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這是一個平靜的週末。

平靜催生思考,今天有感而發:

無論是買賣、擇業,還是創業、投資,你最好思考的是:去賺趨勢的錢,而不是去賺別人的錢。

這個道理,大家可以去悟一悟,有空我再寫一篇專門的文章。

01

前天,看了央行的最新調查報告,是四季度城鎮儲戶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組資料令人關注。

四季度,中國居民消費、儲蓄和投資意願:

選擇“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8.0%,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佔45.7%,選擇“更多投資”的居民佔26.3%。

先看一下上季度之間的環比變動:

選擇消費的居民比例,大致不變(上升0.3%),選擇儲蓄和投資的居民,比例則變動較大——其中,選擇儲蓄的,比例上升1.2%,選擇投資的比例下降1.5%。

環比變動,初看起,沒什麼問題。

年底了,銀行都收縮放貸了,投資意願下降,這個很正常。另外,儲蓄意願環比明顯上升,這個或許也可以理解,外出務工等非月薪結算的人群,年末一起結存然後儲蓄。

但是,如果將時間拉長了看,那麼,端倪就出來了。

還是央行的問卷調查,還是四季度,只不過,時間是10年前的2009年。

當時,選擇“更多消費”的居民佔15.9%,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佔42.0%,選擇“更多投資”的居民佔42.1%。

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

10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許是一瞬而已,但是,人的意願,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0年時間:

居民的消費意願上升了,從15.9%增加至28.0%!

居民的投資意願下降了,從42.1%下降至26.3%!

居民的儲蓄意願上升了,從42.0%增加至45.7%!

消費意願上升,這個很正常,現在本就是新消費時代麼,更何況,現在的90後,那都是借貸剁手,也是要消費的新新人類啊。

但是,投資意願下降,這個怎麼去理解?

居然,儲蓄意願上升了,這個又怎麼去理解?

02

我嘗試做一下解釋。

投資意願下降和儲蓄意願上升,這本質上,是一個問題。除了消費,要麼就是投資,要麼就是儲蓄,還能去幹什麼呢。

所以,投資意願下降,必然對應儲蓄意願上升。反之,儲蓄意願上升,必然對應投資意願下降。

彙總成一個問題:現在,為什麼大家不傾向於投資、而傾向於儲蓄呢?

1.過去10年,居民槓桿率上升了,負債多了。

負債多了,手頭活錢少了,即便想投資,那也只能是白想。

2008年末,我們的居民槓桿率是18%,2018年末,我們的居民槓桿率是60.4%。

10年時間,我們的居民槓桿率增長了3倍多!

10年時間,我們的居民槓桿率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只不過,發達國家平均用了30年,我們耗時僅是發達國家的1/3。

這麼高的槓桿率,這麼多的負債,居民沒有能力、沒有實力再去投資。

2.過去10年,錢難賺了,投資回報率低了。

投資,無非是三大類別,一是創業的投資,開公司,辦企業,二是證券類的投資(所謂的炒股),三是不動產類的投資(所謂的炒房)。

創業和炒股,表面不同,玩法也大相徑庭,但本質都涉及到股權,只不過,一個是一級市場,自己得主導、得參與,股權極難變現,一個是二級市場,自己做個不相干的小小小股東,股權方便流動。

但這兩類,追根到底,都涉及到公司本身的贏利能力,無論是自己創業的公司,還是你選擇的上市公司股票,如果持續不贏利,那都毫無意義。

不動產投資的炒房呢,本輪從2015年下半年啟動的樓市送錢行情,一線和二線頭部城市,持續到2016年底,也就基本結束了,二線腰部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持續到2017年底,也就基本結束了。

也就是說,一線和二線頭部城市,如果你是2017年買的房,基本都沒賺到錢。

二線腰部和三四線城市,如果你是2018年買的房,基本上,也都沒賺到錢。

錢難賺了,無論是創業,還是炒房,還有多少人有投資意願呢?!至於炒股,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如果你不是專業性選手,我一直建議大家遠離。

傾向於儲蓄、而不是投資,這說明,我們的社會信用在收縮。

換句話就是:大家想存錢,不想借錢了!

寫到這兒,有一點明確了:資產價格仍在探底。

最新評論
  • 1 #

    投資本金都有可能不保,還不如存銀行弄點利息了!

  • 2 #

    1.消費出去轉不回來,2.儲蓄起來被通脹掠奪,3.投資到處是坑

  • 3 #

    我想借錢,你們不借我啊

  • 4 #

    頭上大山,1是買房2是結婚,還那有錢?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A股12.31-1.3大盤走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