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9680個營業點,業務覆蓋中國所有城市,以及99%的縣城、鄉鎮,最“接地氣”的郵儲銀行在廣袤的下沉市場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
作為國有六大銀行之一,郵儲銀行2016年登陸港股,隨後回A的訊息發酵了很久,期間不乏城商銀行成功回A。
但直到2019年底郵儲銀行才成功圓夢,A股也終於集齊國有六大銀行。
國有六大行之一,“巨無霸”式回A
唯一沒有在A股上市的國有大行:郵儲銀行終於要回家了。
上交所在2019年12月6日披露,郵儲銀行A股股票將於12月10日上市交易,證券簡稱為“郵儲銀行”,證券程式碼為“601658-CN”。
從2017年傳出回A訊息,到年底最後一個月在上交所上市衝關,投資者兩年長的等待終於“開花結果”。
作為國內6大國有銀行之一,郵儲銀行回A堪稱“巨無霸”式迴歸。
公司將發行約51.72億股份,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6.00%。2018年底中國人保上市的時候也才發行不超過18億股份。
另外一個看點是本次發行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也就是業界常說的“綠鞋”。發行人授予聯席主承銷商擁有不超過初始發行數量15%超額配售選擇權。
若“綠鞋”全額行使,則發行總股數將擴大至59.48億股,約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6.84%。
此外,公司還採用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方式發行,這種發行方式在A股並不多見。2018年好像也就只有工業富聯和中國人保兩家。
不過“巨無霸”上市在即,眾散戶卻產生一種“延遲滿足感”?
12月4日,上交所公佈郵儲行新股發行結果,網上投資者出現部分棄購現象。網上投資者未繳款認購數量1.12億股,未繳款認購金額為6.16億元。
網下也而出現同一問題,不過棄購數量和金額都相對較小。網下投資者未繳款認購數量為681.27萬股,未繳款認購金額為3747萬元。
市盈率高不傷“大雅”,資產優良撥備覆蓋率高
郵儲銀行貴為國有六大行之一,為何並未出現足額認購?
從網上棄購部分看,大部分都是散戶投資者。他們棄購原因無非就是害怕打新賺不到錢。這種心理也很正常,最近新上市公司出現破發的不少。
11月26日,同為H股迴歸的浙商銀行,首日上市即遭遇破發,沖淡不少散戶對銀行股的投資熱情。
郵儲銀行卻在12月10日上市,時間相隔太近,市場情緒還未高漲起來。除銀行股外,資本市場新股破發變得越來越常見,也令投資者對打新有疑慮。
市場信心固然受大環境影響,但投資者最主要看的還是公司估值。
公司新股發行5.5元股價,對應2018年攤薄後市盈率為9.58倍,遠高於五大銀行2018年平均靜態市盈率。
這或才是讓投資者最為忌憚的。對此郵儲銀行也作了風險提示:未來或存在估值水平迴歸行業平均市盈率傾向,並因此給新股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估值高要也要有能與之匹配的業績。2019年前三季度,郵儲銀行營收收入2105.58億元,同比增長7.14%;淨利潤543.44億元,同比增長16.33%。
公司營收和淨利與五大行比,還是稍弱一籌。工行、農行、建行、中行淨利潤都在千億級體量,實力相對較弱的交通銀行業錄得601億元。
不過同時也要看到,郵儲銀行的撥貸比在五大行中較高,較高撥貸比會侵蝕淨利潤,所以一定程度影響公司淨利潤。
撥貸比可以看成是撥備覆蓋率和不良貸款率的乘積。恰恰這兩項指標都是郵儲銀行的優勢。
從招股書看,2016年以來郵儲銀行不良率一直處於1%一下,遠低於指標標準。撥備覆蓋率也遠大於150%的指標規定。
2019年前六個月公司撥備覆蓋率為396.1%。足夠低的不良率反而會增厚淨利潤,而足夠高的撥備覆蓋率或說明公司並未充分釋放淨利。
所以假若調低撥貸比的話,郵儲銀行淨利潤未必是六大行最低的。
相較於五大行較低的淨利潤,郵儲銀行資產回報率(ROA)自然也偏弱勢。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資產規模達到10萬億元,ROA為0.74%,排在五大行之後。
ROA偏低主要是因為公司費用較高。郵儲銀行引以為豪的代理模式,也帶來較大的儲蓄代理費用。
多重保障能否避免股票破發?
大環境不好,即使“巨無霸”郵儲銀行也有顧慮,上市第一天能否點燃A股“激情”?股票會不會破發?
先從公司A股5.5元發行價來看,相較港股5.2元每股價格,A股定價溢價率僅為17%,比前不久回A上市的浙商銀行35%低了不少。
另外從成長性看,公司預計2019年營收將同比增長約6%-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在約在16%-18%,高於五大行平均增速。各大券商也給予“買入”評級。
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郵儲銀行設下三重保障來維穩股價。首先就是開篇提到的“綠鞋”機制。
其次,公司還引入8家戰略投資者,這裡面就有社保基金身影。佔發行量40%的戰略配售,鎖定期不低於12個月,可有效減小流通盤拋壓,有效平抑市場波動。
最後,郵政集團、公司自身還有董事、高管做出穩定股價承諾:上市三年內,如果A股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會以每次不低於5000萬元買入股票。
多重保障在身,郵儲銀行能在資本“寒冬”提升投資者信心嗎?這個“巨無霸”的迴歸當日又將對A股市場造成多大的衝擊?只能等時間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