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非要我用一個指標進行選股,我會選擇ROE(淨資產收益率),那些ROE能常年持續穩定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投資者應當考慮買入。

小七作為巴菲特的死忠粉,自然也是非常看重ROE這個指標,未來有時間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聊聊自己是如何運用ROE來選股的,但今天文章的重點是要聊聊為什麼我十分不看好中證500的未來,請看下圖:

小七用Wind統計了中證500指數自2007年成立以來到2018年曆年的ROE水平,並且同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進行了對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12年來中證500的平均ROE只有7.74%,而上證50和滬深300的平均ROE則分別為15.19%和14.46%,幾乎達到了中證500的兩倍水平。

我之前經常聽到有人說中證500是經濟的放大器,彈性大,經濟好轉時中證500成分股的盈利能力就能大幅跑贏滬深300成分股。但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無論經濟好壞,中證500的ROE就一直在8%上下的水平,前幾年GDP增長接近10%的時候ROE也並沒有很高,始終就是滬深300二分之一的水平。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不是說中證500成分股的年化淨利潤增長率要大於滬深300成分股嘛?為什麼ROE會差那麼遠?這裡就涉及到問題的關鍵,也是很多中證500支持者的盲點了。

沒錯,中證500的年化淨利潤增長率的確要比滬深300高,但很多人忽略了一點,就是中證500的淨利潤增長並不是完全靠內生增長,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淨利潤增長來自於定向增發收購的資產,這些定向增發大大攤薄了原股東的每股收益,這就是為什麼中證500的ROE始終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為了用資料支撐我以上的觀點,我還用Wind統計了中證500指數歸屬母公司的股東權益增長率:

從上表我們可以發現,中證500指數平均的歸母權益增長率竟然能達到10.82%,已經和上證50和滬深300非常接近了,但如果我們把10.82%這個數字減去中證500的ROE7.74%就能看出問題了:

10.82%-7.74%=3.08%

中證500的股息率大概是1%,PB是1.7,我做個簡單粗暴的假設:把中證500指數整體看成是一個100億淨資產的公司,他每年做的事就是用這100億淨資產賺了7.74億,然後分給股東1.7億,最後再向機構定向增發4.78億,年末淨資產變成110.82億,也就是說,中證500每年向二級市場拿的錢佔到了他每年賺的錢的61.7%。

特別是定向增發最火爆的2015年和2016年,中證500每年的權益增長比率要達到ROE的兩倍還多,也就是說那兩年中證500所有成分股定增拿到的錢要比他們全部的淨利潤之和還要高!這是多麼可笑的一個現象呀。

但出來混總要還的,由於2015和2016年定增的專案很多都無法達到對賭協議和預期的利潤目標,所以在2018年中證500成分股計提了大量的商譽減值損失,使得股東權益大幅下降,最終全年的股東權益增長率僅為4.75%。

而滬深300則截然不同,如果用他每年的股東權益增長率減去ROE,可得:

12.59%-14.46%=-1.87%

考慮到滬深300每年的股息率大概是2%,PB是1.3,可以看出滬深300成分股給股東的回報還是非常好的:100億淨資產每年賺14.46億,分給股東2.6億,最後平均只向市場定向增發0.73億。

小結

我們投資任何一項資產的收益率從長遠來看都會無限趨近於該資產的ROE,之前投資中證500的收益率要比滬深300高,並不是因為中證500的股票盈利水平有多好,純粹是因為市場給中證500的估值更高,時至今日,中證500的PE水平依然是滬深300的2倍之多。然而中證500的ROE水平十多年來卻始終只有滬深300二分之一的水平,顯然配不上他現在的估值水平,所以這樣的一個指數基金,我不認為有任何投資價值。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股票基礎入門:K線頂部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