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小米過的頗不平靜。
其實用動盪來形容小米的2019年會更貼切,高管人事變動、股價持續下滑、股份頻繁回購......
11月29日,小米集團宣佈了重大人事變動,這也是小米自去年上市以來,核心團隊調整規模最大的一次。
作為聯合創始人的黎萬強因“個人原因”離職;聯合創始人林斌出任集團董事長,繼續兼任手機部Quattroporte;何勇晉升為集團副Quattroporte,全面接替原集團高階副Quattroporte祁燕的工作,後者正式退休。
小米海外事業部掌門人王翔由高階副Quattroporte晉升為集團Quattroporte,不再擔任國際部Quattroporte職務。據悉,王翔2015年加入小米,便負責小米國際業務、智慧財產權和法務,國際業務在他的帶領下表現搶眼。
小米集團高階副Quattroporte、原CFO周受資接替此前王翔的工作,出任國際部Quattroporte,且繼續擔任集團高階副Quattroporte職務;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將出任小米集團中國區Quattroporte,並繼續擔任Redmi品牌總經理。
據統計,一年進行6次重大人事調整,背後隱約透露出集團內部的不平靜,或許小米當前的發展狀態並不像雷軍等高管向外界傳達的那般“高枕無憂”。
資本市場故事難續
雷軍曾在小米掛牌港交所現場高調錶態,“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股票發行價17港元/股。
上市一年多來,小米股價一直呈下行趨勢,雷軍讓小米的投資人賺翻的表態早已落空,從11月29日-12月5日連續五個交易日共斥資約10億港元回購1.1億股股票,不看看出其在資本市場的艱難,Wind風控日報資料顯示,摩根士丹利將小米集團評級下調至“持有”,目標價為10港元。
小米在今年為了穩定股價已經進行了36次股票回購,雖仍未帶給投資者足夠的信心,將小米股價抬到10港元以上。但是受近來頻繁回購影響,其股價終於站上9港元,截至12月5日收盤,小米股價為9.07港元/股,市值約2178.5億港元。
不過相較於最高時的21.55港元的股價以及近5000億港元的市值,仍差距甚遠。雷軍曾表示,面對小米的下行現狀“壓力大到睡不著覺”,讓雷軍更加抓狂的是,6月3日,小米盤中創小米上市以來的最低股價,跌至8.92港元,較於發行股價17港元/股,直接腰斬。
此外,包括11月底在內的人事調整在內,今年以來小米總共進行了大概15次左右的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今年5月份,雷軍或許希望通過親自掛帥掌管中國區業務,提振國內業務,只是持續低迷的現狀以及對集團未來的規劃,半年多的時間,雷軍還是決定將中國區業務交給在盧偉冰。
小米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固然和現在的經濟環境有關,但究其根本還在於自身。小米雖然一直強調自己是家網際網路公司,但目前對手機業務這一硬體依賴較大,在智慧手機業務壓力日益加劇時,IoT以及網際網路及其他業務尚不足以挑大樑的現實下,小米的相對“低迷”也是無法避免的。
扶不起來的“阿斗”
11月27日,小米集團釋出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雖然智慧手機的毛利率上升至9%,為小米帶來了近29億元的毛利,是近兩年以來的最高值。但其營收以及銷量均處於下滑態勢,小米智慧手機收入322.7億元,同比下降7.8%,近兩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銷量達3210萬部,同比下滑3.6%。
在小米集團的總營收中,智慧手機業務佔比超過60%,仍是小米的核心業務,出貨量、收入以均處於下滑態勢雖然與中國智慧手機的“低迷”不無關係,但究其根本還是小米手機在國內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而且小米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速“拖累”了集團整體營收的增速。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營收增速為49.1%,而在今年第三季度,其營收增速已下滑至個位數,僅為5.5%。
據Canalys的資料顯示,小米第三季度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為880萬部,市佔率9.8%左右,僅為華為4150萬部國內手機出貨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去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還有1310萬部,市佔率為13.1%;而且小米相較於OPPO、vivo的表現也有差距,後兩者1750萬部以及1700萬部國內出貨量的表現也讓,其分別以17.9%以及17.4%穩坐中國手機市場亞軍以及榜眼的位置。
