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休市後,A股明天將正式拉開序幕。節前大跌、節日期間疫情擴散、外圍市場暴跌之際,億萬投資者對於A股的開盤既充滿期待,又憂心忡忡。
已經有很多的券商研報和各類機構紛紛建言獻策,可是大家對於即將開盤的A股還是心裡沒底。也對,畢竟面臨可能的極端行情,誰也不好說。但是有幾個問題,我們還是可以客觀的討論一下。
首先,當前的股市僅是短期的影響還是“實質性利空”?看了很多的研報和機構觀點,也確實比較客觀,集中性的認為短期有影響,但中長期繼續看好市場向好的趨勢。這個觀點筆者認為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但有個核心的問題是,短期的影響衝擊到底有多大,會影響多長時間?短期的行情性質到底是怎樣的?這些,恰恰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焦點。畢竟,這和百姓的錢袋子有直接的關係,一天兩天可以堅持,但如果是一週半個月呢,是沒法堅持的。
我們經常說市場有利好和利空,而下週開始的股市,利空也毫無疑問。但是利空也有真假之分,或者說短暫性和實質性的利空。很顯然,從此次突發事件來看,波及範圍之大、影響之廣,都可能給我們各行各業乃至整個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
由此,這個利空,其實已經從突發事件演變成了“實質性的利空”!
這個不是危言聳聽,因為除了其他因素之外,股市最重要的兩個決定因素都受到了影響:一個是基本面、一個是預期。基本面很顯然,人員流動以及消費受限,消費等服務行業的影響是直接和絕對的,不僅僅是消費,其實投資也是一樣的;而從預期角度,既然多家機構已經預期經濟定會受阻,那麼預期不好的情況下,市場短期的向好也不會太過樂觀;
其次,多方都建議大家放眼長遠,但短期究竟有多大的影響?看了很多的機構報告,也看了很多的以史為鑑以及行情的推演,大多建議不要過於的恐慌,甚至管理層也引導理性投資、堅持價值投資……
這都沒錯,問題是此一時非彼一時,現在的行情不能借鑑過去一概而論,當前的市場也不同於以往。況且,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也可以做到,但問題是,如果下週開市以後,賬戶就已經虧損超過20%、30%怎麼辦?還如何理性投資、價值投資?
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下跌超百點已經率先反應,而伴隨著疫情進一步延伸,在A股休市期間,外圍市場出現大跌、暴跌。其中,春節期間恆生指數和A50期貨分別下跌約5.7%和7.0%。歐美股市經歷了“黑色星期一”之後,再次經歷“黑色星期五”,美股更是創四年最差1月表現……全球市場感染“肺炎”已經真實的反應,而作為“主戰場”的A股,這種反應可能會更為激烈。下跌已經是不能避免,而關鍵是下跌多少,多長時間?
說實話,這個沒有能準確預測。但是參考事件的影響以及外圍市場的總體表現,指數開盤之後粗略預計整體趨勢性下跌超過5%的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而從時間週期上看,無論後期何時重新啟動,至少下週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所以,第一個建議就是,對於下週開盤的股市,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不要隨意以為指數下跌完了就沒事了,也不要以為有個長遠的眼光這裡就可以無動於衷。
第三,既然短期的影響不可避免,那麼投資者究竟該如何應對?這裡的第二個建議只有一句話:股市開盤,首先要有大幅波動的心理準備;其次,不隨意買股;第三,儘量把倉位保持在合理的空間。
為什麼說這裡要有大幅波動的心裡準備?原因很簡單,歷次行情的好壞,利好利空的提前反應,不是散戶而是廣大的機構,他們是行情的始作俑者,他們是決定行情走勢的關鍵。春節前,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來,機構的調倉換股已經落下帷幕,包括外資其實調倉換股的準備已拉開了帷幕。而當前市場遭遇利空,機構的準備是要比我們廣大散戶充足很多的,包括開盤之後市場何種走勢應對的具體策略,相信最近機構也是忙得不可開交。而從系統性角度,如果沒有政策的限制,也是需要謹防機構的率先行動的,而無論是高拋還是抄底,機構都會先於散戶,市場的波動要有心理準備;
與此同時,建議投資者不要隨意出手買股票,因為你無法判斷股市開盤後是直接下跌還是下跌後上行然後再次下跌,也或許上躥下跳的行情下你是無法駕馭的;
最後,特殊時期行情也會不穩定,這時候要保證心裡的穩定,而心裡的穩定就如同手機有電、錢包有錢一樣需要安全感,這個理的安全感就是持倉的穩定。如果大家是滿倉的話,那麼無論如何都建議要適當的把倉位降下來,因為即便是短期的下跌,都需要防止持倉的整體性風險。而如果你的倉位並不高,那麼也可根據行情走勢適當微調,例如如果手中持有突發事件利空的標的(受影響比較大的有旅遊業、運輸業、公共消費、房地產以及傳統教育等,還有武漢當地的上市公司等),那麼短期也是需要減持或者出出局的,而如果是利好的標的,可以持有以觀後效等。
