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正在經歷“去散戶化”?
近年來,A股市場上“去散戶化”的喧囂聲一直不絕於耳。股市行情似乎給了“去散戶化”以最好的註腳。一方面是藍籌股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是中小創股票大幅下跌。行情表現為嚴重的“二八分化”走勢。與此相對應的是,機構投資者獲利豐厚,而近七成的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為此,有觀點認為,股市“去散戶化”正在加劇,中國股市的“機構時代”正在來臨。
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少輿論是表示認同的,甚至認為這是中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種標誌。因為長期以來,散戶是與“不理性”聯絡在一起的,一些市場人士甚至把A股市場的投機炒作之風歸結為A股市場“散戶化”的結果。所以,在這部分市場人士看來,A股要走向成熟,就必須“去散戶化”,必須呼喚“機構時代”的到來。
其實,A股市場投機炒作盛行是否能歸結為“散戶化”,這是有待商榷的。當然,從A股市場的發展來說,確實有進一步發展機構投資者的必要。不過,從現階段來說,股市遠未迎來“機構時代”。
2017年的藍籌股行情固然風風火火,但這種藍籌股行情不可能一直炒作下去,終究會有盡頭。更重要的是,在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隊伍中,散戶佔據著絕對的比重。從三季度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分佈來看:三季度散戶投資者佔比42%,一般法人佔比27.5%,國內機構投資者合計佔比19.5%,中央匯金和證金公司等佔比5.5%。國內機構投資者中,公募基金佔7.4%,保險和社保7.1%,Sunny私募3.4%,券商1.6%。可見,散戶在A股市場中所佔的權重顯然不是目前的機構投資者所能取代的。
而且我們應該看到,A股市場的一些機構投資者本身也是不成熟的。比如,一些機構投資者在A股市場中經常性地“踩雷”;一些機構投資者高價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結果招來股票套牢的命運。再比如,在一些投機炒作的題材股中,常常有機構投資者甚至是公募基金現身前十大股東之中,有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甚至被公募基金所包攬。
其實,A股市場是否真的“去散戶化”了,這其實是有待觀察的。雖然散戶投資者持有的流通股市值佔比近年來呈現出下降趨勢,從2015年12月的50.4%下降到42%,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散戶重倉持有的中小創股票價格下跌造成的,並不代表散戶的持股大幅減少。而且即便真的有部分散戶選擇退出觀望,這也並不代表這些散戶不再重新回來。實際上,在股市低迷,或者說在行情不太好把握的情況下,投資者選擇退出觀望是很正常的。雖然說當下股市的藍籌股行情風風火火,但當藍籌股由股市定海神針蛻變成股市宇宙飛船的時候,投資者站到一邊去欣賞是很理性的選擇,投資者要“買能讓自己睡得著覺的股票”,而躺在宇宙飛船裡,投資者恐怕是睡不著覺的。
並且,從中國股市的發展來說,也不可能沒有散戶的參與。就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來說,股市需要得到廣大散戶的支援。畢竟A股市場不可能只有藍籌股,而不需要中小創。實際上,近年來A股市場發行的新股有80%以上屬於高新技術企業,也即屬於中小創範疇。而就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來說,只有廣大散戶的參與,才能讓更多的中國老百姓分享到祖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更何況,就散戶的投資來說,他們也並不拒絕藍籌股,只不過,當大象跳舞的時候,他們感覺到害怕了,變得猶豫起來,這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即便他們真的錯過了藍籌股行情,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而並非是“去散戶化”。
散戶如何用頂尖交易員的思維去思考交易?大體我是這樣認為的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風險是必須放在第一位,所以第一進行交易必須有一個保守的風控。第二我們進行交易的目的是為了盈利,想要盈利的話必須有一套完整的交易模式,那麼進行交易的話就需要確立一個良好的交易系統,再確立好了交易系統之後我們知道自己的歷史連損,最大回撤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根據自己的交易系統制定合理的資金管理系統這是第三點。最後一點就是執行力,嚴格的執行力。接下來我會逐一解釋。
關於風控
