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中國房地產行業自1978年提出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以來,到1998年成為了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一直到現在,房地產行業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房價也從2000年的兩千元左右一平,到2019年的九千元左右一平。可以說上漲速度非常快,其中不得不說城鎮化不斷推進的功勞,人口紅利期對房地產行業造成的蓬勃發展。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房地產行業人口的紅利期也即將結束。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突破了60%,而發達國家城鎮化率的標準才70%,可以說中國的城鎮化已經步入到下半場。現在的城鎮化也不再是農村向小城市邁進,而是小城市向大城市當中湧入,打造城市群、都市圈等。可以說現在的城鎮化需要穩步前進,像以前那樣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的現象,對於現在而言,已經成為過去式。

那麼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樓市的現狀,先從住房面積開始了解。根據資料顯示,現在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已經達到了96%,而擁有兩套房的佔比為31.0%,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說明這些年來,居住到城市當中的人群大多數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而有的人不止擁有一套住宅,把城鎮住宅平均到每戶身上,還能擁有住房1.5套,可想而知,大量的房源握著少數人手中。截至2017年時,西南財經大學就做了一個調查統計,現在城市的空置住房高達22%。

但從一方面就推斷大量的房源把握著少數人手中,還是有一些果斷,我們來看另一段資料。據統計,A股共有3616家上市公司,而其中1808家在一季度財報中披露持有投資性房地產情況,他們手持的房產價值高達1.3萬億。我們常說炒房客或者投資者把房子都握著自己手裡了,但誰能想到上市公司才是最大的投資者?個人炒房始終沒有公司投資房地產實力雄厚,相對地上市公司手中的房源更多。

比如A股華聞集團,在今年5月份連續釋出2條出售房產公告:北京天辰大廈、民生大廈。主要還是因為華聞集團一季度業績虧損7172.15萬元,拋售房產也是在努力保殼。

還有海馬汽車,作為一個專業的汽車企業,在2019年時,業績虧損,也是選擇了拋售房源,狂賣400套房,也是為了保殼。有些人就戲稱直接轉做房地產好了,全靠房子轉虧為盈。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房子究竟在哪些人手中,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6.7平方米漲到2018年的城鎮人均住房面積39平方米,要知道發達國家的標準也就33平方米。可以說居住面積是完全足夠,然而就是因為大量的房源沒有流入到市場當中,依舊被少數人持有,導致了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房子數量不是很多。在很多購房者眼中,房子依舊不夠,競爭壓力很大,這才導致的房價居高不下。

對於現在的購房者來說,房價依舊是高不可攀,即使是辛辛苦苦積攢的積蓄也只夠一個首付,還需要透支自己未來30年的收入來償還房貸。而有些人連首付都難以積蓄,只能依靠家裡的“六個錢包”來購房。可以說,一套房子消耗了一個家庭的畢生積蓄。針對於這樣的現象,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

徵收空置稅

第一個就是徵收空置稅。根據之前所說的,在2017年時,中國的城鎮住房空置率達到了22%,而根據國際慣例房屋空置率處於5%到10%之間比較合理,而中國的空置率已經達到了22%,可以說是已經在危險的邊緣。因此仇保興表示,可以推出空置稅。

對於空置稅而言,其實在國外早已被很多國家實施,比如英國:如房產被空置長達2年或以上,政府會對空置房徵收100%額外市政稅。荷蘭:如果有房屋空置超過1年,將容許其他市民入住。瑞典:政府有權徵用空置單位廉租給無房家庭。還有法國、墨爾本等地,也是有相應的空置稅政策。這些國家的空置稅規定都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讓空置房流入到市場當中。就算你不自住,也要把房子租出來。

在筆者看來,一旦中國的空置稅出臺,不僅可以將大量房源逼入到租房、新房市場,從而改變樓市供需現狀,而且炒房客也將割肉拋售,或者是比較理智的投資,這樣可以讓房價更趨於穩定。雖然說,現在空置稅依舊沒有出臺,但只要提出,相信還是有盼頭。

共有產權住房

另外一個方案就是將“共有產權住房”納入保障房體系管理,作為市場主體來供應,目前這一方案已經開始試點。何為共有產權住房呢?就是政府與購房者共同承擔住房建設基金,分配時在合同中明確共有雙方的資金數額及將來退出過程中所承擔的權利義務。個人出資比例可在50%至95%之間,由購房者根據家庭支付能力自由選擇。

之前住建部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黃石6個城市進行試點,並且要求五年內禁止上市交易,不滿足五年需出售的共有產權住房由地方政府回購,禁止上市交易。而滿足五年居住條件,可以上市交易的共有產權住房,交易金額由住房保障物件與地方政府按產權比例分配。當然了,產權也可以向政府買回,等到經濟實力充裕後,買回政府所持有的房屋產權,這個房子就是完全屬於購房者的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減輕了購房者前期的購房壓力,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手中積蓄不多,又急需用房,就可以考慮共有產權住房,等過幾年收入有所提高,再選擇買回產權。

對於共有產權住房來說,可以為購房者提高相對較低價位的商品房,使購房者都能“買得起,住得上”,另一方面也是改善了商品住房的供給結構,能對高房價進行一個緩衝,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價上漲。

無論是實施空置稅還是共有產權住房,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增加住房市場的供給量,改善供需關係,使更多的人能夠有房居住。只有滿足了人們的住房需求,人們才有精力去工作、創業等。不然每天房價壓在頭頂上,每天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買房,哪有精力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突然就想起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的兩句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相信這兩個方案目的也是如此,希望大家都能買得起房,擁有自己的港灣。

1181
最新評論
  • 1 #

    房價繼續上漲,反正買不起

  • 2 #

    那些買房子不住的人不要去管他,國家建築團隊只針對確實需要買房的剛需人士賣房,高房價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抄房人有錢,就讓他隨便買,讓他們住人老幾代有什麼事呢。

  • 3 #

    共有產權房大概在2100年全國實施?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明年起,囤房族或將“全部消失”?新規下,房地產行業正迴歸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