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關於科技股結構性牛市,擇股很重要,大局觀更重要!

要徹底弄清投資邏輯及梯次路徑:應該將自己的主倉位佈局在具備主升條件(市場面沉澱時間足夠長,基本面持續釋放業績增量)的科技龍頭股上,同時兼具這兩個主升條件的主升股95%以上恰恰是沉澱了2、3年的老次新科技龍頭股或科技龍頭老股,而不是將大部分資金放在次新晶片股上。

所以,目前還在大倉位搞次新科技股而老次新科技或龍頭科技股的倉位配置少,明顯屬於犯了戰略性配置錯誤,因為次新晶片股走主升浪的概率是比較低的,比如,疊加了5G、晶片、業績大幅暴增的卓勝微上來就主升只是特例。

既然是科技股結構性的牛市,自然與以往任何一輪科技牛市有很大差異,那麼,大多數科技股並不是一起同期走主升,比如,一線晶片股2019年就開始進入主升,而通富微電這類二線龍頭品種大概率今年才開啟主升,而一些次新晶片龍頭股可能明年才開始主升,如果不進行變通並深刻理解透徹這個結構性大局,倉位結構的戰略佈局就可能存在很大問題,長期下來的投資效率可能是低下的。

誰都知道投資科技股的大效率來自於對個股主升浪的把控。

中微公司、瀾起科技、樂鑫科技、安集科技、虹軟科技這類科創股會不會今年就走主升呢?這個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概率並不大或者存在不確定性。

可能制約其走主升:時間沉澱不夠(橫起來多長,豎起來多高),解禁股問題,投機角度理解主力機構尚未完成反覆吸籌打壓及沉澱過程,募集資金髮揮效應遠遠不到時間節點等等。

近端次新晶片股為代表的科技股暫時還很難期待走出類似一線晶片龍頭的主升長牛行情,可以大致定性為階段性的有力度的彈性行情。

經常會發現不少機構資金高位介入剛剛突破歷史新高的科技股龍頭股,為何高位去買而不是低位買呢?難道這些機構資金真的是傻到極致嗎?比如一隻科技股歷史最高價40元,突破歷史頂部後進入主升,40元漲到100~120元而且後續還有很大的長期空間,那麼,機構在40元買入屬於高位還是低位介入呢?這正是我們講的效率最高的是直接做主升浪,才是最聰明的資金。

但,前提是你要有能力確定突破歷史新高後還有強邏輯、長期邏輯促其行情能繼續走很遠(真、假突破)。而且還需要各種因素配合,大盤資金的情緒、板塊情緒

每一輪科技股牛市: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蘇都是牛股產生基地。對擇股而言也是一個重要參考維度,不是什麼地域歧視之類,這跟中國的科技產業群分佈特徵以及人才、資金、政府支援力度等資源優勢呈現強關聯的。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期貨界的傳奇大佬,交了無數的“學費”,終賺得百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