有句話這樣說的:交易其實是個失敗者的遊戲,首先你要在這個市場存活下去。就需要承認失敗的可能性,錯誤的可能性,錯誤並不可怕,但是如何在即便會出現錯誤的情況下仍然會有所收穫?這是一個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那麼這裡就要提及到風控,當然這裡所說的不是說你完全沒有交易理念,交易原則,交易系統的情況下,關於系統方面在這裡不著重強調了,以後我會再公眾號裡逐漸更新,因為交易系統是交易員必備的條件的,沒有系統談不上交易員,那麼我們來說下成為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所要具備的條件,是建立在有系統之上的條件。第一風控,風控其實是分為很多類的,資料風險控制,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系統回撤風險控制,平臺安全性風險控制,交易員心態風險控制等等,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或者交易團隊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墨菲定律裡面有講,凡事你認為最糟糕的狀況,皆更有可能會發生的,所以進行交易之前必須把最糟糕的狀況考慮進去,然後盡力去規避掉這些風險,只有懂得如何控制風險才能更好的進行交易。下面舉例說明下風控的重要性。
比如瑞郎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資料風控的話前期交易員即便有百倍利潤,或許也會因為一個數據致使利潤全部回吞甚至爆倉,因為在這些資料下止損也會變得無效。這樣的話你交易的再好,獲得的利潤再多即便百倍利潤也是與你無關的。
那麼如何控制這些風險,這裡就需要採用到資料風險控制與分倉風險控制。規避資料外加單獨賬戶只去針對一類交易品種進行交易。這樣的話,在能預期的資料風險下我們採取規避,在不能預期的突發事件下即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爆倉,也只是爆掉單獨貨幣的倉位,風險也是在可控制之內的。
再比如平臺商倒閉,像之前的的雷曼了,以及貝爾斯登,這些世界級的投行皆有可能破產,再還有像國際性外匯平臺如鐵匯以及08年時一家美國監管平臺,再還有不計其數的國內平臺,這裡也就不提國內平臺了,完全對賭模式。那麼即便是世界級銀行以及跨國平臺皆有可能倒閉,當然這概率雖然不及萬分之一。但同樣也是會發生的,沒有人能確保100%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如果發生了呢?沒有做平臺安全性風控,前期創造的利潤又有何用?
再比如魔鬼交易員尼克利森,如果沒有分散資金控制,沒有交易員心態控制交易團隊的利潤仍然與你無關。那麼這些是不是交易系統問題?不是的,是各類突發風險的問題,所以進行交易之前我們是需要考慮風險的控制的。
關於交易系統
先來說下說下如何建立交易系統,建立交易系統需要處理的哪些問題。那麼打造交易系統的目的是什麼呢?筆者個人認為系統化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規避以及剔除心態對交易的影響,當形成交易系統後,明確歷史回撤,最大虧損,進行量化固化交易是能很大程度減少心態對交易的影響。這樣說吧,在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裡是不存在心態一說的,其實也可以說突破了心態的關卡,在系統化交易裡所有的制度都是具體化,規範化,量化,到點位就去執行,就如同工作上班一樣,該交易交易該等待等待,那麼這樣的話交易也會變得更加輕鬆。那麼這樣來說交易的最大瓶頸是什麼呢?是如何形成系統化交易,很多時候我們在打造系統時會問題不斷,如何規範化,如何具體話,如何完全解決系統一致性問題,如何在滿足這些條件下仍然要有良好的收益,良好的贏率以及盈虧比。那麼這就牽扯到如何形成正確的市場認知,這裡就需要大量的閱讀,大量的學習,切勿一頭扎進市場,繞進一個交易怪圈,鑽牛角尖,死交易交易死。
系統的形成其實如同解數學題,每一個題都會有多種解題思路,當你走到一個死衚衕時可能永遠都無法解出正確答案,這時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認知高度,市場其實就像一片森林,鑽進去了,沒有路標是很難走出來的,所以我們提升高度,站在山頂登高而望,先去觀察市場,規劃行走路線,然後再去進行實踐,這樣可能更容易走出市場,更快的形成交易系統。待系統形成之後再去驗證自己的系統,一遍一遍的覆盤,總結問題-改進-總結-改進-覆盤…..,這裡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成型的,每一個系統的形成都是要不段的覆盤,不斷地尋找問題。解決一致性問題,處理概率和盈虧比的平衡問題,處理橫軸價格與縱軸時間的平衡,處理交易與生活的平衡等等。所以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來說不只是滿足交易獲利,更重要的事滿足生活。以交易為生,他的主體仍然是生活,那麼讓交易像一份喜愛的工作一樣簡單,輕鬆。這樣才能算的上是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
關於資金管理
