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的話
紛擾半年的格力股權大戰終於落下帷幕,最終,高瓴資本擊敗厚朴投資,接到了“董小姐”的繡球。實際上,作為國內一線的家電品牌,格力守成有餘但進取不足,其近年來的多元化佈局多成敗筆,而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上也缺乏經驗。而值此“碰壁”前夕,深諳網際網路運作的高瓴資本卻如神兵天降,高調入主。。。從這點來看,無論董明珠是去是留,格力的故事都將迎來新的改寫。
高瓴資本入主格力
28日晚間,格力電器釋出公告,格力集團函告公司,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明駿”)為最終受讓方。
公告還顯示,根據《公開徵集受讓方公告》披露的公開徵集方案,意向受讓方應自被確定為最終受讓方之日(即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與格力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所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仍須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他有權政府部門批准後方能生效,是否能夠獲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他有權政府部門的批准以及股份轉讓是否能夠最終完成尚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而根據天眼查相關資訊,這個珠海明駿投資成立於2017年5月,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為深圳高瓴瀚盈投資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和珠海賢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而珠海賢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兩大股東分別為珠海高瓴天成二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和珠海高瓴天成二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換句話說,格力的新老闆,其實就是國內的一線PE高瓴資本。
400億股權大戰
關於格力“易主”的前因後果還要追溯到今年的4月1日。彼時,格力電器釋出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宣佈擬以不低於44.17元/股的價格,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共計9.02億股,以此價格計算,此次受讓股份總價值近400億元。
總的來說,格力對於此次股權轉讓的受讓方可謂層層篩選、嚴格把關。曾吸引百度、淡馬錫、高瓴資本、厚朴投資在內的25家機構參與。
在5月22日的意向投資者見面會上,董明珠曾明確表示:“格力需要的是真心誠意願意幫助格力電器發展的企業”,“此次交易絕不接受野蠻人蔘與”。
9月2日,格力電器股權轉讓進入“二選一”階段,珠海明駿和格物厚德兩家受讓方完成提交受讓申請材料,並足額繳納締約保證金63億元。珠海明駿是高瓴資本旗下的投資公司,而格物厚德的大股東則是厚朴投資。
最終,在這場價值400億的股權角逐中,高瓴資本笑到了最後。
公開資料顯示,高瓴資本成立於2005年,十多年間在消費、科技、健康、金融等領域投資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包括百度、騰訊、京東、攜程、滴滴、美團等知名企業。同時,格力也是高瓴資本投資的企業之一,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高瓴資本-HCM中國基金目前持有公司4339.64萬股,持股比例為0.72%。
關於高瓴的投資風格,張磊在他的幾次演講中有過提及。
“高瓴資本,來自於高屋建瓴四個字。”這是張磊2017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時提到的。
在演講中,他曾給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三句話:
人生其實就是這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的,每一個路口選擇的方向,決定了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上路,最終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
希望大家選擇做時間的朋友。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instantgratification)的世界裡,懂得“滯後滿足”(delayedgratification) 道理的人,早已先勝一籌。
此外,在這場演講中,張磊再次提到他常說的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格力新時代來臨
當然了,說到格力,董小姐的動向自然不得不提。
9月2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聯手多位格力電器高管共同出資設立了珠海格臻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格臻投資”),董明珠為珠海格臻的實控人,持股比例為95.2%。
在“新東家”還未敲定的背景下,格力電器管理層有次舉動,也迎來了外界的紛紛猜測。
而在實際上,這15%的股權最終花落高瓴並不意外,唯一有點出乎意料的是,董明珠及格力電器高管團隊沒有參與其中。
然而,從張磊此前的言語來看,這並不代表董明珠在格力電器中的地位會有所改變。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產業數字化論壇”中,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在開場演講中提到,過去的十幾年中,高瓴一直強調和堅持,“讓企業家坐在C位上”。他還表示,尊重是產業數字化的關鍵詞,要尊重企業家精神,尊重企業和企業家在產業變革中的主體地位。
有分析認為,張磊的這番言論暗示了他對格力電器現管理層的態度,其意顯然在於打消管理層的顧慮。
這麼看來,董小姐依舊穩坐C位,只是高瓴入主後的格力電器,勢必要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其實單論空調市場,格力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上的最大玩家。而在A股市場,格力電器也一直是最優質的標的公司之一。
自1996年上市至今,一直保持著穩健的盈利增速,股價漲幅超過300倍,迄今總市值已超過3400億元,總分紅超過540億元。
2018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超過2000億元,實現淨利潤262億元,這個資料放眼整個中國家電行業都足夠令人咋舌,還順帶讓董明珠贏了雷軍的“10億”賭局。
財報一路唱凱歌,讓董明珠有了長足的底氣。在今年年初的股東大會上,董明珠為格力電器定下的目標是“到2023年實現營收6000億營收”,並向股東保證,格力電器可實現每年10%的增長。
但與此同時,有多位家電分析師表示,以目前空調銷售佔格力營收80%的現狀來看,格力電器在近兩年來幾乎碰到了其營收的天花板。
國內空調市場已經步入了存量時代。奧維雲網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額1137億元,同比下降1.4%;零售量3370萬臺,同比微增1.5%,在地產、巨集觀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市場總體增長乏力。
行業不景氣,格力首當其衝。根據格力電器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83.41億元,同比增長6.89%,相比起去年同期31.40%的營收增速有了明顯下滑,淨利潤的增速也從兩位數下滑到了個位數。
能夠雄踞空調行業首位多年,格力與經銷商的深度捆綁被視為是其最關鍵的祕訣,這也直接帶動了格力空調線上下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但進入電商時代後,格力也開始遭受來自奧克斯等新品牌的的夾擊。
對空調主業的長期依賴,讓格力在市場變天之時顯得有些無法招架。想要實現董明珠喊出的6000億目標,必須在多元化和國際市場有所建樹。
而格力的多元化失敗故事已經被反覆報道多次,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格力手機。極光大資料顯示,這個被格力力推的產品在2017至2018年間的市佔率不到0.1%。
董明珠曾放言要每年投入幾百億研發空調晶片,這樣就“沒理由做不成“,但研發晶片除了錢之外,還需要長期的人才和技術積累,這是格力所缺乏的。至於造車,在董明珠與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分道揚鑣後,格力造車一役已經沒了聲響。
從這點來看,高瓴入主正當其時。它的最大價值,便是幫助格力電器完善公司重大決策機制。一旦格力擁有良好的治理結構,多元化和國際化是水到渠成的事。
回頭再細看,格力電器在公告中對於股權意向受讓方的要求是,除了滿足條件外,還需有能力為上市公司引入有效的技術、市場及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乃至擁有推進珠海市產業升級或產業整合的資源,具備為珠海市匯入有效戰略資源的能力。
除此之外,高瓴為格力帶來的另一層想象空間是其背後的網際網路生態資源和國際化資源。一來高瓴擅長網際網路運作,以此來豐富格力現有的商業模式未必沒有可能。二來高瓴在國際市場的投資動作頻頻,可以為格力開拓國際市場帶來經驗。
當然了,在治理結構之外,格力還有另一重隱憂:接班人。格力仍是受到董明珠強烈影響的一家企業,從目前來看,董明珠仍然可以做滿這屆董事長任期,但三年後是否有人接班還是個未知數。畢竟,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不可能一直依賴於一位管理者。
而隨著高瓴的入主,無論如何,格力的故事都將開始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