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投資領域,日本軟銀的孫正義還是有的一定的名氣的,起初由於成功的投資了國內的阿里巴巴,給孫正義帶來了非常大的回報,並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之後,孫正義在全球投資領域,被稱為了“亞洲巴菲特”,但正是由於阿里巴巴的快速崛起與發展,才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孫正義。
據悉,馬雲最初創業的時候,由於缺乏資金,拜訪了非常多的投資人,但孫正義只與馬雲交流了幾分鐘,就決定了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而這筆投資,不僅幫助馬雲渡過了資金危機,也成就了孫正義,尤其是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後,孫正義憑藉持有的阿里股份,賺得盆滿缽滿,雖然近幾年,孫正義一直在減持持有的阿里股份,但依舊是阿里的第一大股東。
成功投資了阿里之後,孫正義的投資方式變得激進起來了,並先後投資了多家海外企業,包括知名的Uber、WeWork等等“獨角獸”企業,但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並沒有給孫正義帶來太多的回報,根據相關報道,Uber雖然上市了,但在上市之後,股價就出現了大幅下滑,再加上WeWork失敗估值縮水近80%等等,有相關的經濟分析師還直言,軟銀集團可能會因此損失50億美元,而這僅僅只是孫正義投資的一個“縮影”,孫正義還成立了一支願景基金。
在短短3年時間裡,孫正義千億美元基金就花掉了850億美元,但一直沒有獲得正面的回報,而現在孫正義激進的投資方式,也受到了業內人士的之一,並猜測孫正義的願景基金可能會失敗。而根據軟銀集團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軟銀集團出現了14年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金額高達65億美元,還引起了基金大股東的不滿,也就是或,目前孫正義正經歷著職業生涯以來最大的危機。
但在2017年的時候,孫正義肩負著無限雄心,並開啟了軟銀押寶科技行業的“贏家之路”,從創立基金開始,累計的資金規模為1030億美元,在投出了850億美元之後,現在僅剩下100多億美元了。而在軟銀的制度文化中,孫正義對所有投資都擁有最終的決策權,而孫正義的投資方式卻引起了不少大股東的不滿。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從軟銀願景一期的資金結構來看,軟銀出資的金額為280億美元,而PIF和Mubadala是其最大外部出資人,共計向其提供了600億美元;此外,還包括蘋果、高通、富士康等,吸納了眾多的知名投資機構。
對於軟銀集團而言,連續的投資失利,已經造成了軟銀集團的虧損,企業的資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軟銀的發展也遇到了一定的難題。而孫正義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在短時間內,軟銀想要實現“扭虧為盈”,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這也是損害只能以備受爭議的原因,那麼,大家對孫正義又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