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可轉債有一隻上市、一隻申購。
上市的轉債是淮礦轉債,最高評級的AAA級轉債,也是我沒有中籤的轉債。
當前轉股價值99.9元。我估摸著,開盤價應該在118元附近。又是肉啊。
申購的轉債是東財轉2,由東方財富發行,評級AA+(中上),當前轉股價值102.09元。
由於是創業板個股,部分投資者申購受限(開通了創業板許可權才能申購創業板轉債),預計申購戶數160萬左右。
再考慮發行規模、原股東認購、大股東承諾認購部分,再疊加看別人的猜測,預計戶均中籤1.5籤沒跑,也就是兩個人分三籤。
中籤率還是不低,券商股,評級也不低,我明天也會申購。
上述就是轉債有關的事,今晚有個事情鬧得很厲害。
下午我看到*ST鹽湖釋出公告,預計2019年虧損432億到472億。
說實話,剛看到這個訊息,我懷疑是不是數字弄錯了。即便後面確認自己沒有眼花,還是又去看了一眼公告,歎為觀止啊。
真能虧!
網上有人扒鹽湖的皮,公司虧這麼多是因為一個爆虧的資產包拍賣6次都沒賣出去(拍賣一次降一次價),最後差不多0.5折甩賣,造成爆虧。
自然,還有另一番論調。說這是利空出盡是利好,公司本身鉀肥業務還是很賺的,依然是優質資產。改掉壞習慣,還是好同志嘛!
我不知道咋說,說幾個資料吧。
目前公司總資產727億,淨資產181億,這次直接一口氣虧432億,反正淨資產是負值了。至於鉀肥業務這項優質資產怎樣,還是算了吧。一句老話,暴雷一次的公司,就有暴雷二次的可能,而且,*ST鹽湖是一家劣跡斑斑的公司。
至於過往的優秀表現。
比如,公司曾經自己搞過幾個其他型別的公司,且同樣是賣鉀肥,成本全部算在上市公司頭上,利潤,歸別人。
比如,上市公司後來收購那幾家成本算上市公司頭上的鉀肥公司。只是收購方式比較奇葩,是由那幾家賣鉀肥公司先在A股市場借殼上市,之後再完成收購的。
公司直接買和在A股市場買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前者是估值+溢價,後者是——市場定價。前者是稍微貴點,後者貴得不止是一星半點。這一魚兩吃的技術賊溜,簡直看得木凳狗帶、歎為觀止啊。
比如…
算了,這種公司說都不想說了,完全惹不起。
會坑散戶一次的公司/大股東/管理層,就會坑小股東第二次、第三次,這句話真沒得說。
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離有"問題"的公司,儘量遠吧。
年報季即將來臨,不要想什麼超預期利好了,不踩雷就是晴天。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