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不知是哪家報紙隨贈的青島房圖,開啟一看,除了驚歎這幾年島城樓市的迅猛發展,也對公寓樓院那些眼花繚亂的名稱頗生感慨。什麼“香港”、“澳門”、“巴黎”,“豪庭”、“貴都”、“帝苑”,“花園”、“山莊”、“廣場”,不一而足,不僅沒覺得賞心悅目,反而大倒胃口。不是不給那些絞盡腦汁的策劃者面子,確是真實感受,且聽我慢慢說給你聽。

最先的感覺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凡事忌諱重複,跟風,人云亦云。文學創作上有句話叫“第一個形容女人為花兒的是天才,第二個就是傻子”。住宅樓院幾十幾百次重複類似的名子,不知該叫個啥子呢?

接著又覺得有點“崇洋媚外”,“傍富倚豪”。一時間咱島城百姓都成了“洋人”、“富豪”、甚至“帝王”了。乍看時好像有點飄飄然,咱這地還是“青島港”嗎?咱這人還是“青島銀”嗎?只是飄了沒一會兒就摔下來了,沒法找到那種感覺,大家都是了的稱呼,恐怕誰也不是了。細想一下反而覺得沒有面子,改革開放以來咱青島發展夠快的了,咱老百姓這日子過得夠好的了,難道還有什麼底氣不足,需要拉上死了幾百上千年的封建帝王,或八杆子打不到的老外來給自己充門面嗎?叫人覺得創意者的低俗和淺薄。

再下來就覺得找不到北了。好傢伙,滿世界花花綠綠的名子,想打聽個路,找個準確方位地點,那可真是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啊。哪有“小港”、“後海”、北嶺,來得痛快,一說就知道在哪。這種情況恐也不止於青島,試想,全國上千城市都這麼個叫法,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名子本來是有其特指性的,目的是相互區別。正像我們給孩子起名子,首先冠上自己的姓,名還要區分性別,過去還有輩份。任誰也不會看別人家好,就將自己的孩子隨了外姓,那是自家的特色和尊嚴呢。一個城市也一樣,有自己的特點,有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風土人情文化風俗,特別是那些老地名,是歷史,是文物,是區別於別的地方的標識,應該保護和繼承,不能隨意丟棄。比如島城的浮山所、辛家莊、亢家莊、仲家窪、田家村、大窯,等等等等,每一個地名都有一段悠久的歷史,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要分外珍惜,並設法傳之久遠。比之青島,北京可謂大矣,而且貴為首都,至今仍保留著王府井、公主墳、還有某某衚衕等數不清的舊名,方便而外,感到分外親切和淳樸。

這件事看是開發商企業行為,為炫人,為促銷,實則屬於政府有關部門的疏忽失察。因為開發專案是要上報的,如能像工商部門那樣,對專案名稱有明確規定,又嚴加管理稽核,恐怕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了。

青島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有悠久的人文歷史,請有關部門、開發企業及其創意人員共同努力,在樓宇物業名稱上多多保留些青島味兒,拜託了。

10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2021年起,“公攤面積”能夠全面取消?國家建築院給出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