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阿里巴巴,或許很快就要“迴歸”港交所了。

33900億元的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今日(11月8日),據騰訊新聞報道,阿里巴巴將於下週在香港進行上市前的路演。阿里已與部分機構投資者溝通確定,將以現在美股價格4%的折扣進行詢價。

截止11月7日,阿里巴巴在美股的最新收盤價為186.66美元,4%的折價對應為179.19美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以“96折”進行詢價,意在吸引大型投資機構,給予投資者一定的利益刺激。依據當前時間表,阿里巴巴最晚將於11月的最後一週在港交所掛牌。

對此,阿里巴巴、港交所均非常低調地表示“不予置評”。

阿里巴巴、港交所,"再續前緣"

阿里巴巴赴港IPO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刺激著資本市場的神經。

據接近阿里IPO專案的投行人士透露,阿里巴巴計劃募資金額大概為100億-150億美元(約合780億至1170億港元),中金公司、瑞信將擔任上市保薦人,將於下週四尋求香港上市委員會批准。

超100億美元的融資額,無疑讓阿里巴巴成為2019年規模最大一個IPO專案。

同時,阿里巴巴的歸來,也將提振外界對於香港的信心。

2018年,香港通過IPO籌集的資金金額達2834億港元,位居全球榜首。但據Refinitiv的資料顯示,截至到11月7日,2019年港交所的融資規模僅有1699億港元(約合2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

而同時期,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交易所的IPO融資規模分別為219億美元、233億美元,均高於港交所。

假如阿里巴巴於年內完成IPO,融資金額超100億美元,港交所重新奪回全球IPO募資榜榜首,則毫無懸念。

而對於阿里巴巴重返港股市場的訊息,港交所行政Quattroporte李小加日前回應稱,“是祕密就不能說”。

他表示,現在香港新股市場平穩發展,至今有130家企業上市,上市數量為全球第一,共集資逾1600億港元,暫列全球第三位。而2019年最後2個月或有好的專案來港上市。

很明顯,李小加話中的“好專案”大概率是暗指阿里巴巴IPO。

如果此次成功赴港上市,中國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將齊聚香港資本市場。港股也將迎來雙巨頭網際網路科技時代。

“出走7年”歸來,阿里已是30000億巨頭

“只要條件允許,阿里就會回來,這個想法沒有變過” 馬雲曾表態。

其實,早在12年前,阿里巴巴與港交所便有一段交集。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業務作為主體於港交所上市,募資116億港元,成為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融資規模之最。上市後,股價曾飆漲至發行價的3倍,成為當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隨後的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突然爆發,阿里的2B業務受到巨大影響,其股價開始崩盤,2008年3月破發,10月跌至3.42港元的低位,較發行價跌去30%,和41.4元的高位相比,跌幅超過90%。

阿里巴巴(01688.HK)於港交所上市的股價走勢

最終,2012年阿里宣佈以每股13.5港元(發行價),進行私有化,於當年6月“黯然”告別港交所。

然而,這一別竟是7年之久。

2013年10月,搭建了“同股不同權”股權架構的阿里巴巴決定整體上市,馬雲最初的選擇依舊是港交所。

然而“同股不同權”的制度隔閡,卻成為兩者之間的屏障。

因為,當時的港交所從未有過“同股不同權”的先例,也尚未“改革”的打算。經過了幾番談判後,港交所未能給阿里巴巴破例。

無奈之下,阿里巴巴最終放棄在港上市計劃。後於2014年3月,啟動赴美上市計劃,並在同年9月19日正式掛牌,發行價格為68美元/股,首日報價93美元/股,總市值便超過2400億美元。

阿里巴巴(BABA)股價月K線圖

當年,阿里在美股上市敲鐘之時,創下諸多輝煌:美股歷史上第三大IPO、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僅次於谷歌)……

雖然上市後不久,阿里巴巴也一度遭遇破發。但2015年10月後,便開啟了一輪長達33個月的上漲,期間累計漲幅超270%,總市值一度突破55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534億元),讓美股的投資者們賺得盆滿缽滿。

截止11月7日收盤,阿里巴巴的股價為186.66美元,最新總市值為48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976億元),較上市首日增長177%。