那麼什麼是資金管理呢?資金管理是建立在交易系統之上的,通過對自己的系統的了解與認知,清楚自己的交易系統的歷史最大連虧,最大回撤去判斷資金管理,判斷倉位,這裡就需要大量的覆盤,十年的歷史資料或者更久,例如我個人的系統是十年曆史最大連損是六單,盈虧比1:2以上,勝率50%左右。但是止損的點數不一定,所以這裡就要採用固定止損金額進行資管,也就是說每單止損額度不變,手術可以變化。並且按照華爾街對交易員的要求資金回撤不得超過20%,那麼也就是說只要最大連損範圍不超過總資金20%就算滿足華爾街要求。那麼20%除以最大連損就是單筆虧損金額,那麼這樣單筆控制在3%-4%範圍就OK。那麼資管就是固定金額止損,單筆虧損額度為3%左右。並且結合風控分倉操作。其實系統成立後,交易者自然會根據系統特性去進行資金管理。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籌碼一線天”,抓取牛股如探囊取物籌碼分佈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的支撐壓力、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學會如何利用籌碼選股是投資者值得把握的知識之一。
“一線天籌碼”抓牛股戰法,
籌碼一線天,顧名思義,一條頂格線的籌碼峰,如下圖:籌碼突然出線一條頂格的直線峰,伴隨著籌碼成交量放大、換手也較大。
比如:盤龍藥業、藍曉科技、兆日科技、必創科技
,這些成為一代妖王的股都具備這個技術特徵,妖股基本上在啟動第一板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線天籌碼。所以,今天學會了這招,以後抓妖股一抓一個準。牛皮真的不是吹的,稍後我會對上面這幾隻妖股一一做分析,看完你就會覺得技術有多強大。
市場上一條線的籌碼比較多,但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的股最容易成妖,比如:
一、相對低位啟動的一字漲停、跌停板或震幅較小漲跌停板(包括高開8個點以上漲停、一字漲停、T字漲停、一字板跌停、T字跌停)
第一種,高開9個多點開盤,接近一字板了。只要有一線天籌碼也是合格的。如下圖:
第二種:T字跌停板、或一字跌停都是算的。如下圖:
第三種:T字漲停板,這種是最常見的,如下圖。稍後重點分析。
第四種:一字板漲停。如下圖:
二、籌碼必須有一根頂格的直線,注意一定要是頂格的籌碼線,周圍可附帶一些籌碼,代表主力搶籌。
三、換手達到20%以上較理想。
四、漲停板量放大,比如T字板一盤是2倍以上的量,量能成倍放大的後作力強,當然也有一字板的一線天量能沒有明顯放大,但後期開板後也是有持續換手補量的過程。
五、除頂格籌碼外,其他套牢籌碼突然有大量消失的情況。如下圖,前後兩天籌碼對比。
六、買入點:
第一種:高開4-5%以上,儘量不追,回落到一線天附近再進。如下圖:
第二種:低於前一天漲停板,直接吃。如下圖:
第三種,平開,直接吃。如下圖:
第四種,高開3-5%,激進者可以打底倉。
七、止盈點: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止盈點,這樣的股很容易成妖,看能力,短線可以選擇5%-20之間,中間可以等破趨勢線止盈。
八、止損點,滿足下方任何一個條件都要止損:
一是破了20日均線;如下圖,只要是破位了20日均線就出局。
二是破了趨勢線,止損出局;如下圖:
三是 三個交易日不突破一線天籌碼線。看下圖,確切的說應該是2個交易日不上攻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弱勢的一線天。如下圖:
籌碼術推測出大牛股的可能
1、選擇強勢股,板塊龍頭,人氣股,3日之內曾漲停。
2、成交額在15億以上;
3、2日以內調整幅度在18%-20%左右。
其實這些都是基於籌碼術類的一些經驗感悟,本質還是買賣健康度和換手,說到這裡,還是要和大家再分享一個之前講到過的頂格籌碼峰戰法的經典案例,講解完之後,可能你們更能夠理解籌碼術的真諦。
以光力科技為例:
這個標的在形態上來說,是比較標準的魚躍龍門+N形態,再疊加頂格籌碼峰的一種模式,是5月10日產生的頂格籌碼峰。
屬性是晶片+軍工,是作為大港股份的後排跟風被資金點火,但距離龍頭僅一個身位,離得太近就有一個風險,當板塊分歧時,中位股往往被淘汰的最快,這是基於“道”的一種演繹,也就是俗稱的市場情緒。
當然,也可以用籌碼術大致推測出存在分歧的可能。5月13日第3板,獲利比例將近80%,70%成本和90%成本集中度都很大,說明此時獲利籌碼多且分佈廣,有拋壓的客觀存在,當市場情緒有變時,空方反手成空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就可以提前預測分歧的可能。
經過近一週的調整,5月20日主力資金的集中度相對來說已經很高了,70%成本 11.72-13.18 集中8.6%,下方獲利籌碼已經消耗了相當一部分,成本區間主要集中於頂格籌碼峰之上,第三板打板資金之下的區間,向上做多的動能很充沛。
但無奈,它最初的定義就是大港股份的跟風小弟,大港股份低預期開盤,即使光力科技全天都在抵抗,也是無力迴天。
5月21日,大港股份繼續低預期,光力科技再沒有反抗的餘地,跟隨下殺,被摁跌停,但此時剛好是已經回踩到頂格籌碼峰區域,
很明顯的可以看到,70%成本起始價就是11.8,當股價再次回踩到前主力資金建倉區域時,場內資金瘋狂吸籌和自救是必然的。
當日獲利籌碼僅30%不到,拋壓消除,主力籌碼又空前集中,那接下來資金要做的就是助推股價上升,派發獲利籌碼了。
