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策略指數雖然只有4只,數量不多,除了寬基指數和部分行業指數外,屬於市場上關注度比較高的指數。
四大紅利指數分別為:深證紅利、上證紅利、中證紅利和標普紅利。
我們今天重點說下深證紅利,這隻紅利指數在紅利策略中表現最好。
一、得益於消費,深證紅利今年漲了43%
各大紅利指數的編制條件不同,各具特色,深證紅利指數由深市具有穩定分紅歷史、較高分紅比例且流動性較有保證的40只股票組成。
根據最新的深證紅利指數的樣本和行業分佈來看,消費佔比超過了57%,而金融地產僅27%。
這與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相比,整體分佈比較均衡。
其實,從深證紅利指數的權重股就能看出,由於深市上市的銀行股不多,側面提高了消費行業的企業佔比。
比如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等。
今年以來,深證紅利以43.09%的漲幅位列指數估值表第6位,可想而知消費板塊的股票對它的貢獻有多大。
而同期上證紅利、中證紅利和標普紅利相差挺遠,漲幅不足10%。
二、深證紅利為什麼這麼能漲?
如果拉長紅利指數,覆盤它們過去的漲幅,標普紅利收益是最好的。
但從最近兩年的表現來看,它有點偏中小盤了,而白馬藍籌才是這幾年的核心。
深證紅利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比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都高,原因就在於它的樣本中有消費中的龍頭,比如家電龍頭格力電器、白酒龍頭五糧液、豬肉龍頭溫氏股份。
還有房地產龍頭萬科,以及銀行中具有成長潛力的平安銀行等。
尤其是五糧液、溫氏股份、平安銀行,都是今年表現亮眼的股票。
未來,我個人認為深圳板塊的消費龍頭,會繼續加深影響力和產品護城河,至少現在來看中短期內的同比漲幅不會出現萎縮。
如果大家研究下深市相關指數,如果按照大盤股編制,基本上表現都不錯。
三、深證紅利如果一直保持回報,什麼時候可以買?
深證紅利的估值一直處於合理位置,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和內資都在抱團A股的核心資產,結果就是資產溢價挺明顯。
A股還在3000點左右徘徊,但不少白馬藍籌的股價已經創了新高,估值都不算便宜。
深證紅利現在估值15倍,確實有點不太划算,我個人預測到14倍以下才是很好的買入時機,從年初等到現在,一直沒有機會入手。
從過去的估值資料來看,深證紅利指數極端情況下的估值才10倍,如果準備在10倍以下買入,可能性不大,它的估值波動範圍圍繞10~15進行。
深證紅利指數的追蹤基金有工銀深證紅利ETF和場外的聯接基金,場內的流動性不用擔心,規模有12億元之多。
過去是中小盤股的天下,尤其是2015年的牛市,從A股開始改革開始,未來題材的炒作可能會越來越弱化,好企業和好產品,會引領A股的發展。
當然,如果在不合理的位置買入好的股票或基金,也不划算,多關注它的錯殺,然後買入等待估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