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文 | 楊萬里

前幾天遇到一散戶朋友,問他最近睡眠怎麼樣。他隨口一答,“跟嬰兒一樣”。我一臉羨慕。過了幾秒鐘,他又嚴肅地跟我說,“是睡了兩個小時,再失眠兩個小時,再睡兩個小時,然後,天亮了.....”

這幾天,股民們都在關注A股三季報披露情況,其中部分公司業績不及市場預期,像白雲機場、天味食品、生益科技等個股紛紛跌停。一時間,市場情緒降溫,不少股民睡得“跟嬰兒一樣”。

此前,有券商分析師高喊現在是牛市的起點,可今年真正賺錢的散戶有幾個?和小散戶輾轉難眠相反的是,有一些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它們是怎麼做到的?三季報披露的資料或將解開其中的祕密。

資料顯示,2019年前3季度,多元金融、房地產、療保健裝置與服務板塊營收增速排在前三,增速分別是31.44%、20.26%和16.79%。而汽車與汽車零部件、零售業、媒體板塊位居倒數前三,增速分別是-7.19%、-4.79%和-2.41%。

聯絡二級市場可發現,除了房地產板塊受政策因素影響漲幅較小,其它營收增速居前的板塊正是牛股的集聚地。

在金融板塊,保險股和券商股出現了中國平安、中信建投等牛股;醫藥板塊出現了邁瑞醫療、恆瑞醫藥等;消費板塊出現了茅臺、五糧液、伊利股份、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

再看營收增速為負的板塊,傳媒板塊自2015年牛市以來下跌幅度達70%;汽車板塊中,比亞迪、長安汽車的三季度業績令股民失望。當然,汽車股近年走勢也十分低迷。

這說明什麼?當一個行業處於低谷期,股民就得暫時遠離這行業裡的上市公司,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相反,當這個行業處於盈利期間,就可以重點關注這行業裡的上市公司。

接下來再看尺度整理的另一份資料。

如果以基本每股收益為指標,則是另一番風景。其中美的集團、雲南白藥、瀘州老窖、古井貢酒、格力電器、長春高新、五糧液和民和股份等資料表現亮眼。

聯絡二級市場,截至10月31日,美的集團年內漲幅超50%、格力電器年內漲幅超50%、瀘州老窖年內漲幅超110%、古井貢酒年內漲幅超90%、長春高新年內漲幅超140%。

從第一張表可以看出,最賺錢的是大型集團公司,他們要麼是處於壟斷行業,要麼是行業龍頭。值得關注的是,上證50指數就包括了這型別公司。

從第二張表可以看出,牛股的形成與公司本身基本面密切相關,當盈利指標遠高於其它上市公司時,就更容易被市場追捧。

最後再給大家提供一組糟心的資料。有私募人士曾統計,從2015年1月份到2019年6月30日,有超過90%以上個人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

這幾年,股民經歷了熔斷,經歷了中小創戴維斯雙殺。在A股不斷擠泡沫之際,一些機構卻逆市盈利。前文已經說了機構賺錢的原因,因為他們買入的正是藍籌股和績優股。

有兩個機構應是股民重點關注物件,一個是公募基金,另一個是外資。

公募基金有個偏好,即“抱團取暖”。一方面,隨著市場結構成熟,公募更加註重價值投資;另一方面,由於公募有業績考核,所以他們更偏向藍籌股和績優股。對於外資,他們作為歐美市場來的成熟機構,投資A股的一個方式就是優先配置高市值、高流動性以及業績高於同行的公司。

事實上,這幾年市場的主線一直是藍籌白馬唱戲,而中小創當觀眾。那麼選擇藍籌和績優股的標準是什麼呢?

第一是處於行業龍頭地位。以恆瑞醫藥為例,如果這家公司每年不花費十幾億投入研發,沒有那些創新品種,80倍的市盈率也不會被市場認可。

第二是產品擁有定價權。以茅臺和五糧液為例,即使提價依然被消費者熱捧,所以它們的股價可以走牛。

第三是毛利率較高。以格力電器為例,雖然該公司產品以空調為主且面臨行業競爭,但毛利率依然保持在30%以上。

巴菲特曾說,最重要的投資是保住本金。面對變化莫測的A股,股民選擇績優股、藍籌股或許才是一個正確的投資方式。當然,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作投資建議!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炒股20年老股民肺腑之言:遇上“赤腳大仙”強勢股形態,上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