小米CFO周受資在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稱,“我們正在處於4G向5G切換期,手機市場大環境承壓,我們選擇了穩健增長,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儲備,把不良的庫存都消化掉了。”但是IDG資料顯示,小米的降幅是主流手機廠商中降幅最大的,出貨量同比下滑33%,反觀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華為,其出貨量同比增幅達66%(2018年第三季度出貨量為2500萬)。
還記得周受資在2018年Q3財報會議上的發言嗎?“小米已經站穩高階手機市場,我們定義的高階手機價格是2000元以上”,以千元機的水平自居“站穩高階”,已經十分牽強。更為糟糕的是,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近來不升反降,今年第三季度,每部智慧手機的平均售價從1052元下滑至1006.5元,距離自己定義的高階機最低價距離越拉越大。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小米的“高階”機發展看似並不順利。
中國通訊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曾對筆者稱,“為什麼之前小米比較火,因為當時消費者對高性價比手機有興趣,而且小米當時的盤子也沒這麼大,現在小米的盤子已經很大了,其他手機品牌都被PK掉了,就剩華為、OV、小米等幾家了,之前能拿到市場第七第八都算是很好的成績,而現在因為市場就只剩這幾家品牌,所以只能拼前五或者前四,手機品牌承受的壓力也自然而然比較大。”
雷軍從今年年初至今多次表達了希望重新奪回中國市場的決心,在今年618當天,雷軍在發表內部講話中表示,未來三年專項投入50億,決勝中國市場,並向中國區團隊提出了“穩三望一”的目標,但從當前的發展狀態看,猶如“扶不起來的阿斗”那般,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的發展不僅沒有回升,反而繼續低迷。
價效比大戰受阻
談到小米手機,價效比是繞不開的關鍵詞,眾所周知,小米手機依靠這三個字用了三年時間,在2014年成功登頂中國產手機第一把交椅。不過隨著華為、OV等中國產品牌加入“價效比”戰爭,中國產手機加速洗牌,再加上小米陷入“供應鏈風波”,小米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也僅做了兩年的第一名,2016開始,便讓競爭對手甩在了身後。
近年來,價效比打法已不像最初是小米獨家的玩法,華為定位價效比的網際網路手機子品牌榮耀在2013年成立後,經過4年的發展於2017年在中國手機市場上銷量超過小米,2019年,隨著Vivo的子品牌iQOO和oppo的子品牌Realme的加入,價效比大戰將愈演愈烈。為了應對競爭,小米宣佈成立定位極致價效比的全新獨立品牌紅米Redmi,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對此表示,“我們無懼任何價效比(對手)的挑戰!”
項立剛對筆者表示,“小米手機較於華為等品牌來說整體比較平,其比較有代表性以及突破性的產品幾乎沒有,其拼的就是價效比,如此一來小米就比較難在當前的市場中獲得更多的關注。”而且Redmi在一定程度上對小米的定價產生了影響。電信專家付亮對此表示,“例如,小米9面臨比較尷尬的局面,其推出不久,其兄弟品牌紅米就推出類似競品的期間產品,價格還較於小米9便宜很多,這對於小米9的衝擊還是挺大的”。
項立剛對此也深有同感,“時至今日,小米仍不敢將自己產品的定價定的太高,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定了低價,消費者認為這就是平民化手機;定價定的高之後又有壓力,消費者便會認為定位平民化手機的小米太貴了,不買賬。”如何讓小米使用者像接受華為(中高階)+榮耀(價效比)雙品牌戰略那樣,接受小米+Redmi,那個時候小米的價效比策略才算是階段性成功,畢竟現在消費者對於小米手機和紅米手機的印象均是價效比產品。
價效比不佔優勢,而高階機市場,小米又“攻”不上去,國金證券研究所釋出的資料顯示,在4000元以上的機型銷售佔比中,華為以80%的份額位居第一,OPPO和vivo分別以16.4%和1.7%排在第二和第三,小米在這個價格區間的高階機佔比可以忽略不計,僅為0.04%,小米給市場根深蒂固的低價機印象短期內難以改變,即使打造一個全新高階品牌,消費者能否接受還是個大大問號。
