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 資深投資人
11月26日,浙商銀行在A股首發上市,開盤價4.95,比發行價4.94元僅多一份錢,10秒鐘後破發,尾盤收於4.97元,以尾盤價來算,中一簽收益為30元,只是一個不錯的便當錢。浙商銀行的快速破發又將打新股的話題推向了高潮。
但是在A股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卻素有新股不敗的神話。坊間也流傳著一些因為打新而發家致富的故事,市場上也有一些以新股打新為盈利模式的打新基金及理財產品,這麼成功的商業模式,是容不得新股首日破發的。因此,每逢新股破發,大家還免不了熱烈討論一番。
新股不敗的長期存在,說明了A股的新股發行一直存在著嚴重的扭曲。
新股發行先後經歷:額度審批、核准制、註冊制,期間9次暫停9次重啟新股發行。新股發行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制度,改過來改過去,牽動著每個投資者的心,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沒能妥善解決這個重要問題。
形成這種A股獨有的怪現象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深層次原因,說白了是利益問題,博弈各方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利益同盟,大家一直努力維持著這樣一個局面,不願打破。
首先是管理層。新股的審批制度,使得新股的最終能否發行成功,完全掌握在管理層的手裡,這裡面的權力和利益,是難以割捨的。上任證監會主席在在一次內部會上,發出這樣的靈魂之問“新股發行不審行不行?”。好在現在科創板的註冊制,在做一些這方面的嘗試。
其次是發行方—上市公司,不作聲、裝犧牲。他們把精力花在搞定審批流程上,反正搞定了,就是黃帝的女兒不愁嫁,成百上千倍的超額認購,想想都美。現在如果能擠上科創板的通道,還能蘿蔔賣出人蔘價,其中之爽,難以言表。
例如最近上市的一隻新股,久日新材,從新三板轉過來的。2019年2月19日的新三板收盤價23.89元,這個價格還是在有轉板預期的情況下,從11塊多炒上來的,在11塊之前的日子,新三板的投資者都對它愛理不理。11塊,這麼貴,誰買啊,再到別處看看吧!
可現在人家上了科創板,發行價是多少呢?給你個吉祥數66.68元,上市公司的老闆做夢都得笑醒啊!叫你愛理不理,今天讓你高攀不起!在新三板它就是塊銅,聽說要上市,就鍍了層金,上了科創板就當金子賣了。
至於那些以券商為首中介結構,他們只要幹活收錢就好,管理層不挑理,上市公司這些客戶滿意就是他們最大目標,其他的什麼定價合理啊,那些事情他們一點也不關心。
最後就是打新者,每天晚上回家,等著開獎,一看中獎了,發朋友圈晒好手氣,後面羨慕點贊無數,上市獲利賣出,請客吃飯,好不歡喜。沒中的,也不灰心,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明晚再來!
一圈下來,好像大家都是獲利者,這是個皆大歡喜的事情啊!但錢從何處來?不對啊,這個不合邏輯啊!
再看新股開盤後面的行情,那真是慘不忍睹,遙看當年中石油,上市12年了,股價從40多跌到5塊多,留下這句哀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還比如禾望電氣,2017年發行價13.36元,經過一年的下跌,2018年就快速跌到5.52元,不說最高價了,連發行價也打了4折了,雖新股名字各不同,但走出的“身段模樣”基本相似。
不知大家有沒有回過味來,再發一個深入骨髓的提問:中籤的好運者,難道你就沒有接過其他好運者的賣出的其它股票嗎?這些不幸接盤俠不就是前面的那些幸運的打新者嗎?
新股不敗的神話只是個精心設計的局。這套機制下,什麼股票都能發得出去,甚至什麼價格發也是可以看上面的心情,而不是下面市場的接受度。這個局裡,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最後的買單人,其他的那些都在享受著這頓IPO的饕餮大餐。
所以,以前每次看到新股破發,最捉急的可不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而是上面的那個群體,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保持這個遊戲的重新再來。這才有了不到三十年裡新股9次停發、9次重啟的精彩故事。
但從這次管理層的態度來看,是決心大力推進註冊制改革了,把該給市場的還給市場,讓市場自身發揮它的作用。可註冊制不是靈丹妙藥,它需要的是一套制度,如果單兵突進,又會有新的嚴重問題衍生出來。
不管怎樣,新股不敗絕對不是我們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不敗,我們無需為此憂慮,新股的破發只是把我們嘴邊的那個誘餌給拿走了,長期對我們是有利的。
讓新股的發行更市場化,讓市場決定誰能上,以什麼價格上,我們不要再重複這種一哄而上,一鬨而散,一地雞毛,深深套牢的過往故事了。
市場化是每次新股改革的方向,但是兜來轉去還是老樣子,希望這次能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
1 #
-
2 #
以後破發是常態,承受市場就應該破發,不破發就不成熟,從此不再申購了
-
3 #
破發了股東的身家也漲了好多倍
-
4 #
上市公司不是圈錢,搶錢了??發不出為至!
浙商銀行(折傷銀行)折了還要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