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近期科技股大幅回撥,科技行情是否就此終結?中國產替代之風盛起,中國的科技公司如何才能掌握真正的“核心科技”?

這兩天,盤面出現了兩極分化,上證50指數震盪盤整,穩如泰山,但創業板指可就繃不住了,週四直接“一瀉千里”,毫無抵抗地下跌了近3個點。

下跌的罪魁禍首有兩個,一個是一直喊著要漲價的豬肉股。國家已經開始投放儲備凍豬肉並擴大進口,前一天晚上老特也在推文中提到中國還會加大從美國進口豬肉的量,短期對養豬企業形成利空,豬肉股週四就應聲下跌。

另一個則是科技股。科技股一直都是短期的熱點,7月以來引領了一波較好的漲勢。但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的科技股都已經漲幅不小,正好又臨近國慶長假前的時間視窗,引來資金集體出逃,高位科技股大幅回落。

科技股一跌,質疑聲就接踵而至,有人說科技股已經高度泡沫化了,回撥已經開始,還有人說A股的科技公司都是“偽科技”,毫無技術含量可言。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先來想想什麼是科技?用最通俗的理解就是,領先於他人的就叫科技。要想獲得科技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靠買,花錢去收購最前沿的技術公司,在買不到的情況下就只能走第二條路,那就是自主研發。所以,看一家公司有沒有科技含量,研發費用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

今年年初,歐盟委員會公佈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這個排名主要是對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家主要企業2017會計年度研發投入進行的調查。在這項排名中,日本公司有339家,美國公司778家,歐盟國家公司577家,中國則有438家公司上榜,其中華為以113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而前50名中也僅有華為一家公司上榜。

圖一《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前50強

從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三星以134.37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位居世界第一,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133.88億歐元研發投入位居世界第二,德國福斯以131.35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位居世界第三,微軟以122.79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位居世界第四,華為以113.34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世界第五,蘋果以97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位居世界第七。

可以看得出,排名前列的都是我們熟知的,代表著世界科技水平最前列的公司,研發費用的投入和佔比都不低。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發,才能保障它們不斷生產創新出世界一流的產品,也只有不斷地領先,才能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反觀A股,又有多少家企業能夠狠下心來投入大量資金到研發上去呢?先來看下科技集中地——科創板這些上市公司的情況。據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28家科創板上市公司(9月初資料)研發費用合計18.91億元,研發費用在收入中的佔比平均值及中位數分別為12.55%及10.37%。除福光股份外,其他27家研發費用同比均有所增長。其中,虹軟科技、航天巨集圖、微芯生物、天準科技及安集科技5家研發在收入中佔比較高,均超過了20%,分別達33.70%、32.79%、26.83%、20.94%及20.93%。(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僅為舉例說明,不作為股票推薦)

圖二:28只科創板企業2019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及佔比

再來看下A股上市公司整體的情況。根據中證網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達3139億元,佔營業收入總額的1.64%。其中,戰略新興行業研發投入145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23%。349家企業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0%。分行業來看,2019年上半年研發費用超過5億元的上市公司共79家,所屬行業以電子裝置製造業(20家)、汽車製造業(13家)和土木工程建築業(9家)為主。

可以看得出,許多公司已經開始注重研發的投入,因為一方面國內目前已經是存量市場,未來企業的競爭物件會是全球企業,所以,企業的研發實力足夠強,才能在拓展海外市場時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現在各個行業整體的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所以企業必須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

當然,研發費用的投入和佔比並不能決定一家公司的優劣,但它能從側面反映一家企業的進步空間。不願投入資源去做研究,只想著來二級市場圈錢,不敢邁向高階市場,只想著靠些“邊角料”技術苟活,這樣的企業註定要被替代、被淘汰!“落後就要捱打”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血淋淋的事實,一個刻骨銘心的痛。

我認為,中國市場的未來一定會是以科技為主心骨的,未來科技發展的前沿也一定是在中國,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這些搖籃中的科技公司,不斷成長、壯大,成為中國的脊樑。

重要提示:本文內容僅為投資顧問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文中個股均基於公開資料梳理,不作為推薦,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股票歷史走勢也不能代表未來趨勢。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危斌

S1440610120203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安納達成深市2019年三季報預約披露第一股,控股股東混改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