此外,線下渠道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網際網路公司想要走的長久必不可少的一環,而小米對於這一點的忽視,才讓自身深陷2016年供應鏈風波,而且這一打擊讓小米跌出中國手機市場前三,至今未緩過勁。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此表示,“線上走量要做到低價,但線下沒有利潤空間是不行的。無論國內國外,線下產品肯定有一定區隔,小米過去一款機型走天下,但現在行不通了。”在2016年年初之前,在整個國內市場,小米的線下渠道僅33家,華為則擁有數萬家線下零售渠道和門店,OV更以數以萬億的線下銷售渠道在當下國內手機市場為自己贏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
小米的“綠洲”
國內市場低迷幾乎讓雷軍和讓小米喘不過氣,稍稍安慰的是小米近年來得“貴人”相助,才不至於一敗塗地,小米成功複製在國內市場發展之初的價效比策略,搶先其他對手發力以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成績搶眼。
小米的全球市場份額保持穩定,第三季度,其海外市場營收261億元,同比增長17.2%,在總收入中佔比繼續上升至48.7%,在2019年10月,小米首次入選2019年財富未來50強榜單,排名第7位,在上榜的中國公司中排名第二。根據IDC資料,小米智慧手機在印度已經連續九個季度保持出貨量第一,印度市場是小米的絕對“福地”。
根據counterpoint的資料,印度2018年整體手機的出貨量3.3億部,其中智慧機僅佔44%,和趨於飽和的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不同的是,印度智慧手機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出貨量為1260萬部,以27.1%的市場份額大幅度領先排名第二的三星和排名第三的vivo。從2017年開始,小米已成為印度市場最大的智慧手機制造商。與此同時,小米在印度的線上市場幾乎形成了壟斷,佔到了近50%的份額。而且,從這個資料分析,小米第三季度在印度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已經超越中國,印度成為小米出貨量最大的國家。
在印度,小米主要採用線上銷售的策略,並積極與當地分銷商合作。紅米以及小米為印度市場推出的POCOPHONE居功至偉。11月份,小米全球副Quattroporte、小米印度業務負責人Manu Kumar Jain公佈Redmi Note 8系列的銷售業績:Redmi Note 8、Redmi Note 8 Pro一個月時間在印度銷量突破100萬臺。“印度市場各個指標的體量雖然都小於中國,但是業務架構完整性非常接近中國,也是全世界各國中最接近中國的單一國家市場。小米的模式在全球其他國家都很難完美複製,唯獨在印度可以規模化操作。”業內人士如是說。
IDC之前預測,2019年全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相比於2018年還將下降1.9%。在全球智慧手機行業都陷入低速增長的情況下,而以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正高速發展。除了在印度保持領先,在整個東南亞地區表現都很搶眼,小米在印尼、越南、新加坡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已排行前三,在馬來西亞、寮國、高棉三個市場排在前五,而緬甸更是排在第一。此外,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在歐洲市場也有很大的突破,其在西歐市場出貨量排名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90.9%,在西班牙智慧手機出貨量,在公開渠道位列第二,出貨量同比增長63.7%,市場佔有率達到22.9%。
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小米CFO周受資表示,“這個世界真的很大,未來一段時間有可能境外收入會持續提升。我們已經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智慧手機排名前五,在印度,我們主要的幾個網際網路服務,包括應用商店,瀏覽器、安全中心、視訊和音樂,從日活使用者的角度已經在小米的平臺裡面佔到前一或二的位置。這是我們未來在海外市場變現的一個重要基礎。”
未來,未知
小米已給外界形成了固有印象,電信專家付亮對筆者透露,“其已發展成為一個‘低端雜貨鋪’,而且這個趨勢比較明顯,‘低端雜貨鋪’會繼續影響小米的產品價格賣不上去。”小米手機價格賣不上去,自然影響其產品利潤。
