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撰文@李福來

編輯@李斌斌

2019年對沙鋼來說註定是非同尋常的一年。

國內最大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和旗下上市公司沙鋼股份,不僅正在遭受來自鋼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外部危機,而且內部長達4年之久的重組也在不斷蠶食上市公司的股價。

10月23日,沙鋼股份釋出了2019年前三季度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同期相比雙雙下降。在披露的年度業績預告中,全年公司預盈也要同比下降超50%。①

“雙主業”口號喊得震天響的大股東沙鋼集團,已經揹負900億鉅額債務,沙鋼股份市值一跌再跌,蒸發400多億。

留給沙鋼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01

在《財富》雜誌釋出的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沙鋼集團以364.409億美元(2018年)的營業業績排名340位,較上年提升24位,居國內鋼企第3位,連續第十一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

然而,這家國內的巨無霸民企卻承受著來自重組案帶來的後遺症。

根據聯合資信評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沙鋼集團資產總額1839.93億元,負債合計924.70億元,較上年底增加4.08%。其中,流動負債佔82.20%,佔比進一步提高。

去年年底,沙鋼集團流動負債僅為687.43億元,其中短期借款佔35.63%;全部債務為579.23億元,短期債務佔67.68%。②

沙鋼集團債務規模增長快速,且短期債務不僅規模大佔比也高。在今年4月的發行檔案中,沙鋼集團承認其面臨償債壓力較大、資產負債率較高、短期債務比重較大等風險。

不僅如此,旗下上市公司沙鋼股份業績還不斷下滑。

根據沙鋼股份釋出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沙鋼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2.3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3.82%;對應的淨利潤為2.85億元,較同期降幅達55.97%;扣非淨利潤為2.23億元,同比降幅為59.27%。

值得注意的是,沙鋼股份盈利能力的下降主要受到鋼材價格下降疊加原材料上漲影響。

但問題是,在A股31家鋼鐵企業中,上半年淨利潤超過沙鋼股份的有22家,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低於沙鋼股份的有24家。顯然,即使在受到行業衝擊的情況下,身為國內鋼企第三的沙鋼股份的下滑幅度依然超出市場預期。

此外,沙鋼股份還伴隨著經營現金流淨額大幅下降帶來的風險。

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為—0.61億元,去年同期為11.96億元。經營現金流淨額為負數,上一次出現還是在2013年!

從後往前推,沙鋼股份的股價曾因為重組案的刺激出現大幅上漲,市值最高達577億元。如果以2015年10月16日實施送轉股後的價格來計算(剔除2015年牛市行情因素),當時股價為21.21元/股,截止到今年10月30日,已經跌至6.79元/股,累計跌幅接近70%,市值僅為149.84億元,蒸發達427億多。③

集團公司揹負鉅額債務,上市公司業績不佳,股價和經營現金流直降,苦受行業波及的沙鋼正在遭受重組案帶來的“併發症”牽連。

02

“鋼鐵沙皇”沈文榮主持高達200多億元的重組“賣殼”行動還沒進展,三名神祕“接盤俠”就接連套現離場,可謂是“在傷口上撒鹽”。

2015年6月,沙鋼股份宣告停牌重組,重組標的資產不僅涉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等以及IDC企業的控股股份,還包括境外多項資產。

其中,沙鋼股份標的資產為IDC大資料,重組預案中顯示沙鋼想要收購蘇州卿峰的全部股權、德利迅達全部股權或控股權。

蘇州卿峰握有Global Switch Holdings Limited(下稱GS)49%的股份(公司規模位居歐洲前列的英國資料中心),德利迅達同樣以資料中心運營為主業。④

如果收購完成,沙鋼股份有望形成鋼鐵和資料中心的雙主業格局。在當時,此方案不僅被整個沙鋼集團寄予厚望,也讓市場投資者信心倍增。

2017年6月,公司披露正式重組方案,即以229億元收購蘇州卿峰100%的股權,並以29.08億元收購德利迅達88%股權。

沒過多久,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去年11月16日,沙鋼股份披露調整後的重組方案,棄購德利迅達,收購蘇州卿峰的交易價格不降反升至237.83億元。

這單重組方案已經推出4年。據最新的訊息,今年公司披露的檔案裡顯示相關工作仍未見實質進展。

通過收購來完成企業從單主業到雙主業的跨越轉型,重組的工作量必然巨大且極其複雜,高難度的交易方案設計也導致沙鋼股份多次延期復牌,長達三年之久。

市場的耐心逐漸被消磨,股價出現調整似乎情有可原。然而,急需提振市場信心的沙鋼股份卻迎來了最大規模的股東減持,給重組再度籠罩上了一層迷霧。

時針撥回到2015年2月25日,重組案推出前,沈文榮進行了入主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資本運作——甩賣股權,原本持有75%股權的沙鋼集團突然甩賣55.12%沙鋼股份的股權,李強、李非文、劉振光等9名自然人接盤,轉讓價為5.29元/股。

