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文 | 楊萬里

2019年,股民見證了豬肉的奢侈,感受了工業大麻的刺激,坐上了科技股的火箭,牛市呼聲此起彼伏。

花開花落,轉眼間,距離新年僅十幾天。根據規則,每年1月下旬是年報預告集中披露期。

而近日,濃眉大眼的白馬股海正藥業爆出的13億元壞賬黑天鵝,讓市場膽戰心驚。

A股還會繼續上演爆雷潮嗎?當三大雷神(商譽雷、存貨雷、應收賬款雷)浮出水面,股民望而卻步。

雷神一:商譽減值,溢價買來的不一定是“下蛋雞”

併購既是天使,也是魔鬼。玩得好能大幅刺激股價,玩不好就變成了商譽地雷。

2014年和2015年,併購熱潮席捲整個A股,尤其創業板動作頻繁,推動二級市場股價連創新高,一級市場PE也水漲船高,蛇吞象式的併購案例比比皆是,動輒商譽高出淨資產十倍。其中,2015年商譽規模增速最高,達到96.45%。

商譽是怎樣形成的?

舉個例子: “有一天,小明去菜市場買一隻雞,本來這隻母雞的價值就是50元,但老闆說我這隻雞不簡單,每天都會下蛋而且是雙黃蛋,他得賣100元,這其中多出的50元就是商譽。如果這隻雞每天下雙黃蛋,業績就達到了預期,多給的50元也是值得的。而如果每天只拉屎不下蛋,那就虧大了,這多付出的50元就得進行商譽減值。”

資本市場之所以對商譽談之色變,是因為商譽減值對上市公司業績打擊太大。

實際上,上市公司多數收購,尤其是跨行業收購,都是不成功的。不少上市公司要麼是高溢價收購,要麼是為了蹭熱點而收購。剛剛入市的股民一般看不懂收購標的盈利能力、行業前景和競爭優勢,單純看短期股價走勢,時常被套。

浪潮起時,市場狂歡;浪潮過後,市場遭殃。由於併購標的業績不及預期,近年來商譽減值事件頻頻發生。

2015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分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77億元、101億元、264億元。2019年1月30日盤後,A股上演了一出奇葩戲,每隔十分鐘就有上市公司公告預虧10億元,其中不少公司都存在商譽爆雷的情形。

目前,A股各板塊商譽佔全市場商譽比排居前的行業分別是傳媒、醫藥、計算機、機械、汽車。截至今年三季度,A股商譽佔淨資產比重大於70%的公司有46家,其中又有12家公司的比值超過100%。

雷神二:存貨雷,扇貝跑了,白酒蒸發了,又虧損了

一聲驚雷平地起,定睛一看好痛心。當光學、光電子元器件製造明星股歐菲光上演跌停走勢,股民不幸踩雷。

歐菲光原本在2018年業績快報中預計盈利18.39億元,結果到了4月份,因一次性計提25億元存貨資產減值準備,導致業績大變臉。

對於製造商而言,如果公司生產的定製化產品失去客戶需求,則是實打實的損失。股民在投資上市公司時,如果發現存貨飆升現象,應關注其產品大幅擴產的動態。如果是因為行業需求增加,那對公司業績有提振,如果行業需求不變,那就得警惕造假行為。

此外,A股還有一個獨特景觀,即“XX跑路”。

扇貝的離開,是浪的追求,還是網籠的不挽留?自2014以來,獐子島的扇貝已4次消失。扇貝多次離奇死亡,讓獐子島名譽掃地。A股的“獐子島們”並不少。皇臺酒業曾爆出6700萬元價值庫存成品酒出現嚴重虧庫,撫順特鋼曾爆出鋼鐵不翼而飛....

值得關注的是,存貨專案因其品種繁多、流動性強、計價方式多樣等特點,容易被上市公司操縱。

雷神三:應收賬款雷,事兒辦了,錢收不回來

通常來說,與普通客戶做小生意的公司,應收帳款較少,例如你去商店買貨,最後的結算方式是錢貨兩清。如果做大生意,付款方式可能會改變。客戶會說,你先幫我辦事,做好了我再給錢。反映到財報上,就變成了應收賬款。

東方園林就是個典例。在PPP專案刺激下,該公司瘋狂拿下政府訂單。2015年末,東方園林的應收賬款僅為37.89億元,到了2018年,這一資料已增長至89.79億元。糟糕的是,由於東方園林賬款未能及時收回導致一系列連鎖效應發生:計提壞賬、債務違約、實控人列為被執行人。

與東方園林一起陷入泥潭的還有其它案例。

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報披露的應收賬款靠前的上市公司中,*ST秋林(600891)、華映科技(000536)、*ST信威(600485)、樂視網(300104)與*ST飛馬5家公司壞賬損失超20億元。

現金流對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就如同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而應收賬款能否及時收回又能體現該公司的財務健康程度。

看一家上市公司是否會出現應收賬款雷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看應收賬款絕對金額大小,另一個看應收賬款賬齡長短。如果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佔營收比例超高,或者應收賬款賬齡長達2年以上,那就意味著會出現壞賬的概率較大。

結語

資產減值,可能是一項魔術,也可能是通往煉獄的索道。

有些上市公司會主動爆雷,目的是下一年能“輕裝上陣”,做高業績預期。而有的上市公司是破罐子破摔,爛到家,實控人、大股東早已套現走人,留下套牢在高位的股民。

面對高商譽、高存貨、應收賬款高企的上市公司,也許股民會說,“半夜過獨木橋,步步驚心”!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靴子即將落地,明天A股又懸了?(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