擴大了城市空間規模、支援了全球分工和擴散、帶來冷熱地區發展、人口模型擴張和城市之間的日益分化。再次科技創新使城市更多地從事資訊、知識和思想的消費、生產和交換,城市的定義被重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