“小米急需在中高階手機市場拿出一款讓人能眼前一亮的產品,而且在定價上也需要慎重。其競爭對手華為、OV在各自的高中低端產品線較於小米還是比較清晰的,使用者很容易區分,不能說一個使用者既是小米9的使用者,又是紅米的使用者,又是CC9的使用者,一個使用者適合一個公司的多款定位的手機,這本身就說明產品定位的模糊性。小米如何改變‘低端雜貨鋪’的形象對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讓小米的高中低端產品定位清晰起來或許是未來小米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付亮這樣對筆者解釋道。
對此,項立剛也深有同感,“在國內,小米或許不需要用小米這個品牌,因為多年以來小米定位給消費者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就是低端手機,即便現在小米集團將小米手機定位高階,紅米獨立出來只做低端,效果也不大。小米或許需要單獨成立一個品牌,或者單獨成立一個公司,這個公司就專門做高階手機。”
此外繼續拓展AIoT業務也是小米未來的重中之重,AIoT更被外界成為可幫助小米公司衝破營收單一現狀的的最有力武器。第三季度,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44.4%,佔總營收比重連續五個季度提升,至29.1%;網際網路服務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他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44.5%。今年年初,“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正式釋出,而且雷軍還在2019年第一季度內成立AIoT戰略委員會,業內人士對此解釋稱,“小米希望通過AIoT來增加網際網路收入,從而繼續向資本講述其網際網路故事。”
明年不僅是小米推動“手機+AIoT”的關鍵年,也是小米5G業務發展的衝鋒年,“5G是小米手機業務增長的下一個希望”,摩根士丹利這樣認為。5G手機的推出和全球化擴張將幫助小米手機業務反彈增長,手機銷量在四季度將有接近20%的同比增長。
不過從當前發展狀況看,小米在5G手機上的表現明顯弱於華為、vivo等,根據IDC公佈的Q3中國5G手機出貨量顯示,該季度,中國5G手機出貨量約48.5%萬部,vivo佔比54%,三星、華為分別以29%和9.5%排在第二和第三,小米僅以4.6%排名第四。
即使如此,雷軍仍堅持認為小米在5G上仍具備優勢,他在第三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信心十足的稱,“5G手機的成本比4G手機貴了不少。由於小米高效率的模型,小米一樣能做出價格非常厚道的5G手機,我相信在市場上會有巨大的吸引力”,明年是5G普及的第一年,小米預計釋出10款以上的5G手機,覆蓋中高階所有價位。
為了5G業務的發展,小米加大了在研發上的投入,畢竟技術實力對5G的發展至關重要。小米第三季度在研發上的投入達20億元,同比增長32.5%,創下新高。雷軍在Q3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對此說道,“我預計今年我們研發投入在70億人民幣,明年我們還會是在我們一個合理的比例,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研發費用。現階段為止,小米的研發投資支撐我們今天的規模,應該來說目前是沒有問題,我們會根據我們的財力來穩步增加我們的研發投入。”周受資也對此表示,“對於5G時代,我們很有信心,我們很擅長把高科技的技術帶給福斯”。頻繁的提及對5G的重視以及在5G相關方面的投入和部署,或許是雷軍和小米在給自己打氣鼓舞信心的同時,也對近來小米在手機市場表現乏力給與迴應。
只是擁有自研晶片能力的三星與華為顯然道行比小米要深得多,而三星(全球首款整合5G基帶的手機處理器Exynos 980)與華為(麒麟990 5G版處理器)的新一代整合5G基帶的處理器均已正式面世。Canalys研究總監Rushabh Doshi指出:“5G是三星的下一個戰場,它是極少數有能力設計自己的晶片組和調變解調器的智慧手機廠商之一。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單單從第三季度的5G出貨量來看,小米已“錯失”5G發展先機”。明年在華為、三星、蘋果、vivo、oppo都集中發力5G業務時,國內以及全球5G市場定是一場惡戰,小米能否逆轉局勢,是個未知數;小米能否憑藉5G、手機+AIoT的發展改變在國內市場的不利局面,也仍是個未知數。(作者/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