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了西西弗斯魔咒的期貨圈,每年都有造富神話在上演
中國期貨市場的春天業已到來,這裡雲譎波詭,冰火同生,每年甚至每天都在創造、破滅著一個個財富神話。
從今天開始,本報每週推出的這個“財富故事”旨在企望給您的期市人生平添一抹亮色,同時也希望把您的“期市傳奇”告知我們,讓更多的同行體悟您的歡樂與苦痛。
開版敬告讀者
期貨市場的“二八法則”甚至“一九法則”,使得大多數投資者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辛苦勞作把巨石推上山,卻又在將要到達山頂的時候前功盡棄。這種不斷重複的無望,消耗著投資者的身心。
在充滿了西西弗斯魔咒的期貨圈,每年也都有造富神話在上演。尤其是在過去十年波瀾壯闊的牛熊市轉換中,成就了一批期貨“牛人”。而每一個期貨傳奇,都具備了高遠的眼光、極大的格局、超人的膽識、堅忍的意志力、無比的勤奮,還有從天而降的運氣。
林軍就是這樣一個“傳奇”。從22歲帶著3000元入市的初生牛犢,到現在坐擁10多億元資產的不惑之年,他踏準了股市和期市的幾個大節奏,也實現了人生的浴火重生。
少年天才懵懂入市
與不少早期期貨操盤手濃重的草根味兒不同,林軍出生在一個家境相對優越的書香門第,父親是當時國內電動機控制領域的權威,同時還是同濟大學的客座教授,著作了十幾本這方面的專業書籍。
“我從讀書時就開始接觸股票,一方面是受上海濃重金融氛圍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興趣使然。”林軍說,“感覺自己骨子裡就是為投資而生的”。1992年,在父親的支援下,他買了100張股票認購證,這一筆投資為他賺取了第一桶金。
1992年下半年,中國股市出現了第一個熊市,大學畢業的林軍只能去市科委下屬的一家公司上班。但後來牛市一來,天生不安分的他就辭職去炒股了。“雖然我對電氣感興趣,但對股市更感興趣。”回憶起那時的年少衝動,林軍一點也不後悔。“那時就是覺得股市的春天來了,而且作為一個朝陽行業,股市一定會體現我的人生價值。”
就這樣,沒看過任何專業書籍,也不懂得技術分析的他,開始了在股市中打拼的日子。後來,他開始將眼光轉向期貨。1993年,他參與了國債期貨,並經歷了“327”事件。
“當時我不懂什麼是保值貼補率,也沒有成熟的交易理念和好的交易方法,就是在混亂的市場中追漲殺跌,能活下來已經不容易了。”林軍說。即便如此,他還是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由於一直做多國債期貨,到1994年時,24歲的林軍賺取了人生的第一個百萬。
西西弗斯魔咒初現從天堂到地獄
2002年,一個偶然的事件,徹底改變了林軍的交易理念,也為他後來的成功做了鋪墊。當時有個朋友想買5000噸大豆,讓林軍幫忙寫個投資計劃。“為了這個事情,我深入研究了當時的大豆市場,併為這個朋友花兩個星期寫了研究報告。”林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時他根據調研的情況,預測大豆會漲到2800元/噸。按照這個報告和盤感,他在大豆上一路做多,其間的每個節奏都踩得很準。結果,那一波行情使他的資金整整翻了5倍。
“那是我第一次嚐到了研究基本面的甜頭,並開始以基本面為主要的交易依據。”說起這個對他投資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的偶然事件,林軍至今依然有些小興奮。
然而,這種成就感並未持續很久。就在他以為自己找到了期貨成功之道的時候,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悄然來臨。
2005年,已經開啟牛市之旅的銅價,引起了林軍的關注。“當時市場不斷充斥著摸頂的言論。我根據成本、供求等情況分析,認為銅價不應該漲這麼高,就在3000美金附近一直空銅,結果爆倉了。”
那年,林軍35歲。
巨大的挫敗感使他萬念俱灰,甚至想跳樓自殺,林軍現在回想起來說:“還好當時沒有向人借錢炒期貨,不然真跳下去了。那一段時間白天和晚上每一分鐘都在虧錢,頭髮都白了。覺得自己很傻,35歲了還一事無成。”當時真的蒙了,自己信奉的交易理念居然是錯誤的,很茫然,不知道怎樣才能賺錢,感覺人生非常失敗。
破釜沉舟抓住股市的歷史大牛
在期貨遭受重創後,林軍開始了不斷總結和反思,也閱讀了大量的佛經和哲學書籍。好在生性聰慧的他並未等太久,很快一個大機會來了。