這個過程通過近3天的分時和主力籌碼變化,就會異常清晰。
5月21日翹板吸籌,
5月22日開盤點火衝板,聚焦場外資金接力,再通過近一天的震盪洗籌,將前一天低吸的浮籌T出局。
5月23日點火上板一氣呵成。
若想了解背後主力籌碼有沒有完成籌碼的派發,通過籌碼集中度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
總結:籌碼對股票的走勢起決定性作用,而對於出現過頂格籌碼峰的個股,成本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應資金的具體企穩價位和反彈動能。籌碼集中度高爆發力強(數值越高集中度越高),一般10以下。
五線之上買,三線之下賣股選最強勢股,買股不是買漲得最好的股,而是要買可能漲得最好的股。在講五線之上買,三線之下賣之前,我們先來講下五線之上買,三線之下賣的選股原則:
五線之上買,三線之下賣選股原則:
1、逆勢選股,轉勢買股,在大盤一波下跌的最後兩天至站上5日均線前,從漲停板中選股,這時的漲停板都有主力意圖操控,這時的漲停有想要籌碼的,有想趁漲停減倉的,選出想要籌碼的票放入自選股觀察。
2、要選籌碼集中、洗盤徹底的品種
一隻個股,無論是在底部還是上漲趨勢中的回撥,量能萎縮到極限,就容易快速上漲,籌碼集中才有利於快速拉昇。如果籌碼過於分散,其價格漲跌幅度也會相應縮小。
3、要看底部量
有一種是看立樁量,所謂量為價先,不能單純看量能,更要看量比,看持續程度。如果持續成交量紅柱階梯上升,那麼資金流入必然推動後市漲幅。
4、要注意介入時機
同樣是一隻強勢股,不同上漲階段速度是不同的。在主力吸籌階段,介入需要安全,但上漲速度很慢,需要更多的時間成本。最高明的手法,是等主力吸籌完畢,充分洗盤結束之後,放量啟動拉昇時再介入,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吃最肥的一段。
五三買賣法則:
五三買賣法則是確保長期持有牛股,一路持有到頭部,並在頭部及時清倉的法則。它只有兩句話:五線之上買入,三線之下賣出;反彈不上五線時,逢高清倉。
以000060為例詳解。
先定義“五線”是5、10、20、60和120日平均線,“三線”是5、10和20日平均線。(圖280-1)中A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一次爬到五線之上,作買入。
H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一次跌到三線之下,作賣出。從A點買入到H點賣出,收益頗豐。
B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二次爬到五線之上,作買入。
C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三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I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二次跌到三線之下,作賣出。
D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四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E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五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F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六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G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七次爬到五線之上,作加碼買入。
J點是本輪行情中K線第三次跌到三線之下,作賣出。有經驗的操盤手會留一部分籌碼,等待反彈時出貨。反彈高點如果乏力於五線之間(見圖中R點),則在五線之間清倉。一旦重回五線之下,堅決空倉。以後,該股還可能出現k線再上五線的圖型,仍可按照“五三買賣法則”操作,只是投入的資金要減少。
通俗地總結“五三買賣法則”:五線之上翻身上馬,三線之下落地休息。
這種操作法則的前提是:選好強勢股,那麼收益是相當可觀的。假如你選的是弱勢股,那麼再好的操作法,也難賺錢。
圖280-3
圖280-4
小結:
五線之上買入,三線之下賣出;反彈不上五線時,逢高清倉。這就是【五三買賣法則】的精闢總結。
但在運用時我們還得在強勢股身上操作,因為該法有時候會出現小額止損,比如你剛買入不久,股價還未大漲,就出現了賣出訊號,這個時候也許還得貼點手續費出局,如果你操作的不是強勢股,則總這樣買賣的話,到頭來還是虧損的。
只有在一個強勢股上這樣操作,你才能是賺錢的,因為強勢股在你那麼多次的買賣裡面,總會有幾次買賣是大賺的,這樣就可以不懼怕其它幾次假訊號的小虧了。
