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報表分為三個方面:單個年度的財務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比較分析、與同業其它公司之間的比較。這裡我們將財務比率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現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潤構成分析。A.償債能力分析: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是營業週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帳款數額和存貨週轉速度。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由於種種原因存貨的變現能力較差,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種減去後得到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認為企業合理的最低速動比率是1。但是,行業對速動比率的影響較大。比如,商店幾乎沒有應收帳款,比率會大大低於1。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進一步去掉通常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專案如待攤費用等。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反應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應收帳款週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如果週轉率太低則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週轉率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天數。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B.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股東權益比率 = 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資產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得來的。資本負債比率 = 負債合計/股東權益期末數×100%它比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更能準確地揭示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為200%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長期負載比率 = 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本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有息負債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股東權益期末數×100%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C.經營效率分析:淨資產調整係數 =(調整後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調整後每股淨資產 = (股東權益-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淨損失-遞延資產)/ 普通股股數減掉的是四類不能產生效益的資產。淨資產調整係數越大說明該公司的資產品質越低。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在係數很大的條件下,其淨資產收益率仍然很高,則要深入分析。營業費用率 = 營業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財務費用率 = 財務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三項費用增長率 =(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三項費用合計 =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項費用之和反應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如果三項費用合計相對於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或減少)則說明企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提起注意。存貨週轉率 = 銷貨成本×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存貨週轉天數 = 360天/存貨週轉率存貨週轉率(天數)表達了公司產品的產銷率,如果和同行業其它公司相比周轉率太小(或天數太長),就要注意公司產品是否能順利銷售。固定資產週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該比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固定資產效率的指標,指標越高表示固定資產運用效果越好。總資產週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該指標越大說明銷售能力越強。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一般當產品處於成長期,增長率應大於10%。其他應收帳款與流動資產比率 = 其他應收帳款/流動資產其他應收帳款主要核算與生產經營銷售活動無關的款項來往,一般應該較小。如果該指標較高則說明流動資金運用在非正常經營活動的比例高,就應該注意是否與關聯交易有關。D.盈利能力分析:營業成本比率 =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在同行之間,營業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體一致,生產裝置及工資支出也較為一致,發生在這一指標上的差異可以說明各公司之間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及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狀況。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異。相反,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處於劣勢地位。營業利潤率 =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銷售毛利率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稅前利潤率 =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稅後利潤率 = 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這幾個指標都是從某一方面反應企業的獲利能力。資產收益率 = 淨利潤×2/(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100%資產收益率反應了企業的總資產利用效率,或者說是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 = 淨利潤/淨資產×100%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這個指標反應股東投入的資金能產生多少利潤。經常性淨資產收益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股東權益期末數×100%一般來說資產只能產生“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所以用這個指標來衡量資產狀況更加準確。主營業務利潤率 =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一個企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營業務利潤率處於同行業前列並保持穩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該指標異忽尋常地高於同業平均水平也應該謹慎了。固定資產回報率 = 營業利潤/固定資產淨值×100%總資產回報率 = 淨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經常性總資產回報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這幾項都是從某一方面衡量資產收益狀況。
G.利潤構成分析:為了讓投資者清晰地看到利潤表裡面的利潤構成,我想在這裡對由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必須有的損益專案(含: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折扣與折讓、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存貨跌價損失、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對淨利潤的比率列一個利潤構成表
↓↓↓
即可免費領取圖中所有資料及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試學課程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