2005年年底,當時股價很低,招行股價比起H股打7折,林軍由此堅定地認為,股市的牛市快來了。之前到杭州交流,一些朋友的看法和他不謀而合,更是堅定了他做多股市的信念,
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杭州回家後,就賣了僅有的一套房子,拿著手中所有的資金,買了幾隻股票,2006年1月對中國股市影響深遠的股改啟動。結果很快這些股票股改,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市場的不斷上漲,甚至癲狂,成就了林軍。但爆過倉的他始終保持著很強的風險意識。“當大盤到5600點的時候,我覺得無法理解,就出來了,同時把私募基金也解散了,併發誓近幾年內不再碰股票。”對於當時的這一舉動,林軍深感慶幸。
“當時一個很強烈的訊號是,在大盤必將到萬點的呼聲中,中石油國內A股上市價48元,而當時香港中石油股價最高才19.2港元,我認為A股嚴重高估。而且,當時我看統計資料,開戶數增長率已經呈現下降趨勢。”這種敏感與堅定在關鍵時刻救了他。
那年,林軍37歲。
從1991年到2007年,他跨過了人生的一個重要門檻,首次把投資的風險放在了第一位。對林軍來說,2007年改變的不僅僅是他的財富,還有他的人生價值觀。“以前我有些隨波逐流,但到2006年,我意識到了人生是一種修煉,要修煉必須先打好物質基礎。”林軍說那幾年,他全身心地去賺錢,很拼命,也很專注。儘管那時期貨也有很多機會,他依然專心地做股票。從股市成功逃頂後,他怕手癢,不再開啟交易軟體,並隨機更改了自己的交易密碼。
重塑期貨交易研究體系苦難財富助力騰飛
每一次苦難,都是一筆財富。愚笨者咒罵苦難,甚至自暴自棄。聰慧者則從苦難中吸取營養,為未來的起飛作儲備。
2005年的銅期貨爆倉,林軍著實“傷了一把”,但最終痛定思痛,開始重新審視並修正他的研究體系。幡然醒悟後的他發現,商品不僅具有商品屬性,還具有金融屬性,除了品種的基本面外,還要關注巨集觀和金融層面。
沉寂了三年後,2008年,林軍再次迎來了人生重要時刻。2008年3月,花旗銀行鉅虧97億美元,使次貸危機第一次出現在福斯面前。2005年爆倉的經歷使得他專注於巨集觀研究,他感覺大機會來了。當時他密切跟蹤美國房地產市場,深入研究次貸危機,並逐漸地了解了保爾森為何2006年就開始做空美國房地產的思路。
“我覺得銅會大跌,便與期貨公司的資深研究員合作,把電解銅相關行業的生產供需情況研究了一遍,我們當時認為次貸危機的影響深遠,2009年春節銅會跌到4000美金。”此時做空了銅價的林軍已經胸有成竹,國慶長假後銅價以崩盤的方式下跌。
國慶節前,林軍按照計劃空了銅,但擔心假日太長,為防範風險,同時還做多了一部分鋅,結果節後銅連續三個跌停,鋅在第二個跌停板給了他平倉的機會。“其實,在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減掉一些空頭頭寸,最後發現月線沒守住,便嚴格執行了自己的交易計劃。”
節後滬銅期貨連續三個跌停板協議平倉後,對林軍的第二個考驗來了。“當時業內一些朋友開始看反彈,我認為,金融危機已經爆發,如果銅價反彈到節前的價格水平,我就改行從此不做期貨了。結果協議平倉的第二天,我把倉位空到了97%。”對於這場“世紀豪賭”,林軍收穫巨大,手中的資金加了個零。
股市和期市的連續成功使林軍對交易充滿信心,交易體系已經完善了的他又踏對了兩波行情。
2008年年底,國內大豆期貨合約跌到2700元,對大豆多年研究的他知道當時的價格已經到了成本線以下,他認為金融危機後即使工業品無銷路,農產品(8.02, 0.02, 0.25%)也會有剛性需求,便果斷全倉買入,隨後國家出臺了保護政策,使他再次獲利豐厚。
“2009年年初,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去香港,看到LV、香奈兒[微博]等奢侈品商店門口的購買人群還排起了長龍。香港的持續繁榮,讓我隱隱覺得可能高估了危機的影響。後來,國務院推出了4萬億元的刺激計劃,從根本上改變了貨幣供應,我想清楚後閉著眼睛做多所有商品。”林軍說,這波做多又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從激進到穩健的轉型
2006年6月,林軍成立了他的第一家投資管理公司,開始幫人理財。2009年8月,又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在貿易、股權及藝術品方向開展多元化投資。
