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親節目中,出現了一個的房產話題:某女嘉賓被兩位男嘉賓相中,其中一位外來菁英號稱年薪百萬“可在上海買房”,另一位土著公務員“年薪十萬但已有內中環婚房”,女嘉賓的猶豫未必是不精明而是缺乏經驗,或是缺乏“落地的一線城市生存經驗“。
因為有事一瞥而過沒有看到結尾,也就無從知道該女嘉賓如何選擇和取捨,但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人員,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出一些建議。
個人建議,拋開女嘉賓在相貌、脾性、城市差別方面的喜惡,單就經濟條件來比選——安定主義者選後者,即年薪十萬有婚房。
理由如下:
首先,(相對於年薪百萬而言),年薪十萬的公務員工作穩定福利好,雖然不想去深入探究那些福利的“折現金額”,但關鍵詞是工作穩定,這是基於在全球經濟因新冠疫情普遍受到影響之下的綏靖選擇,畢竟強市尋產出&弱市看穩健,這和保守主義無關只和戰略選擇有關,戰略選擇雖然要求長期考慮但不代表不能變更。
其次,關鍵就是“今天的年薪百萬在上海樓市的尊嚴”未必像想象中那麼暢行無阻。拋開購房資格問題,就市論市設定幾個外部條件來倒推(總價):
1、按照今天上海首套房首付35%計算;
2、按照20年貸款計算;
3、按照男方工資收入的大部分即60%,用於還貸;
4、假設貸款利率穩定在5%左右;
他今天可以在上海買923萬左右的房子,即100萬*60%/0.65
再者,“年薪百萬的外來菁英”在上海買房,確定了購買力,要確定自己的“底線要求設定”來倒推,即“必須買三房”(因為一方非上海人所以勢必要考慮未來三代同堂命題),以90㎡緊湊三房設定,10萬左右單價的均值,恰巧正好可以在上海內中環置業。
第四,用“因為上海均價5.5萬所以可以採用地段換空間”的論證基本不成立,問題就在這個設定的“年薪百萬”,不管是否處於便利處於面子甚至處於攀比,高收入(當然還麼到財務自由)可以隨便選擇的程度,也不會淡定到對郊外情有獨鍾,至少機率較小,所以“年薪百萬”的少壯派對地段特別是市中心依戀是有跡可循的,所謂五大新城給戶口的利好,未必適合這部分人群,好意不一定被接受。
第五,不去質疑年薪百萬的真實性,但在今天的上海,年薪百萬者要“祈禱”自己可以長效年薪百萬,不是質疑高收入者的能力,而是在意不確定性的客觀因素,不要上升到羨慕嫉妒恨的認知層面。
第六,在今天的上海樓市房價現狀之下,因為“年薪百萬”所以在置業時候還會有關於學區、醫療等稀缺配套的挑剔條件,想要一步到位在“已經單價18萬的前灘”斷如可能,所以即使在中環還是做不到“中環隨便挑”。
並非販賣焦慮,但對於“年薪百萬”要有客觀清醒,特別是一旦涉及到買房問題,上述的“年薪百萬”和“年薪十萬但有婚房”兩者瞬間變成平衡格局而非“落差十倍”
不僅是上海所有一線城市,發展機會對等房價也要面對現實。
不知道那位女嘉賓最終如何選擇並如何發展,但祝她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