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重大協會算是一個定心丸,在沒有落地之前總感覺有一把劍在頭頂上懸著,說不定哪一天掉下來就會傷人,而現在看一些迴歸正常了,哪怕未來在具體的實施階段還會風波不斷,但只要大的方向確定了,大家都願意簽訂協議了,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尤其對股票市場來說,重大協議的影響僅僅是實體部分也就罷了,關鍵是這個事情沒有最終的定論,場外資金就不會隨意的進來,從而導致了市場始終在2900點左右徘徊,想向上擴展出新的空間似乎非常困難,原因很簡單,大家都在擔心某一個事情的時候,這個事情沒有定論錢就不會進來,而本週五晚上的23點一錘子定音了,這對股票市場來說此前很長時間的利空落地了。

既然這樣,接下來就是如何面對利好的問題了,看到週五大盤的高歌猛進,券商和銀行以及保險這些大金融帶領指數上漲了50多個點,多少有點井噴的意思,給很多投資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像牛市要來了,因為週五盤中證券股當中的中信建投是封在漲停板的,其他的證券股也出現了相應的上漲,老話說的好,春江水暖券商先知,大行情起來的時候券商股是領頭羊,這個故事在今年的1月份已經上演過一次了,難道這次行情起來,券商還是市場的主流?

從反向的角度去理解,規律不會簡單的重複,每次的行情特點都會有所區別,我記得1月份的時候券商股之所以能起來,那是因為嚴重超跌了,跟隨指數到了2440點因為政策救市引發的行情,這次券商股起來依靠什麼呢?最起碼從目前我沒有看到對券商有利的驅動因素,好像不利的訊息還經常出現,比如說外資券商的零佣金。

訊息面出現轉暖,行情存在起漲的概率,但不見得演繹的方式還是週期模式,就是市場很快的出現幾百點的大漲,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概率不是特別高,如果真的是要開始行情,券商等大金融這次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穩定市場的作用,依靠他們產生超額的利潤基礎不夠雄厚,還是那句話目前訊息面沒有對券商有利的驅動因素。

券商不起來,銀行和保險這些走勢也就大同小異了,這個時候我們對未來的策略就不簡單、粗魯,還是要多用點心才是。

這裡我覺得未來有行情,大的操作思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你首先應該注意到一個新的行業變化,實體經濟的盈利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以網際網路為主導的消費電子領域已經不是過去的概念性炒作了,手機行業從硬體到軟體,包括計算機軟體中國產化的應用,這些代表的都是新經濟模式,網際網路為主導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已經非常明顯,在逐漸的取代週期行業,今年市場上的牛股,有些的確是帶有炒作性質,但有些還是有實實實在在業績支撐,所以市場對其股價的溢價效應比較認可。

通過這種行業的變化,可以看出幾個方面的明顯變化,一個是創業板指數走得非常牛,這個在未來還會進一步深化,還有就是大科技板塊指數,另外就是半導體50指數,這些都是目前行業做活躍的指數,也是最容易產生賺錢效應的,具體到標的上比如創業板50ETF、比如科技50ETF、還比如半導體50ETF,當然這些都已經漲幅很高,存在繼續溢價的可能,也會隨時面臨風險,具體的取捨就要看每個人的風險偏好程度了。

2、哪怕我們確定了指數的上升行情,但是我認為市場的分化還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行業龍頭依然是以前的路子,這個不會輕易的改變,對待行業龍頭的做法還是看個人的能力,如果你有滾動的能力,可以在其中來回切換不同的行業,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就一路堅定持有,放棄差價。至於是那些龍頭,為了避嫌大家自己去找。

3、從具體的操作策略來講,我覺得為了迴避上市公司基本面風險,可以分為兩個大類進行配置,一類是持有那些優質的公募開放式基金,這個在總倉位裡面的比重為30%,然後用30%的資金持有行業龍頭類的股票,最後的40%的資金用於配置不同行業或者市場的ETF,這裡我們比較傾向的是創業板ETF、科技ETF、恆生ETF以及滬深300ETF和上證50ETF。

大概很多人不理解,為啥ETF基金在倉位裡面所佔的比重這麼大呢,因為ETF比較靈活,操作跟股票一樣,當市場遇到大的波動的時候能夠及時的靈活應對,並且還能防禦上市公司基本面風險。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薄想法,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參考指導,僅供思考所用!

最新評論
  • 1 #

    中信建投星期一出貨好時機,不信走著瞧

  • 2 #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聯合唱空a股的事情被大家遺忘了嗎?

  • 3 #

    金融+區塊鏈=金融科技(應該更偏向於區塊鏈,金融也是業務之一的,趕緊去找找吧)

  • 4 #

    如果是指數行情那個券商不會缺席,如一季度大概率會創3280新高,那麼券商還是要上。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簡單粗暴!5G十大最具潛力個股一覽!下週風來了,你敢上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