期間的阿里巴巴,正處於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浪尖,業績一飛沖天。營收連續9年高速增長超過50%,與騰訊交相輝映。

在美股上市的2014年,阿里巴巴的營收僅762億元,而經歷5年高速增長後,2018年的總營收高達3768億元,累計增長達394%,淨利潤亦累計增長達230%。

港交所迎來“關鍵一戰”

而對於港交所而言,與阿里的“失之交臂”是一次巨大的損失,錯過了阿里成長的黃金5年。

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樑錦鬆、港交所CEO李小加在內的多位官員,曾多次表達對沒有讓阿里在港上市的遺憾。

2018年4月,港交所啟動了25年來最具顛覆性的3項上市改革:

1、放開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2、允許未有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3、放寬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作第二次上市,市值要求是100億元。

港交所,正式向新經濟敞開懷抱。此後,小米、美團等眾多新經濟“獨角獸”紛紛奔赴港交所上市。

但,港交所IPO新規已執行一年半,阿里、京東、百度、網易等在境外上市的網際網路巨頭未有1家赴港作二次上市,因此第3項改革,至今仍未有所突破。

期間,港交所一直在向阿里拋“橄欖枝”。

對於港交所的改革與邀請,馬雲直言:

感謝香港能夠通過“同股不同權”的規定,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也是對阿里巴巴的肯定。阿里巴巴一定會認真考慮再來香港上市!

事實上,當前的阿里巴巴並不缺錢,也並不急於上市融資。據最新的財報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賬面上的現金餘額高達2342億元人民幣。

如果阿里成功上市,港交所將完成IPO改革的最後"拼圖",吸引更多的像京東、百度、網易等“獨角獸”回港上市。

除了阿里之外,在美股上市的有很多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公司市值已超過100億美元。

很顯然,阿里赴港上市,是港交所志在必得的關鍵一戰。

不差錢的阿里,赴港上市圖什麼呢?

拋開融資、找錢的目的,其實阿里在港股的優勢也是極為明顯的:

一是港交所是其第一次上市地,非常熟悉港股的政策環境;

二是阿里巴巴的知名度,有利於讓其在港股獲得更高的估值;

三是滬、深、港通的逐日壯大,內地資金對香港績優股的熱情也日益高漲,有利於阿里巴巴的估值提升;

四是拓寬融資渠道,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以中國另一大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控股(00700.HK)為例,自2017年以來,內地資金通過滬、深股通持續買入騰訊控股,持股市值從164億一路攀升至最高的875億元。

受2018年下半年的熊市以及遊戲行業影響,南下資金持有騰訊市值有所下滑,截止2019年11月7日,南下資金持有564億元騰訊控股,持股比例為1.75%。

李小加曾表示,若將來港股通資金可以通過“互聯互通”機制買阿里巴巴的股票,也許就是阿里回來的一天。

而自10月28日起,2018年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小米(01810.HK)、美團(03690.HK)均已被納入港股通,意味著不同權股票正式納入互聯互通機制。

可見,吸引內地機構資金,是阿里迴歸港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初衷。

另外,對比美國來說,迴歸香港對阿里巴巴的估值或許有所提升。據Wind資料顯示,美股市場對阿里巴巴的2019年預期市盈率已從30倍的下落至22倍,遠低於騰訊在港股的31倍市盈率。

而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來看,阿里似乎是比騰訊更具有增長潛力:

騰訊於2019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888億元,同比增長20%,同比增速從2017年的50%-60%一路下滑至低於20%。

而據阿里巴巴披露的2019自然年三季度營收為1190億元,同比增長40%,在過去的9個季度中,阿里巴巴的營收同比增速都在40%以上。

截止至11月8日,騰訊市值3.13萬億港元,阿里市值4860億美元,按7.82港元/美元的匯率換算,阿里市值為3.8萬億港元,二者不相伯仲。

而從營收增長、2B業務的維度來看,阿里巴巴的成長性似乎更勝一籌,若能重返港股,對阿里的估值或許有不小的提升。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為什麼富人越炒越富,窮人越炒越窮?越看越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