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校:一條輝
最近,阿里CFO武衛在阿里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阿里不做財務投資,“當投資的專案對我們不再具有戰略價值,我們就會退出。截至目前,我們已經退出50多個投資專案,實現投資收益180億元人民幣。”
武衛還表示,“阿里投資三大目標是,鞏固核心業務的市場地位;實現全球化;投資新的技術趨勢帶動業務增長。”而具體到業務上,文娛、本地生活服務、國際零售、菜鳥物流、創新業務也是投資重點。
重視戰略投資
阿里向來極為重視戰略投資。
2019年6月,阿里曾調整組織架構,在這次調整中,阿里有兩大業務負責人直接向張勇彙報,戰略投資部就是其中之一。
張勇作出以上調整,也是希望實現戰略投資業務與財務體系的一體化,也足以體現阿里對戰略投資的重視。
對於阿里的投資,蔡崇信曾用一個簡單的公式闡明阿里的投資邏輯:“1+1>10”,阿里的投資,要通過數字化能力和技術為被投資的企業賦能,從而產生爆發式的增長效應。
曾有人將阿里和騰訊的投資進行對比,騰訊的投資更像是去中心化,以社交和內容為圓心,圈層不斷向外延展,而阿里則是完全的戰略投資方。
公開資料統計,截至2019年5月,阿里共計投資75筆,涉及金額超5586億元,其中,戰略投資34筆,佔比45%;併購9筆,披露金額的交易超738億元。
而且一直以來,基於戰略投資思路,在投資上阿里傾向有更多話語權,其以先投資、再併購最後全資收購的高介入模式也是被周知。
阿里的投資進化
不過,阿里現在的投資邏輯也是通過不斷的進化形成。
按照投資專案來看,阿里的投資收購行為以2013年為節點,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主要是VC思維主導下的長期少數股權投資。主要投資公司比如微博、陌陌、美團網、口碑等,這些投資重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佈局,但與阿里的協同效應並不明顯。
第二個階段,則是2013年以後,開始轉向針對傳統成熟的服務業公司的戰略投資,包括控股天弘基金、投資中信21世紀、文化中國等。
而在這一階段,阿里的投資賽道更加豐富,同時也更注重全面滿足人們在醫療、教育、金融以及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
針對這種戰略投資,曾有阿里內部人士表示,阿里的投資方向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阿里現有業務做較大的整合;另一部分,則是在眾多的投資裡,採取少數股權投資,通過布點來組建投資生態圈。
不過,無論是少數股權投資,還是控股型投資,投資後的管理都是一眾公司的難題,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將“雞蛋”分到同一個籃子裡,並形成協同效應,依舊是重要的問題。
比如阿里曾經投資的美團、搜狗,後來由於兩家公司做大後也不願讓阿里繼續增資;阿里曾投資的雅虎中國、ofo也都相繼失敗。
總之,再大的公司,也不可能在每個領域親力親為,都是以投資或併購的方式來組構生態,同樣,阿里的新掌門人張勇在2018年投資者大會上也曾說:“未來的競爭無疑是生態之間的競爭。”
走過20年的阿里,自有與投資業務之間組成的生態,能否維持下一個“102”年願景,答卷還得阿里自己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