在戰略意義上,格局決定成敗;在戰術意義上,細節決定成敗。戰略需要理論來把握,戰術需要技術來實現,而實踐的關鍵是建立一套分析、診斷、駕馭系統,即:它既是目標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組織(實施)有效性、資源配置科學性的結構統一;也是角度、力度、適度、量度關係的價值權衡。 這套分析、診斷、駕馭系統就是《文化診斷學思考力專輯》通過81個邏輯環節要講述的具體內容。對此,《文化診斷學思考力專輯》將思維與實踐作為一個物件化過程,並總結了思維物件化過程的三部曲:
第一部:理論化——簡單的事物中往往隱藏著複雜的道理,複雜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簡單的形式。在沒有進入實質性的行動之前,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有利於思考。通過理論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和系統化,其目的是便於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使複雜的事情變得更加簡單。
第二部:技術化——通過著力點,根據現實的相對性條件,把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技術,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條理化、流程化、標準化,計量化。一旦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過程,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有利於行動。
第三部:藝術化——選擇好實踐的角度、力度、適度、量度,在操作過程中將技術標準與主體的個性特徵結合起來,在科學思維、價值思維、應變思維的三維結構中,達到主客體關係的和諧統一。
其中,理論需要有哲學高度,技術需要有科學深度,操作需要有藝術角度。理論是一門哲學,技術是一門科學,操作是一門藝術。能夠將它們融會貫通的,就是“文化診斷學思考力線上學習”要培養的思考力。
要想增長知識,需要多加閱讀;要想增強能力,需要多加鍛鍊。
知識和能力的獲得方式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知識來自閱讀,能力來自鍛鍊。閱讀在於多,閱讀越多,知識量越豐富。而能力的鍛鍊則取決於“精一”,“精”即是精誠,“一”即是專一。
思考力屬於一種特殊能力,而要獲得這種“力”,最好能展開實際的“思維對弈”,在互動過程中產生一種“作用力”,進而將這種作用力轉化為自己的思考力。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在市場上找到成功的交易員,找到合適自己的交易模型。
第二步:反覆測試。有了方法就要在實戰中反覆的測試。在測試中,一定要注意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測試,至少要在3個月 以上的時間。原因是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交易系統,只有盈利的交易系統和虧損的交易系統之分。必須保證在一定的週期內,才能驗證系統的有效性。
我們很多人經常在測試的初始階段,由於遇到虧損的交易,就輕易否定系統的有效性,然後在市場上繼續尋找新的交易模型。其結果是認識了一大堆交易系統,沒有一個能夠系統掌握的,當然也就成了市場的“老油條”。一說理論比誰都多,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只瞧得起自己,可自己卻偏偏不爭氣,不能幫助自己實現最後的成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第三步:資料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以後,需要將交易資料進行詳細的客觀分析,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型準確率是多少?最大的盈利和虧損比是多少,平均月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等。從資料上看自己對方法的掌握程度,從資料中找問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四步:修正方法。在進行方法修正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在發現交易模式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以單筆交易虧損作為修整的目標,修正並不是將所有虧損的交易修正為盈利的交易。因為虧損的交易,如果是按照嚴格的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正確的。盈利的交易,如果不是按照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錯誤的。
修正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讓交易變得更為簡單、機械,讓盈虧比更為合理。讓交易這份工作,更為愉快和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