最後,來點實際的,有沒有機會,機會在哪裡,如何捕捉?第三個建議就是:下週不出手,等“暴風雨”過後,繼續捕捉市場原有的機會,整體性抄底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首先,機會一定是有的,短期和中長期的都有,而且都是實在的。短期的機會是給操作能力較強的人準備的,比如受到突發事件影響、結合港股以及外圍市場以及實際情況,醫藥股、線上消費類等具備一定的炒作基礎。醫藥板塊當中的口罩、試劑盒、三黃連、藿香正氣水等相關上市公司,當然還包括醫用防護裝置、體溫監控裝置、病毒檢測、免疫球蛋白、呼吸系統醫療裝置等;線上消費的遊戲、線上教育、線上辦公、零售、電商、快遞等。
其次,中線的機會和標的。很多人都將此次“災難”和非典相比來討論股市的可能表現,同是國內的突發事件和實質性的利空,這種對比是沒錯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國際上被國際世衛組織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角度、發展中國家的角度,我們也可以借鑑一下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的對巴西經濟以及巴西股市的影響。在疫情最嚴重的2016年,巴西的經濟增速不僅沒有繼續下滑,甚至在疫情結束的2017年扭虧為贏,實現1.06%的同比增長。此外,巴西的股市表現也同樣令人出乎意料,在2016年1月20日錄得最低點後,聖保羅IBOVESPA指數便開啟了5年的長牛之旅。
從全球角度,歷史上全球流行性疾病對股市的衝擊,在疫情發生後3-6個月,股市大概率會迎來雙位數的反彈。也就是說,類似的突發事件以及實質性的影響之後,往往會產生中期級別的行情。彼時的巴西股市如此,此時的A股也或如此,更何況,當前國內經濟的任性遠強於當時的巴西。
所以,中線的重大機遇或於此次疫情之後啟動,而集中的啟動將在疫情有效控制已經經濟回升預期之時。
至於具體的中線機會,兩類可重點關注:
1、金融+科技+新能源汽車(包含鋰電池);
金融股當前估值相對低位,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尤其是金融加速開放之際,行業大發展推動下板塊的機會凸顯。而這其中,在打造航母級券商的背景下,在去年以來業績持續回暖和上行下,證券板塊的先鋒作用以及投資價值依舊;
科技股當中,科教興國以及趨勢發展下,今年依舊有望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科技股行情。以半導體、晶片、5G為首的科技股,仍有較大的潛力可挖,其中板塊當中的二線標的股都還可以逢低進行繼續關注;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當中,去年11月份開始的寧都時代就是個引子,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能的拐點到來之際,伴隨著特斯拉國內建廠,新能源汽車以及特斯拉產業鏈的中期機會或將複製科技股的盛宴。
2、去年四季度以來調整但向好邏輯不變的消費股;
消費股業績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目前整體估值是比較合理的,而且未來幾年淨利潤複合增長都有保持較高增速的能力。當前資產荒的大背景下,大機構長期資金對消費股還是青睞有加的。而此次疫情若多更多企業以及經濟產生影響, 也會加速資金對於消費龍頭股的迴流。
巴菲特在市場低迷時購入大量被低估的股票,讓他在風雨飄搖的2008年登頂世界首富。對此,巴菲特在2009年的致股東信中說到:“那是一個理想的投資時期:恐慌的氛圍是投資最好的朋友。那些只在評論者樂觀的時候投資的人,最後付出了昂貴的價格。”
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願去猜忌,有悲觀者估計則為一年時間,而樂觀估計只要半年左右,但普遍的觀點還是認為影響較大的時間是在第一季度,半年後基本可以恢復正常,因此,該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和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上升地位。回顧過去,非典、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徵和埃博拉病毒等都成為歷史,說明此類病毒的肆虐是有“期限”的。而“期限”之後,一國的經濟和股市又將回歸本質。巴菲特在市場低迷時購入大量被低估的股票,讓他在風雨飄搖的2008年登頂世界首富。對此,巴菲特在2009年的致股東信中說到:“那是一個理想的投資時期:恐慌的氛圍是投資最好的朋友。那些只在評論者樂觀的時候投資的人,最後付出了昂貴的價格。”當前,儘管我們也對下週開市的行情有著客觀的,不樂觀的建議,但非常時期也是本著投資者的“錢包”著想的。而更為客觀的、樂觀的建議,就是一兩週的“實質性利空”之後,建議投資者一定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特別是在我們國內從上到下的努力過程中,眾所期待的股市大拐點或將從此開啟!
-
1 #
-
2 #
如果投資者的行為驚人的一致,哪才是最大的災難,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
-
3 #
股市波動很正常,如何把握,需要大家各顯神通!!!
-
4 #
既然官方讓開盤,無話可說,沒辦法,他們永遠是對的
-
5 #
明天有戲,低開高走。
-
6 #
有自己的交易模式,看兩線定進出,贏虧由市場
-
7 #
也就是說明天可能是冬天早上三點左右
我們的影響可能更大,我想跑,不過不知道能不能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