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昨日在盤後證監會例行新聞釋出會上,接連出現新的訊息,對於後市影響較為深遠。

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連續盈利兩年的條件

主要內容就是取消創業板發行股票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優化非公開發行的公開安排,支援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調整定價鎖定機制,由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不受減持規則限制,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其實直白來說就是深市也要像滬市的科創板學習,逐漸的從核准制過渡到註冊制。這個訊息意味著上市條件放寬,更多的企業可以上市,對於A股來說肯定算是一個利空。至於為什麼要讓更多企業上市,這和A股一直以來的定位重融資,輕投資有關,箇中滋味就無需細說了。

擴大股票期權試點工作,新增滬深300ETF期權

對於普通股票來說,不管是買股票還是股票型基金,只有做多一種選擇,漲了就賺,跌了就虧,沒有任何對衝機制。但是對於大資金來說,存在包括融資融券,股指期貨,股票期權。

相當於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

股票可以看做是小學,漲或跌。

融資融券相當於初中,不單是要看漲跌,還要顧慮到融資,融券的成本問題。

股指期貨可以說是高中,需要考慮漲跌,以及時間(股指期貨交割日)

股票期權相當於大學,需要考慮漲跌,時間成本,波動率等問題。

股票期權目前只有一個品種,就是上證50ETF期權,12月還會推出滬深300ETF期權。股票期權具有非常高的槓桿,比如中美談判出現利好,上證50指數高開幅度是0.64%,但是以上證50ETF為標的的50ETF11月認購3100期權高開幅度達28.99%,這樣的高槓杆和高收益,也是很多A股大佬們的盛宴。

50ETF11月認購3100

當然,期權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可以做空,那麼證監會為什麼再這樣一個時間擴大做空機制呢?

其實也很簡單,很多持倉百億的公募基金,如果沒有做空機制的話,現在抱團已經非常嚴重,基本上買的都是中國平安,貴州茅臺這種核心藍籌,如果市場出現大的風險訊號,他們為了規避風險能做的,只有減倉賣出。當大量集中的賣出出現又將近一步的導致指數崩盤,這個現象在去年十月底前後出現過不少次。

但如果有了期權這個工具,大基金就沒有必要選擇通過賣出來規避風險,可以選擇在期權市場買入認沽期權來對衝股票持倉的下跌風險,那大盤沒有大量集中性賣單,自然也就有了穩定的基礎。當然,股市和期權的關係要複雜很多,在這只是簡單比喻闡述,方便了解。

證監會披露:京滬高速鐵路首發11月14日上會稽核

證監會披露:京滬高速鐵路有限公司IPO首發申請,將於11月14日上會稽核。又是一家大盤股急速駛來,另一邊郵儲銀行和浙商銀行還在等待發行上市。

深化新三板改革,落實差異化監管安排

前段時間新三板剛做過一次改革,當時把新三板分成看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三個層次,然後精選層的企業符合條件之後,可以申請在滬深交易所上市。

由此可見,新三板對接主機板肯定是以後的趨勢,就目前新三板創新層股票的股指來說,已經很接近主機板。其實不管新三板改革,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還是科創板加速,背後的動因都是一樣,加快股權融資的速度。

但是,目前創業板排隊上市的企業有差不多170多家,科創板排隊的也有200多家,新三板創新層還有400多家,這些企業扎堆來到A股上市,吸血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更可怕的是上市1-3年後的原始股集體解禁。根據近期的證監會動作來看,目前也有了方向。第一就是剛才說的擴大做空機制,讓大資金有充分的操作空間;第二個就是儘快出臺減持新規,優化減持條件,看最近媒體一直在吹風,估計距離出臺政策也快了。

免責宣告:文中涉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發現一個新的“頂級籌碼”!不多說,下週低吸這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