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侯龍飛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最近,億利潔能的收購資產方案終於出爐:擬以發行股份、可轉債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億利生態100%的股權,同時募集資金。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這在以前是妥妥的利好,但今年卻很不受待見。方案出爐後,僅僅12月3日漲停了一天,這兩天又跌回了原點,真是不給面。
其實,不怪市場不給面,在股民看來,這個收購案實在沒多少誠意。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億利潔能這個收購案,其實算是“2.0版”,今年5月已有雛形。
今年5月6日,億利潔能股價午後突然閃崩,幾分鐘內砸到了跌停。盤後,上市公司釋出公告,擬收購億利生態100%股權,股票隨之停牌。
面對這一“利好”,二級市場並不買賬。21日復牌後,股價迎來一字跌停;短短兩週後,股價就跌到了4.5元,與之前的高點相比已然腰斬。
說起來,億利潔能業績不算差,近三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3.08億、5.25億、7.71億,“高速增長”實至名歸。同時,今年5月14日,明晟宣佈擴圍,億利潔能也是首批入圍的中盤股。
業績持續增長、入選MSCI,種種跡象來看,億利潔能看起來還不錯。但是,一個收購案,市值就跌沒了一半,至今都沒緩過來,究竟為什麼?
一切的一切,都可歸結為4個字——“關聯交易”。
從公開資料可知,這次收購案的標的億利生態,是上市公司的“表兄弟”,其大股東億利集團,正是公司控股股東。
5月份那會,億利生態的股權結構很簡單,億利集團控股99%,億利控股佔股1%。對於億利集團來說,這筆交易無異於“左手倒右手”,引起了市場廣泛質疑,監管層也一度發函問詢。這幾個月,億利生態動作頻頻,先後引入了央企扶貧投資基金、萬達金粟、民豐資本等,但即使如此,億利集團仍是一家獨大,佔股達80.35%。
與很多收購案一樣,本次收購案,雙方也有業績承諾——
億利集團、億利控股承諾:標的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經審計的合併報表口徑下歸母淨利潤(扣非)分別不得低於4.42億、4.76億、4.77億及4.89億,並同意如上述業績承諾未實現,則將根據本次交易的《業績承諾補償協議》進行補償。
有人說,業績補償不是很正常嗎,對方誠意滿滿,還多了一層保障。但是——
本次收購案,億利生態定價47.55億,億利集團佔大頭,獨得38億。即使承諾期內億利生態一分錢不賺,補償款也才20億,億利集團“淨賺”18億……
並且,本次收購,億利潔能並不是自掏腰包,公司僅出資4.75億,剩餘40億全部從股市募集,這算盤打的……
那麼,億利生態業績如何?
根據公告,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億利生態分別實現營收24.50億、43.26億和11.56億,實現歸母淨利潤2.34億、5.79億和1.23億,看起來還算將就?
但是,今年上半年,淨利潤才1億多,下半年即使再逆襲,能實現3個億的淨利潤嗎?打個問號先。
另外,從公告披露的主要客戶名單來看,關聯方佔了絕大多數。前五大客戶中,天津億利金威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金威物產集團有限公司均為公司實控人王文彪控制的子公司,堪稱“相親相愛一家人”。
從公告可知,近三年,億利生態前五大客戶中,有四家都是關聯公司。關聯交易過多,一直都是A股的“頑疾”,也是這次收購案最大的疑點。
實際上,近年來,億利潔能與億利資源集團發生過多起關聯交易,今年4月23日,上交所也曾發函,著重關注了這一問題。
除了收購案本身,億利潔能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
據企業預警通顯示,目前,億利潔能共有4只債券,存量規模20.16億。其中“14億利01”、“12億利01”、“12億利02”等也將在一年內到期,共計13.92億。
為了緩解財務壓力,今年初,公司再次發行債券,募集資金20億,用途為“償還存量有息負債、補充營運資金”。借新債還舊債,囊中羞澀可見一斑。
不僅上市公司亞歷山大,控股股東日子也不好過。目前,億利集團債券存量規模43.21億,存量只數7只。其中,規模最大的“17億利01”、“19億利集CP001”都將在一年內到期。
目前,億利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2.81億股,但是,其中99.83%都已質押。就財務緊張來說,億利可謂“一脈相承”。
近期,億利潔能股價持續低迷,這次收購案能貢獻新的增長極嗎?一切都是未知數……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說起來,億利集團創始人王文彪也是一號人物。由於多年治理沙漠,王文彪也被稱為“沙漠愚公”。2015年巔峰時,億利潔能市值一度高達400億。
而現在,公司市值僅剩百億出頭,只有當年的1/4;數十億的債券今年即將到期,收購案市場也不買賬。曾經的“沙漠愚公”,現在走到了“至暗時刻”。
億利潔能能走出低谷嗎?投資者,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