從個人到團隊,從小資金到大資產,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林軍交易體系不斷完善,操作風格也從激進轉變成了穩健。為了對衝風險,他將賺到的錢進行分散投資,第一部分繼續做期貨投資,而且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第二部分用於投資固定資產;第三部分用於投資實業和股權。
交易體系上,最初主要依靠技術分析,之後開始關注基本面研究,再到後來巨集觀層面研究體系的構建,直到最後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結合。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林軍告訴記者,即便根據巨集觀和基本面研究,確立了做多或做空的思路,但何時入場很重要,需要不斷地試盤。“試盤對一個操盤手來說是極大的考驗,十筆中可能六七筆是虧的,對操盤手心理素質和風險管理水平要求很高。”林軍說,最後可能虧損的次數比賺錢的次數多。
說到交易,林軍談得最多的是盤感。盤感是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需要長期盯盤來練就。從2004年開始做倫銅,林軍每個交易日都堅持凌晨兩點一刻睡覺,除了每天睡六七個小時,其餘時間全部用於盯盤、交易和研究。每天這樣下來,積累起來了豐富的看盤經驗。“很多時候說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不舒服於是就平了倉,結果躲過了幾次大劫。”
除此之外,林軍也在嘗試培養交易員,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從2007年到2011年,林軍花了四年時間實施海龜計劃,選取了12個完全沒接觸過期貨的人進行系統化培訓,結果沒有一個成功的,還貼進去400多萬元。
“交易的悟性無法複製。”試驗失敗的林軍總結,交易的邏輯思維和細節,尤其是細節,往往決定了成敗。而這一點往往會被交易員所忽視。
期貨之外香然會之內
在離上海期貨交易所不遠處有一條僻靜的小馬路叫欽殿街,一頭坐落著一座百年的道觀,另一頭坐落著一座佔地6畝古色古香的亭院。這座亭院就是林軍花費數億元打造的香然會金融俱樂部。
只有走入香然會金融俱樂部,你才能看到林軍的另外一面。以古玩品鑑為主題,以創意菜餚為輔助,幽雅的環境處處體現出主人對古代極致藝術的追求。
事實上,林軍從小就是個收藏愛好者。小學四年級就開始收集郵票和錢幣,就連他辦公室的大門,都是從山西購買的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古董。輕輕一推,吱吱呀呀的聲音彷彿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這種滄桑感一如經歷了歲月磨礪和沉澱的林軍,坐在你面前,就能讓你無端地產生厚重感和安靜的力量。
頭髮有些花白的林軍並不十分健談,用他自己的話說“與電腦打交道的時間太長了”。但他骨子裡卻鐫刻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喜歡研究中國歷史和軍事,愛看人物傳記方面的書籍。
“中國文化發展到宋朝,出現了四種藝術,分別是茶道、花道、香道、掛畫。我的會所之所以叫香然會,就是希望恢復傳統文化,通過改變小環境,使人內心平衡,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 林軍說,雖然期貨幫助他實現了財務自由,交易的成功卻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而藝術給他帶來的幸福感卻是長久的。正如他的QQ名的註解所寫:人生一路的磕磕碰碰,直到遇見了歷史才有了意義。
在經營創意菜和藝術品的同時,林軍還經常在香然會金融俱樂部內舉辦各種各樣的沙龍,有養生、插花、太極、茶道、香道還有紅酒會。
“中國曾經失落過一段文化,現在隨著傳統文化的恢復,有共同愛好的人群需要平臺交流。” 林軍說,希望通過香然會金融俱樂部來弘揚傳統文化,通過藝術交流讓金融人士增加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