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指數早盤拉高之後出現放量砸盤,盤中有訊息,後來被澄清了。我認為,今天是真的砸盤,早盤拉高屬於誘多行為。大家去看下資金砸的票就清楚了。昨天愛爾眼科就放量砸了,今天繼續放量砸。然後是手機產業鏈,藍思科技砸跌停,歌爾股份大跌,立訊精密也差不多跌了5個點了。再然後創新藥砸,凱萊英巨量大跌最低跌停,收跌超過8個點。釀酒也砸,不過沒有怎麼放量,整個板塊跌幅比其他板塊要小很多。
這些核心資本,基本上都是放量有些是巨量砸盤的。但是,外資那邊還是很穩,今天繼續保持淨流入態勢。外資買的這些資產不少,它們今天要跟著砸盤的話,這恐怕hold不住,比現在要慘的多。
對應的,鋰電和鋼鐵卻出現資金吸籌的跡象,這些都是低位的票。韶鋼松山今天龍虎榜四家都是機構買入,外資淨賣出。藍思科技兩家機構賣,一家賣了1.6個多億,深股通買了接近1個億。
從這細節的對比可以看出來,今天主導砸盤的都是內資機構,內資為什麼要砸盤?還會不會繼續砸?
為什麼要砸盤?因為年底做業績考核,爭排名,要拿年終獎,這是一筆鉅額獎金還有榮耀,不爭這是不可能的。沒戲爭排名的,看到排名靠前的肯定不爽,會選擇砸你的重倉股;排名接近的,相互砸對方的重倉股;收益拉的很大的,要砸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同時還要保持領先優勢,那麼,高位股止盈,選擇低位股做一把短線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今天砸的都是抱團的股票,而且前期漲幅都很大。
還會不會繼續砸?會的。今年的業績考核提前到了11月份,下週還有一個星期,機構為了爭排名,肯定還是要繼續砸盤的。外資爽爆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你們死命砸下去,我就等著低位收籌碼。外資今天下跌對核心資產繼續買入,就是這個邏輯。
格局,在短期利益面前,被砸成豬頭三了,這就是內資和外資的區別。人家做兄弟的是同甘共苦,我們這些做兄弟的,為了一兩頓飯錢都可以相互捅刀子,沒意思。
砸盤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看不清未來,被這幫豬火拼自己也嚇得屁滾尿流,這就沒救了。機構抱團大漲的票,砸個20%~30%的空間出來,就是機會,同時,找一些低位的具備成長邏輯的板塊作為中線佈局的品種,要把握低吸的時機。核心資產,之所以是核心資產,那是因為這些資產確實具備價值。
對於核心資產的認知,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說一個茅臺的市值超過了軍工整個板塊的市值,這有問題嗎?這肯定是有問題的,那你可以不買這樣的資產啊。中國平安很低啊,才9倍市盈率。科技股的市盈率,這個就沒辦法給建議了,科技股本來就不應該只看市盈率的。稀缺的,國家扶持的,市場需要的,這些企業可以給高估值。鋼鐵市盈率普遍5倍以下,還有兩三倍的,但是,是沒辦法給太高的估值了,資金回爐炒一波到十倍左右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再高了就很難認同了。
講下後期走勢。大盤,到了年線附近。下週內資機構繼續砸盤,在年線下方挖個坑,差不多了,極限2800,核心爭奪點位2850附近。創業板,今天又砸到60日均線獲得支撐,不跌破,震盪下繼續上,跌破,也要砸一波恐慌籌碼,極限1600附近。砸下來就買,別慫。我們盯著外資就行了,他們不砸盤,越跌越買的話,我們果斷跟,買完了,等著就行。現在買,不要看一兩天行情,而是要看明年一整年的大機會。
板塊
5G-----明年建設高潮期,同時,注意下游應用,無人駕駛和虛擬現實等。
智慧手機產業鏈-----明年5G手機換代,同時摺疊屏手機上市推廣,oled板塊。
華為供應鏈重構-----這個涉及板塊比較多。電子元器件、晶片、封裝、軟體應用,鯤鵬系統等。
醫藥-----創新藥、重磅首仿藥、醫療器械、醫藥大消費等。
鋰電-----特斯拉明年中國產量產,BMW下了超過100億歐元的鋰電池訂單,寧德時代佔了裡面的73億歐元,國外汽車巨頭轉型新能源汽車的趨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