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醫藥集採新一輪利空
最近醫藥跌的這麼厲害,主要是因為集採的問題,一些常見的慢性病開始納入醫藥集採的目錄。
根據最新的訊息,第三輪藥品採集已經從摸底到開始啟動了,週一大概率可能醫藥板塊還有的看。
醫藥尤其是仿製藥跌的比較厲害,這次採集的藥品中不少屬於高血壓和糖尿病。
而一味的壓價,對如華東醫藥這類仿製藥為主的藥企打擊很大,所以市場透露不少資訊將同類型藥企當作化工股給估值。
咱暫時沒辦法武斷的認為這類藥企就沒有價值了。
不過短期內藥企陰雷滾滾,醫藥基金也跟著沒法看。
這不上週順著醫藥板塊下跌,加了一些倉位。說心裡話,藥品價格下降對老百姓有好處,但從藥品生產、銷售到流入市場,整個市場化都非常固定,需要將這個賽道完全搞定才行。
短期內醫藥肯定受採集利空影響,但長期這個賽道依然非常優秀。
說起來,醫藥就和食品、白酒一樣,除了咱們常說的老齡化加速外,還有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
像一些慢性病,必須長期服藥維持,而且現在的一些疾病越來越低齡化,沒辦法看空。
這就是買醫藥的兩個觀點。
02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資料,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權益資產除股票外,原油、RETIs等其產資產依據歷史價格或波動參考配置。
2019年12月06日暨
第628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資料
盈利收益率=1/PE*100%ROE=淨利潤/淨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淨率在歷史估值資料中的位置-表示暫無資料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偏低和相對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概率大,可選擇定投,偏低估值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白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已定投倉位繼續持有,不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估值偏高指數,安全邊際低,可根據市場熱度,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等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淨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參考界限:偏低(<10%)、低估(<30%)、合理(>30%)、偏高(>8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3
長期的投資定位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基金組合配置,對衝品種風險;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