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是一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地方。每天,當我為新的一天佈置戰術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位將軍;當我拿著十字準線尋找合適的點位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位狙擊手。但是,誰又能知道今天誰又會喪命呢?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股市畢竟不是戰場,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交易可以重來。
接下來,我想談談操盤過程中的資金管理和心態調整。
投資專家許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的一個客戶向他抱怨說,每當他手裡有單的時候,他都提心吊膽,以致夜不能寐,請教如何解決。許老師告訴他,把交易量減少到你能夠安然入睡的水平。
在風險市場當中,我們往往沒有能力控制利潤,但是能夠控制風險。所以,交易的精髓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風險最小化。無論操盤技術還是資金管理都體現著投資者的人性,但人性天生不適合交易。
人的本性之一就是趨利避害,當金融資產升值的時候,多數人往往表現出貪婪的一面,越漲越追;當金融資產貶值的時候,多數人往往表現出恐懼的一面,割肉離場。這就是所謂的“追漲殺跌”,很多人認為這是順勢而為,但很少人能夠做到適可而止。
因此,巴菲特說:我的成功就在於,別人貪婪時我謹慎,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很多人利令智昏,重倉以致萬劫不復,卻不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愚若智難,大智若愚更難。
我上文曾提到“交易不分析”,讓交易員放棄自作聰明的主觀臆斷本已違揹人性,要做到像樹葉一樣隨波逐流就必須忘我,主觀符合客觀的過程就是一個“看進去”的過程。
研發交易系統的時候,投資者必須能夠“看進去”,仔細觀察市場所謂的變化規律,就像董事會仔細挑選、考核管理團隊的每個成員一樣。但這隻做到了疑人不用,更難的是用人不疑。當組建好了管理團隊之後,董事會就應該權力下放。
投資者一旦建立了自己比較滿意的交易系統之後,操盤過程就應該“跳出來”。這時投資者就應該充分信任交易系統,認真執行系統發出的交易指令。這是在考驗企業的執行力。由於自己既是董事長,又是總經理,投資者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越俎代庖,董事長行使總經理的權力。
這種現象表現在交易上就是主觀經常試圖修正客觀,也就是投資者不能徹底的執行交易指令。也許,盈利的時候我們還能夠做到泰然自若,但是虧損的時候,能夠做到順其自然的人就不多了。
當投資者總是對著大盤目不轉睛時,大盤的起落必然引發投資者情緒的波動,這時候大盤的波動更像是投資者的心電圖。要想盡量減少投資者主觀因素對交易系統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即“操盤不盯盤”。我們只要做到定時看盤,在重要資料公佈時看盤就行了。
天人合一是一種境界,超然物外更是一種境界。
我們雖然達不到“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的境界,但是可以儘量做到“手中有單,心中無單”的層次。一旦交易系統定型之後,這時候的投資者更像是一位農民。
他可以選擇播種的品種,可以決定播種的面積,也可以預期今年的收成,但是真實的收成還取決於今年的自然條件,這是他所無法預期和控制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精耕細作。
此時常見的心理問題是期望過高,即佛家所說的“求不得”,這也是貪慾的表現。知足者方能常樂,有些錢是註定掙不到的。
操盤過程中還經常遇到一個問題——獲利回吐【主張只在開盤或收盤幾分鐘內看盤:比如你做日線的,只在每天開盤5分鐘和收盤前5分鐘看一下,分析股價狀態,以決定是否採取操作,其他時間,該做什麼做什麼去,就是不要看盤】。
有經濟學家做過試驗,賠一塊錢給人帶來的痛苦大於賺一塊錢給人帶來的快樂,但更痛苦的是讓你先賺一塊錢,然後再把這一塊錢拿走。其實,這些回吐的盈利就像是農民種在地裡的種子,如果你連種子都捨不得播種,那還能期望怎樣的收穫呢?有些錢是註定要賠的。
總之,交易不分析可謂無為,操盤不盯盤方能清靜。孔子曾說過,人到七十歲可以做到從心所欲而不越矩。雖然,我們未必真要等到年逾古稀方有所感悟,但要做到遊刃有餘必先苦其心志。希望大家能夠任憑風吹浪打,依然閒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