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的核心思想是用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資產,但越是簡單的道理實施起來就越是困難。價值投資是有效的,也是無效的,如果盲目買入你認為低估的資產,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有可能沒有獲得任何回報。
「輸了時間,虧了本錢」的現象比比皆是。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流行的價值投資是有缺陷的,今天從兩個角度來探討價值投資的最容易犯的錯是什麼。
什麼樣的生意值得投資價值投資的核心思想是「投資就是投資生意」,因此價值投資者需要關心的不是股價的走勢,而是採用角色轉換的思路——換你做老闆,你願不願意做這個生意?
顯然,如果從老闆的角度,勢必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
客戶是誰?
需求是什麼?
怎麼滿足他們的需求?
有哪些對手?
對手是怎麼做的?
我該如何與對手相處?
生意能做多久?
生意容不容易做?
我現在能不能做到?
我還差什麼?
…
而盯著價格的投資者,他們不需要考慮以上因素,因為他們認為股價已經反映了一切。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種投資思路其實是基於不同的前提:價值投資認為股價短時間內和生意關係不大,其他投資者認為股價反映了一切。
好了,現在問題到了「什麼樣的生意是好生意?」大多數的投資者是從財務資料來判斷是不是好生意,這也和A股的上市規則同步——怎麼證明你是好生意?至少先連續三年盈利,並且盈利趨勢良好。
一些投資者開始認為這樣的判斷條件太粗糙,他們於是尋找有資料支撐的財務指標:比如市盈率、市銷率等
這些指標的確能夠提高投資者的投資品質,但隨著投資時間的延長,你也會發現指標經常失靈——你眼中的好生意居然成為了一般的生意,甚至成為了壞生意。比如最近破產的擁有178年曆史的最古老旅行社托馬斯·庫克。
所以我們能夠至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指標不是萬能的。因為指標是靜態的,反映過往歷史的資料,並不能很好的反映未來。連專注於低於淨資產投資的巴菲特早年也在伯克希爾哈撒韋上栽跟頭。
因此,投資還是要回到商業的本質上來:做生意就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以及如何做到對手做不到的事情。
同時我們也能發現企業家和老闆的區別:企業家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而老闆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即尋找哪裡有高毛利、高容量、快速發展、門檻低的生意。這是兩種不同的思路,儘管中間過程差不多,但時間會證明誰會勝出。
價值投資還有一種思路是賺差價,這部分人抓住的是市場錯誤定價的機會。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眾人貪婪我恐懼;眾人恐懼我貪婪”。市場錯誤定價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價格是評估出來的。只要是評估就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和理性無關。畢竟人類無法擺脫情緒,人類因為情緒而偉大。
這種思路的問題在於:如何精確的評估真實價值?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只能無限逼近。
最可怕的地方在於,當你認為所有人都「弱爆」了的時候,實際上是自己被證偽。現實中就好比你認為所有人在逆行,而監控顯示只有你在逆行。可惜的是,投資中不存在這個能一眼看出誰犯錯的監控系統,存在的只有商業本質。
能否獲得投資回報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當你尋找到一個好生意,大筆投入夢想回報的時候,實際上回報可能與你無關。這也是巴菲特強調的好的管理層是好企業不可或缺的因素。
好的管理層會給股東創造價值,壞的管理層會毀滅價值。大多數投資者獲得的僅僅是回報,而不是控制權,只有控制權才保障投資者能不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比如巴菲特早期通過購買破淨的資產然後清算來獲得回報。
《窮查理寶典》裡提到過一個案例,寬特是一家設計新型發電廠的公司,備受世界各國歡迎,設計收入不菲,在1982年他的創始人去世時,公司的情況是這樣的:
寬特佔據行業龍頭,營業收入10億美元,利潤1億,直接員工薪酬佔營業收入70%,其中基本工資30%,獎金佔40%,都用現金支付,沒有股票期權,不派發紅利,而把所有利潤當成現金等價物的方式積累起來。
創始人過世後,公司的低市值令董事們感到不滿,所以他們聘請新的CEO和CFO開始搞“現代金融工程術”。結果你也能猜到,董事們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他們不再關注於企業經營,而是費盡心機弄“套現”。這種做法的結局就是企業快速的滅亡,伴隨著少數人的暴富和大多數人的鉅額虧損。
所以,當你認為你找到一個好生意的時候,你真的能夠獲得投資回報嗎?
結語常見的價值投資陷阱大致能分為上述兩類。通常的時候,市場是有效的,因為如果市場無效,那麼價值投資應該很容易生存才對。價值投資的挑戰不僅來自自身對資產未知部分的畏懼之外,還有來自外部的欺騙、隱瞞和現代金融工程的扭曲,更多的時候,是對風口的痴迷和盲從。
價值投資真不容易,所以,你的選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