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筆者用一個詳細的案例來說明股權稀釋的詳細過程,我們假設一家公司——京東公司,創始人是劉先生,公司註冊資本是100萬。
1、初始狀態最初始的狀態是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0萬 ,劉先生個人全部持股,持股比例是100%,這個時候的公司也可以說是估值100萬,公司開始做起來以後,專案有了起色,被一家天使投資機構看種了,於是決定投資。
2、A輪融資的稀釋過程京東公司進行了A輪融資,投資機構給與京東公司的投後估值是1200萬,出資200萬,那麼這個時候投資公司的持股比例就是:200萬/1200萬=16.7%,那麼劉先生的持股比例就是83.3%了。公司的註冊資本自然就會增加了,註冊資本變成:100萬/83.3%=120萬;劉先生的持股比例從100%稀釋到 了83.3%。
3、B輪融資稀釋過程過了半年,公司的資料越來越客觀,於是進行B輪融資,另一家投資機構也很看重京東公司,於是決定投資500萬,估值是2500萬,比A輪融資翻了一倍多,B輪投資機構的持股比例就是:20%=500萬/2500萬;公司的註冊資本也從120萬增加到150萬(120萬/80%)。
換句話說原來的股東的股份同比例稀釋20%,也就是相當於原來的持股比例的80%,那麼劉先生的持股比例變成66.6%,A輪投資股東的持股比例是13.4%。而他們持有的註冊資本金都是沒有變化的,劉先生持有100萬註冊資本,A輪投資股東持有20萬註冊資本,B輪股東哦持有30萬註冊資本。
4、C輪融資股份稀釋過程京東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經過一年,再次進行C輪融資,C輪股東投資1000萬,估值6000萬,佔股16.7%(=1000萬/6000萬),公司註冊資本從150萬增加到180萬(150萬/(1-16.7%))。而原來的股東的股份相當於稀釋了16.7%,劉先生的持股比例稀釋為55.5%、A輪投資股東的持股比例稀釋到11.2%、B輪投資股東的持股比例稀釋到16.7%。
從持有的註冊資本來看,劉先生依然是100萬註冊資本,A輪投資股東是20萬,B輪投資股東是30萬註冊資本,C輪股東是30萬註冊資本。
5、D輪融資股份稀釋過程再經過一年的發展,公司引進了D輪融資,公司融資5000萬,釋放20%的股份估值2500萬,那麼公司的註冊資本增加到225萬,原來的股東的持股比例都是同比例的稀釋20%,也就是相當於原來的80%,這個時候劉先生的持股比例降至44.4%,A輪股東的持股比例降至9%,B輪股東的持股比例降至13.3%,C輪股東的持股比例將至13.3%。
從註冊資本來看,每輪的股東持有的註冊資本都是 沒有變化的,劉先生還是100萬,A輪股東是20萬,B輪股東是30萬,C輪股東是30萬,D輪股東是45萬。因為總的註冊資本一直在增加,所以持股比例才不斷的被稀釋。
6、多餘的資金的怎麼處理?上文我們看到越是到後來公司融資的金額遠遠大於對應的註冊資本金,比如D輪融資,融資了5000萬元,但是隻佔有了45萬的註冊資本,多餘的4955萬是進入資本公積的,最後的處理方式一般是要把部分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
比如到D輪以後,公司整體把註冊資本從225萬提高至2225萬,增加2000萬的註冊資本,那麼就是把原來的資本公積拿出2000萬來變成註冊資本金,這個就叫做資本公積轉增註冊資本。這是公司面臨上市前做股改常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