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望2019
在2018年底、2019年初,當時我還沒有為這個公眾號執筆。然而,在“股票燈塔”這個公眾號主戰場,我是態度鮮明地講:現在就算不是大底,至少也是底部區域。
為何這樣講?又為何有這樣的自信?其時,經濟資料不好,中美局勢不好,市場剛剛經歷從3500多點一路潰敗到2400點的慘淡。這個時候講熊市結束,憑什麼?
作為一名分析師,你要我講巨集觀、講政策、講資料、講資金,講什麼都行。看多我能有理由,看空我也能有理由,講來講去,也沒多大意思。因為所有的東西,最後一定是市場來體現、市場來買單。
市場又是什麼樣子呢?我講,2001-2005,2009-2013,兩次大熊市,股指最多就跌一半。這一次,從2015年5178開始,到2400多點,也是已經跌完一半,頂多也就是時間上還差一點。所以我才講:現在就算不是大底,至少也是底部區域。
結果是怎樣呢?是這一年,經濟資料還是不好,中美局勢也還是不好,但是股指再沒回到2440。一年下來,大盤大概漲20%,按西方技術派講,這起碼就叫技術性牛市。
二、展望2020
大家不要覺得一年漲20%很少。我們看年線,大盤之前單年度表現比2019年好的,都發生在大牛市裡面,比如2014,比如2006、2007。
一年漲20%,只要四年,便可翻倍。中國股市30年,如果每年漲20%,大約要漲兩百倍。然而,我們的股市,恰恰缺的就是慢牛、長牛,有的是瘋牛、快牛。我們的散戶,熊市結束的時候不敢進,牛市結束之前要滿倉,能掙錢嗎?只能虧錢。
也正是如此,加上一些制度的推進,所以在這幾年,我們觀察到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越來越多散戶被消滅,機構投資者力量不斷壯大。
而在未來,越來越多個人投資者,會委託專業機構去理財,所以我們比較認同一個說法,就是中國的資管業一定會迎來大發展,未來一定是機構博弈起主導作用。這樣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從內部削弱、分化、瓦解個人投資者群體。
從現狀來講,我們把股票分成三類。
第一類,機構投資者參與的股票,有價值性,有成長性,以茅臺為代表。
第二類,遊資參與的題材股,爆發力強,連著拉漲停。
第三類,沒有資金參與的冷門股、殭屍股。
這三類股票,第一類,你知道是賺錢的,但是你不敢買。以茅臺為例,兩三百你不敢買,到五百塊重新整理A股股價紀錄的時候,你更不敢買。漲到六百又跌回五百(去年三季報披露後),你覺得會崩盤。現在呢?一年時間,翻倍還不止。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交給資管,典型的就是買基金。大家要明白,我看好一個公司,這是我的眼光、思維在起作用,是巨集觀戰略層面;而真正落實到買賣掙錢的層面,這是微觀戰術層面。一個人能在巨集觀戰略上有正確認識,就實屬難得,至於微觀戰術不到位(操作跟不上意識),這也很常見。
以我個人為例,我作為巨集觀、策略分析師,要我看大盤方向、市場風格,倒還比較準。而落實到選股、操作上面,則容易被人性的弱點嚴重干擾。怎麼辦?不如買基金,選擇我認為大勢合適的時候買入,然後忽略短線波動即可,這就是我能做到的操作意識相匹配。
第二類股票,遊資連續拉漲停,看起來很美,實際上有問題。因為這類股票,歸根結底,是擊鼓傳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如果散戶逐步被消滅,蝦米都不存在,這個東西怎麼弄?只好大魚吃小魚。
所以今年我們看到的一個現象,就是遊資博弈很厲害,看似連著拉漲停很厲害,最後一算賬,其實也很難掙什麼錢。這還是遊資層面,更不談散戶,進去的普遍都是被割韭菜。
但是,這類股票,到2021年,或許有機會。因為我們說,牛市有不同階段,2019是啟動,2020多半還是理性階段,2021很可能就是瘋牛,就是大媽大爺跑步進場。這個時候,題材股是最有機會的,而且機會可能會延續到後面的熊市階段。
