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講重視通脹,要正確認識價值投資,如何去選擇好公司,做好公司的股東並且得到相應的回報。
我對通脹其實大多時候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為了更好地理解1978年到今天生活各方面的變化,專門做了張對比圖,具體如下:
單純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來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6倍多,也就是說原來的1元錢僅相當於現在0.15元左右,這麼看,做好投資很重要。
很多人誤解了價值投資,認為看好就是買入一直拿著,等著富有,跟書名一樣。其實是誤解,股票價格=業績+估值,如果波動大到股票價格遠遠超過業績貢獻與估值溢價相加,這時候有泡沫是需要減倉甚至清倉,相反,若價格一直處在合理範圍內,就是做一個堅定持有者。而估值主要是針對好企業而言,不好的企業無估值可言,用了反而受其惑。
好股票=好企業+好價格,兩者缺一不可。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企業很好,但一買入就被套,好像主力就是盯著我們的錢不放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企業背後所處行業的特徵,週期規律、執行軌跡,尋找相對最佳點介入,這就是好價格。
公司好不好,最直觀通俗就是企業到底賺不賺錢,像美團、蔚來、拼多多、瑞幸咖啡等等,這些屬於燒錢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就不是價值投資的範疇,還有像市場時不時炒作下自主可控的晶片,這些也不屬於。但凡不能穩定創造利潤、增加現金流的企業都不是我們價投的範圍內;持續穩定贏利、持續性競爭優勢、變化性弱、護城河深等特徵的企業就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物件。
選擇好企業後,要不斷進行跟蹤跟進,做出相應適時的應對。如果發現競爭力開始減弱,或者行業出現天花板,或者公司的經營方向出現不好的變化時,要做好逐步撤退的準備。相反,好企業出現週期性行業困境後,有逐步企穩回暖的跡象時,要及時跟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