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股票中籤後第一天就賣出,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股民覺得見好就收,第一天賺了44%知足了,想保住利潤,或者太膽小,第一天上市就趕緊賣。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如果用這個邏輯來解決,對那種傳統行業或者大盤股能說得通,但一般情況在A股,很多新上市的小盤股或者科技類股票,上市後漲幅都是幾倍起步,甚至有些上漲了十倍。第一天漲停後,後面還有很多個漲停,但是每隻新股上市第一天都有人賣,難道這些人不懂嗎?
其實真正賣的並不是膽小的散戶,而是機構!且聽我繼續說下去。
股票價格是由競價產生,如果每個中籤的都覺得第一天賣的話吃虧了,至少再等幾個漲停再賣。那麼就不會有人賣出,如果沒有人賣出,買方就沒有籌碼可買,這樣交易就無法成交,交易無法成交,新股價格就無法形成,上市後就會形成有市無價。
A股目前的新股上市實行限價規則,上市第一天集合競價最高漲幅是發行價的20%,漲幅達到44%就進行限價。滬市和深市有點小區別,滬市集合競價後開盤漲幅達到44%限價,所以滬市有些股集合競價沒有價格,開盤後直接上漲44%一字板,而有些則是以上漲20%開盤後迅速上漲至44%限價。
而深市股票,在集合競價開盤後上漲10%後會觸發一次停牌(限價比滬市多一檔),所以一般是開盤後迅速上漲至32%時停牌,半小時後繼續競價,第二次最高漲幅為發行價的44%,然後就是當天的最高價。所以我們會看到基本上每隻新股第一天上市都會上漲44%。
無論是用什麼規則,如果當天沒有成交,價格就無法形成。為了形成價格,各個券商就會相繼賣出一點股份。那麼在形成了價格之後,為什麼還有人跟著賣呢?其實這些賣的一般也是機構賣的,他們可以通過專用通道,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搶在時間要素的前面排隊,然後通過少量賣出,和散戶打心理戰,有些散戶一看,有人在賣了,不明就理就跟著賣。
甚至在接下來的幾天,也主要是券商、機構們在通過少量拋售影響散戶的心理,瓦解散戶的信心。實際上,大多數散戶中籤後,都是以開板為賣出原則,什麼時候開板,什麼時候就賣。隨著機構少量的賣出,跟風的越來越多,換手率越來越大,一般換手率達到1.5%之上,第二天開板的概率就很大了,新股的連板之旅也一般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