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10月8日,

《人民日報》刊發了

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

高品質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釋出

江蘇6縣市榮登百強縣前10名

蘇州4縣市榮登百強縣前10名

崑山、張家港、常熟、太倉多年佔據前列

在經濟總量和發展速度上

它們代表了當前中國縣域經濟的領先水平

那麼這些超級縣城是如何搞活縣域經濟的呢?以下以常熟為例:

【積極培植支柱重點產業 ,帶動產業叢集發展】

常熟早年以紡織服裝產業聞名,享有“江南名城,衣披天下”的美譽。依託服裝產業,常熟積極推行補鏈招商,成功培育了垂直整合生態產業鏈、高檔造紙生態產業鏈、化工行業生態產業鏈等8條迴圈經濟產業鏈,形成了以化纖、紡織、印染、服裝、相關專業市場等完整的產業鏈,並湧現了波司登 、夢蘭等一批著名家紡服裝企業。

後來,在經濟轉型和全面發展的路上,常熟逐漸形成“3+5”特色產業:

三大主導產業: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紡織服裝

五大新興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及高階醫療器械

今年,常熟在面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機遇時,將對原先的工業產業園進行重新佈局——“四園兩城”。

四園:氫能源汽車產業園、人工智慧產業園、中日創新合作產業園、昆承湖金融科技產業園

兩城:數字科技新城、服裝城

常熟通過產業佈局和重點產業培育,來打造產業集聚,推動產業發展。

【突出載體建設,完善人才服務體系】

創新載體的規劃和建設直接影響生產力的戰略佈局,常熟擁有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開發區,以及1個省級高新區。

在常熟,完善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成為轉型升級的另一大重要手筆。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積極探索有效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目前已有20餘家高校院所在常設立研究機構,建立中國智慧車研發測試中心、省產研院智慧液晶所、北大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金屬所等重大創新平臺,形成科技創新的“強磁場”。同時,打造“飛地模式”,設立常熟(北京)創新中心,打破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經濟開發,園區共建,實現資源互補、互利共贏、協調發展的新招商模式。

設立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視窗,科技人才服務中心,人才科協辦,“人才之家”服務基地,全市留學人才及博士聯誼會等,實現精準高效的人才服務。

【不斷撬動社會資本,加大創新創業扶持力度】

在集聚人才方面,設立總額100億元的產業升級基金,制定出臺了推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優先發展的“12條新政”;對認定的“雙創”領軍人才,給予最高400萬元的專案資助;對入選姑蘇重大創新團隊的,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專案綜合扶持。

同時,1)積極獎補特色產業企業。常熟市財政局支援產業經濟發展,統籌有限財力,重點支援骨幹企業和“3+5”特色產業發展,獎勵資金向骨幹和“3+5”企業傾斜;2)推動骨幹企業加強研發。根據蘇州統一部署,助力重點骨幹企業成立先進技術研究院,加大研發投入,激發企業持續創新活力;3)加大對上市企業扶持力度。支援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企業在國內主機板成功IPO給予補貼500萬元,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給予補貼150萬元,激勵企業強化創新提升經濟效益。

針對企業創新所遇到的資金瓶頸問題,常熟不斷撬動社會“大資本”,引進知名創業投資機構和專業化管理團隊,打造科技金融產業園。加強與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合作,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吸引低成本資金支援科技企業發展。推進常熟農商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開展股權和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方式試點,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為企業提供信用擔保。

【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交通強市】

常熟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一直致力於交通格局升級,立體交通環繞,建有多條高架快速路,同時建有沿海、沿江、蘇嘉杭等多條快速,建設滬通鐵路、南沿江城際等軌道交通,實現兩個“一小時”、四個“半小時”通道建設:一小時到南京、杭州,半小時到上海,半小時到蘇州主城、碩放機場,各版塊半小時到城區。

交通與經濟相互制約,相互促進,通過交通的完善來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

科技創新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引擎。發展縣域經濟,需要強化創新體制改革,突出創新資源的精準供給,釋放發展動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工作,搶抓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機遇。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京東房產6000套特惠房源燃爆京東11.11,優惠額超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