不過,如果僅看2020年,我們認為,流動性、情緒面都還不支援瘋牛,只能支援理性牛、價值牛。其實我們不希望有瘋牛,只有理性牛、價值牛才可能是長牛,才可能真正改變、提升A股的投資回報(類似於美股數十年的長牛)。然而一切都還是走一步看一步,至少在2020年,我們先看理性牛、價值牛。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第三類股票,就是殭屍股,我們也不看好,這類股票和第二類差不多,都需要瘋牛來解救。如果你手中有,又不想割肉,我建議新老劃斷,就是以前買過的殭屍股,不想動就不動。後面再要買股票,如果你相信我說的,相信有牛市,就一定要清楚,這個牛市是個什麼牛,什麼股票會走牛,該怎麼買這些股票,而不要想著怎麼去補殭屍股的倉
講到這裡,大家肯定也能看出,第一個我對2020年股市還是看好的,還是講牛市;第二個我對能走牛的股票,聚焦在機構投資者驅動的價值股、成長股。
換句話講,股價要漲,就兩個因素:有價值、有資金。資金這個不好說,你作為一個小散戶,要和大資金博弈,這個多半不能成功;價值也不好辦,因為什麼公司有價值,怎麼才算有價值,一個普通人也很難弄懂。
但是,從時代發展的大勢看,我們至少可以想到這麼幾點。
第一點,買股票就是買國運。你對國家沒信心,對中國發展前途沒信心,你就不要買股票。
事實上,什麼中國經濟下滑、中美局勢惡化等等,大家天天講。最後一看,股市還是漲的。嘴上可以撒謊,資本不會騙人,真金白銀是最靠譜的。對中國沒信心,還買中國的股票,這不是扯淡嗎?反過來講,機構也好,外資也好,大買中國的股票,這是看好中國還是不看好中國,顯而易見吧。
第二點,國運是什麼?是競爭力,是制度優勢,是技術優勢。
我們不要機械、孤立看問題,好像一說制度,就覺得市場經濟更好。中國在很多領域的競爭力還很差,必須要靠政府動員,靠集中力量辦大事。沒有這樣決心,我們就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內,創造這樣的發展奇蹟。
所以我們要去看,什麼樣的領域和行業,它能把中國這種制度上的發展特色,和市場經濟的活力結合起來。比如半導體,我們可以幾千億幾千億往裡面投錢,哪個國家還能這麼做?但是搞出來的成果,又是要到市場中去使用、去檢驗的,你搞不好,大家不會買單。所以我們堅定看好電子,就是這個原因。
把以上幾個問題想清楚,我們最後收個尾。
第一點,經過這麼些年的熊市以後,我們現在要建立牛市思維。
以前的牛市都很短,比如2005-2007、2013-2015,因為都是瘋牛、快牛,根本上又是因為個人投資者太多。這一次可能不一樣,因為個人投資者逐步淡出、機構投資者開始主導市場,我們要有慢牛、長牛的打算和準備。
第二點,至少在2020年,這個牛市還是理性的、緩慢的、區域性的。
以機構投資者主導,率先走牛的股票,還是價值型、成長型。遊資主導的題材股不容易把握,大多數殭屍股暫時沒有機會。所以對於散戶來講,重點是關注機構股、遊資股。至於怎麼參與,自己要想清楚,操作和意識要匹配好。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對牛市有信心。
今年券商評獎,策略方面,海通是大贏家。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師荀玉根博士,從2440開始看牛市,明年繼續看牛市,重點看好科技+券商。如果大家看我的文章,不一定信,或者不一定明白,可以看他的報告。
我在上個月去聽荀博士的講座,他開篇講一個問題:為什麼對牛市有信心?理由其實有很多,但是到最後,無非是兩個道理:1、週期,漲多要跌,跌多要漲;2、人性。
散戶的人性,和市場往往相反。吃透這一層,就是一個飛躍。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不推薦股票,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