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31省份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廣東繼續穩居第一,累計投資超過1.1萬億元。增速方面,海南、寧夏、河北3個地區同比增速為負。

從增速來看,安徽、廣東、山東、湖南、內蒙古、吉林、福建、四川、山西、天津、貴州、廣西、雲南、西藏等14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其中,西藏、雲南、廣西增速位列前三甲,分別為40.9%、29.7%和28.7%。

另外17省份增速均低於10%,其中,海南、寧夏、河北3地同比為負增長,分別為-28.1%、-10.4%、-1.1%。

為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海南對房地產屢下重手。自去年6月以來,海南房地產投資持續保持負增長,進入今年後增速下降趨勢尤為明顯。

今年9月,海南房地產再出禁令。9月16日印發的《海南省產業准入禁止限制目錄 (2019年版)》針對房地產業提出的管理措施為:禁止建設房地產開發經營中的產權式酒店;生態保護紅線區內建設商品房;利用海岸帶可開發的一線土地、新批填海土地建設商品住宅;五指山、保亭、白沙、瓊中4箇中部生態核心區市縣開發建設外銷房地產專案。

房地產包括住宅和商業地產,其中以住宅為主。商品房是一種很特殊的商品,具有投資品和消費品雙重屬性。房地產產業鏈很長,涉及的行業面也十分廣闊,所以才會成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經濟支柱產業。正因為如此,房地產市場的銷量、土地購置和新開工面積等指標也成為了重要的經濟先行指標。

同時,房地產所佔的社會總投資比重非常大,這也使得房地產的消費投資為每輪經濟的繁榮興盛貢獻巨大。同樣,每輪經濟的衰退也房地產泡沫息息相關。

先不往巨集觀方面說,就拿中國普通居民家庭財富舉例,根據西南財經大學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中國家庭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依舊佔據了絕對的大頭,佔比達到了77.7%,而這個數字在美國是34.6%。

放眼全社會固定資產走投資,房地產同樣舉足輕重。製造業投資一半左右都與房地產鏈相關,地方基建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財政支撐。房地產更是直接帶動了家電、家居、裝修、銀行、建築、建材、玻璃、水泥等行業的發展。

房地產是如此重要,但長期以來飽受爭議,其中房價的走向成為最核心的爭論點。在各地房價一騎絕塵的路途中,那些早期提出房地產泡沫、樓市崩盤論的專業人士早已失去了聽眾。人口老齡化、房地產調控、城市化放緩、商品房存量大而空置率高、房價過高、房產稅試點等曾經流行一時的看空邏輯都最終沒有阻止房價的上漲,那究竟是什麼造就了中國最堅硬的“泡沫”,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無論是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向看。

長期以來,控制大城市規模、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一直是中國城市規劃政策的指導思想。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減少大城市和增加中小城市土地供應的城市規模調控程序中,人口的大城市遷移之旅並沒有減緩,最終造成了一、二線高房價,三、四線高庫存的現有局面。

可以看出,土地供應和人口是影響房地產週期發展軌跡的兩個重要因素。城市的土地供應決定了房市樓市的供給上限,人口決定了需求規模。同時土地供應政策又是以人口為中心來制定,所以人口是最為核心的決定因素。

前面我們說到了人口遷移,除此之外,人口還包括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壽命、人口數量和人口結構等。所謂人口結構,一般指的是男女比例、年齡結構。我們都知道每個年齡段的人口數量分佈是不均勻的,出生死亡使得人口結構始終處在動態變化之中,但整體來看是呈現出週期性變化。關於人口週期,中國正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應該是我們近一年聽到最多的媒體報道,人口老齡化將會導致各種社會問題的發生,最為顯著的莫過於勞動力和購買力的短缺。2016年1月1日,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放開二胎也正是為了應對這一重大的社會問題。

房子歸根結底是給人住的,人口狀況直接影響房屋購買力,所以房地產週期可以視作人口週期的一部分。過去十年房地產的蓬勃發展也是人口紅利的重要體現方式,而現在社會人口的老齡化趨勢也勢必放緩房地產的發展速度。

從統計資料可以看出,中國購房的主力軍主要集中在20歲至50歲,其中20歲至35歲以首次置業為主,35歲至50歲以二次改善型置業為主。根據目前的新生兒出生情況來看,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數量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下降態勢。由此可見,房地產總量將放緩幾乎已成定局。那麼是不是說未來房地產不再具備投資價值了呢?

並不是。總量是綜合表現,但結構的差異我們不能忽視。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和城鎮,具有更大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人口遷移如時代的洪流一般不可阻擋,也為房地產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引發了一二線與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的明顯分化。

韓寒在《後會無期》中寫道:“在大城市,有關係有勢力,就會比別人更公平。”但單論相對的公平,大城市確實會比小城市會有更多的機會。

在未來中國的人口遷移格局中,大都市圈人口將繼續聚集,城市之間、地區之間的人口聚集態勢將分化明顯。這一點我們從近幾年各地區房價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明顯,大部分三至六線城市房價平穩,大都市圈化成為了中國城市化程序的下一個目的地。

另外,一、二線城市房價不是由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決定的,而是由經濟體整體財富、貧富分化水平、富有階層遷入以及房屋供應能力等因素決定。所以總的來說,“總量放緩、結構分化”將很可能成為中國未來房地產的典型特徵。

當然,除了人口遷移、土地供應外,貨幣政策也影響巨大,曾經“四萬億”的大放水便是鮮明的歷史例證,多少人因為它實現財富自由,又有多少人在無聲無息中承擔著財富貶值縮水,卻毫不知情。所以,財富永遠不會虧待看懂歷史機遇的人,你看懂了當下的歷史機遇了嗎?

近一月機構調研熱度排行(2019.09.24-2019.10.24)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雙十一去淘寶京東買房?地產營銷是怎麼“賴上”網際網路大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