交易完成後,沙鋼集團套現45.96億元,沙鋼股份大刀闊斧的進行資產重組。然而,這9名自然人均未披露受讓股份目的。

去年12月21日,劉振光將1.39億股沙鋼股份股權協議轉讓給沙鋼集團,轉讓價約為8.05元/股,總價款為11.18億元;

今年2月20日和2月22日,李非文二度減持2600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7.60元/股—7.81元/股,套現約2.03億元;

除了劉振光、李非文外,另一名重要股東李強也在悄然減持。今年8月6日,李強通過大宗交易一次性減持3000萬股,套現約2.09億元。

三名重要股東合計套現15.30億元,9名自然人中5人也相繼進行過減持。⑤

密集的資本運作、環環相扣的沙鋼重組,透露著企業家的野心、投資者的無奈以及股東填不滿的金錢慾望。擺在沙鋼面前的不是何去何從,而是如何走下去的問題。

03

業績下降、股價深度調整、接盤者減持,重組案遙遙無期的沙鋼股份開始了自我救贖,但這條路似乎是“歪”的。

根據年報顯示,沙鋼股份2018年的研發費從上一年度的460.57萬元增長到5713.02萬元,研發人員也從34人增長至377人。

然而從研發費用組成來看,材料、動力等投入從不到3萬增至1900萬,而職工薪酬直接從400萬漲到了3500萬。

對於研發費用暴增10倍的原因,沙鋼股份解釋到,2018年淨增了10個研發專案。而且上年僅統計了直接參與產品開發的技術人員,這一次統計還包含了直接參與新產品研發的生產準備、生產操作、產品線上質檢等系列人員。

前後一對比,顯然沙鋼的解釋並不能讓人信服。業內人士指出,沙鋼股份通過更換統計口徑來增加研發投入的構成,目的很明確,研發越多減稅也越多。⑥

根據年報,2018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利潤總額的影響達到了1046.74萬元,依照研發抵稅的政策,省下來的稅費是實打實的。

人被逼到絕境,無路可退的時候喜歡放手一搏,沙鋼也開始“險境求生”。

在公佈三季度業績的同時,沙鋼股份順帶釋出了《關於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風險投資的公告》,擬使用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閒置自有資金進行風險投資。

沙鋼股份一直對投資理財表現得較為熱衷。2016年以來,公司多次使用自有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報告期末,公司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及其他類理財產品的委託理財發生額合計39.82億元,其中未到期餘額為37.47億元。且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已超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⑦

研發抵稅,風險投資,一個節流,一個開源。沙鋼股份看似正在改善局面,但都沒有圍繞主業發力,反倒更像是個犯錯的小孩在大人面前耍起了“小聰明”。

坐落在揚子江畔快45年的沙鋼,曾經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而騰飛。現在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鋼企,面對鋼鐵行業的諸多不確定性,旗下上市公司選擇“雙主業”這條路是對是錯,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重組案提出的四年時間裡,市場早已今非昔比。

鳳凰涅槃而重生,人置於死地而後生。也許沙鋼正在承受“取經路”上的磨難?

①:黃鑫磊,《沙鋼股份2019年淨利潤同比預降超五成》,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10月23日。

②:朱玥怡,《沙鋼集團盈利下滑負債924億 機構:整體債務負擔適宜》,新京報,2019年9月11日。

③、⑤:同花順財經,《沙鋼股份重組迷霧:3年無進展淨利銳減3.6億 三名神祕“接盤俠”套現15.3億離場》,2019年9月16日。

④:莊鍵 陳菲遐,《沙鋼股份重組迷局》,介面新聞,2018年2月28日。

⑥:谷心稟,《沙鋼股份去年研發突然暴增10倍 是真研發還是為了抵稅?!》,飛魚財經,2019年3月10日。

⑦:陳祺欣,《沙鋼股份業績下降怎麼辦?花50億去進行風險投資》,介面新聞,2019年10月24日。

最新評論
  • 1 #

    沙鋼集團和沙鋼股份有多大關係,沙鋼股份只是特鋼一部分,沙鋼集團最賺錢的也是集團大部分資產部分並不在上市公司 ,只是沙鋼集團是沙鋼股份的大股東。

  • 2 #

    集團和股份根本就是不同的物件!鋼鐵主業一直很好,年利潤超百億!

  • 3 #

    極速擴張的結果第二個樂視

  • 4 #

    老闆賺足了,負債無所謂了,你要還賬,東西你拿去

  • 5 #

    會不會是下一個山西海鑫?不愛主業愛風投希望你一切安好(✪▽✪)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兩市總龍頭新鮮出爐,(002100)兩機構上榜1.3億,全天無拋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