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減持,永遠都是股市裡利空的代名詞。當大部分的散戶看到了“減持”這兩個字,往往就會和大跌聯絡在一起,導致短期內一種極度看空的狀態。

正是如此,機構,主力,甚至上市公司,就會利用散戶的這種情緒和心態,來好好利用“減持”,從而達到自己低吸高拋,甚至割韭菜的目的。

所以,作為優秀的投資者,如何分別出“真減持”,還是“假減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

我們來看幾份資料:

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重要股東合計淨減持1675億元;和2018年同期840億元相比,重要股東淨減持增加了835億元,增幅高達99%。

而即使和2009年以來的過去10年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重要股東減持的額度也創出新高。

第二、回購方面,資料顯示,2018年以來回購呈爆發增長的態勢,其中2018年共發起過627份股份回購計劃,2019年前9月也已發起了284份回購,(2018年1-9月為353份)計劃。

而在2013-2017年的5年時間裡,總共才發起過252份股份回購。

這一邊忙著減持,一邊卻在回購,到底葫蘆裡賣著一個什麼藥呢?其實大家用邏輯去思考下,就會發現問題了。

首先要知道的是,在目前這樣的熊市底部區域裡,散戶的資金是非常少的,而籌碼則是相對較多的。所以,一旦出現大批量的減持利空,給散戶帶來的操作結果就是割肉,止損,而不是買入。因為,熊市末尾的現象之一就是,明知道便宜沒錢買,之前耗光了資金!

其次,對於機構和主力來說,他們的資金是比較多的,但是籌碼比較小,所以很容易配合上市公司的減持利空進行回購,增持,割韭菜,從而拿到便宜、優質的籌碼。

所以,你會發現,對於那些好的、優質的績優股來說,雖然超跌到了歷史底部區域,甚至釋出了減持的利空訊息,但是股價並沒有巨大的波動,反而在一個箱體裡進行震盪洗盤,其實就是機構、主力、以及上市公司配合割韭菜的局面。

另一方面,我們參考下歷史的經驗和資料,也可以發現類似的結論:

近十年以來,上市公司減持的資料:

2015:A股共釋出159份減持計劃;

2016:A股共釋出313份減持計劃;

2017:A股共釋出409份減持計劃;

2018:A股共釋出951份減持計劃;

2019:上半年的市價裡,已經發布了1590份減持計劃;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害怕,但是如果我把一輪完整的牛熊市的減持報告數量補齊,你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了。

2015年,5178點大牛市出現,但是減持計劃僅有159份;

2014年,11284家公司重要股東和高管合計減持2218億元;

2013年,是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套現規模,它重新整理了中國股市年度減持紀錄,數額比肩該指標2012年和2011年的總和,1622億元!!!!!

同樣的,在2013年,兩市共出現8648封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公告!!但是回頭來看,我們可以發現,2013年的A股,卻是2014-2015年的牛市起點!!

所以啊,做股票投資,一定要懂得分辨“爾虞我詐”!不要相信底部區域裡的壞訊息,更不要相信頂部區域裡的好訊息!!

現在,恰逢股市跌了4年的時間,熊市也進入了一個明顯的底部區域,各項資料都表明現在的機會是遠遠高於風險的。那麼,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類似於2012~2013年的減持高峰,是不是又是一場“歷史重演”呢?

而需要我們更加註意的是,目前的散戶持倉市值正在不斷減少,但機構和外資的市場比例又在不斷增加。那麼在大批減持的利空訊息背後,機構不斷買買買的用意又是什麼呢?

我相信聰明的資金永遠都是站在對的交易路上。

不要相信牛市末期的利好,也不要恐懼熊市底部的利空,這是投資的大忌。一切都是要以估值,資料,確定去說話,而不是憑藉著訊息,情緒,以及預測性交易。

行情不好時無人相信會漲,到頂點時無人相信會跌,這就是人性。那麼想要成功,反著來,總錯不到哪裡去!

最新評論
  • 1 #

    暫停減持,重新制定減持規則。才是正道。

  • 2 #

    很簡單,怎麼走,向下走。

  • 3 #

    這麼大的減持量是誰造成的?

  • 4 #

    連那些所謂的企業家都對自己的公司沒信心,股民們快跑吧!

  • 5 #

    這就是蟎蟲的實際成績。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扛不住!下調25個基點,終於再次降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