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在投資過程中我們常常喜歡做一件事:諮詢別人的建議。

比如遇到了一個比較懂投資的人,總喜歡要問問 TA最近買了什麼,接下來什麼股票、什麼資產可能表現好,或者關注市場上的各種觀點,比如雷伊·達里奧最近怎麼評價市場,索羅斯又給央行提什麼建議了,等等。很多時候,我們的投資決策就是依據這些建議作出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看似權威的建議,可能正是造成我們虧損的原因?

1、什麼叫利益錯位?

你可能覺得有點奇怪,但看似權威的建議也會出問題,因為裡面會有一個“利益錯位”的問題。

先來舉個例子,看看什麼是利益錯位。

對公司和股票稍有研究的同學應該知道一個詞,叫“分析師評級”。所謂分析師評級,就是華爾街以及國內的主要投行和券商,對一家長期跟蹤的公司的股票,給出的投資建議。

常用的評級有:買入、持有、賣出、觀望,等等。理解起來非常直白。看新聞的時候你也會讀到這樣的訊息:高盛的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某某某,最近把亞馬遜的股票評級從“持有”變成了“買入”。於是亞馬遜股票應聲上漲了幾個百分點,等等。

這時你可能會覺得,分析師評級聽上去非常專業啊,應該靠得住吧?至少比我自己去研究靠譜吧?

確實,這些大型投資機構的股票分析師的能力還是很讓人欽佩的,因為他們往往都是名校畢業、成績優秀,通過層層選拔進入到公司裡,然後要工作相當長的時間,才被允許獨立地撰寫報告,釋出自己對某隻股票或者某個行業的觀點的。

但問題在於,他們多厲害可能都跟咱們沒關係,因為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幫我們賺錢。

2017年,《華爾街日報》作過一個統計,統計顯示:

針對美國標普500指數覆蓋的500家公司,美國的投行和研究機構給出的幾千個評級中,只有大概6%是“賣出”評級;著名的金融媒體CNBC也作過一個統計,從1997—2017年,這20年的時間裡,整個市場上股票的“賣出”評級的數量,常年都在10%以下。

也就是說,分析師對於90%以上的公司,或者推薦你“買入”,或者讓你“持有”。

在投資過程中我們常常喜歡做一件事:諮詢別人的建議。比如遇到了一個比較懂投資的人,總喜歡要問問 T

用常識也能判斷,這些評級顯然是不合理的。

有研究顯示:從1926年到2015年這90年的時間裡,美國一共有超過25000家公司上市,到現在還能算“活著”的也就是四五千家左右,超過80%的上市公司都已經消失了。怎麼可能有90%以上的公司都值得持有呢?這顯然是矛盾的。

那為什麼分析師要給那麼多公司好的評級呢?

原因就是,股票分析師掙錢的方式,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說白了就是,他們並不靠自己的評級結果掙錢。

對於分析師來說,他們的衣食父母是大型投資機構——比如各種公募基金、對衝基金、保險公司等等。而對於大型投資機構來說,它們並沒有那麼在意分析師給出的評級到底是什麼。因為很簡單,這些機構往往也有自己專業的研究團隊,負責產出具體的投資決策,不可能別人說什麼自己就信什麼。即使拿到投行分析師的報告,更多的也是參考裡面的邏輯和資料,具體買還是賣,還是得自己作決定。

那分析師對機構來說還有什麼作用呢?有一個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幫助它們和各個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牽線。

專業投資機構在調研的時候,會有一個核心的訴求,就是和公司管理層直接對話和交流,這樣才能對公司有更準確的判斷。想象一下,你如果買入蘋果股票之前,能直接和蒂姆·庫克聊聊公司未來的發展,那肯定會對自己的投資很有幫助。

但是,專業投資機構要覆蓋成百上千家公司,不可能和每家公司的老闆都搞好關係,時間上也不允許。所以他們想見庫克的話怎麼辦呢?這時候行業分析師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他們對自己行業的企業非常熟悉,他們會幫你牽線搭橋,讓你和管理層對話,會帶你進行公司調研。簡而言之,這就是行業分析師提供的一種服務。

既然是服務,就肯定不是免費的。作為回報,專業投資機構會每年拿出一定的佣金付給行業分析師。至於佣金是多還是少,肯定要看你服務得好不好了。

說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看出問題了:

行業分析師的獎金來自於投資機構的佣金,投資機構又經常需要拜訪自己負責追蹤的公司,那麼顯然,我要是分析師,肯定要和自己負責的公司搞好關係啊。怎麼搞好關係呢?起碼別老天天給人家掛個“賣出”評級吧。否則你下次見到這家公司的管理層的時候,還好意思打招呼麼?

所以,這就導致了我們開始說到的那個現象:華爾街對公司給“賣出”評級這件事非常保守,所以數量常年很低,沒有人想得罪自己的真正金主。

這就是我們說的“利益錯位”問題——對於分析師來說,給出“買入”和“持有”的建議,會讓他們的日子更加好過,所以這個建議本身的準確性就有待商榷了。

當然,這裡我絕不是說華爾街的分析師都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毫無職業品德的人,好的分析師還是非常多的。但由於這種獨特的利益分配機制,我們在學習他們的觀點,獲取他們建議的時候,就要格外小心。

2、利益錯位無處不在

其實,不只在專業的分析師和投資機構之間,這種“利益錯位”的現象,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

比如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都會碰到的銀行理財顧問或者客戶經理。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客戶經理是如何掙錢的。簡單來說,他們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也是拿佣金。這個佣金來自哪兒呢?就來自於把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賣給你得到的提成。

這裡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目前我們知道的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和基金,都不可能保證收益,哪怕是保本,這麼做會直接觸犯國家法律。換句話說,任何理財顧問,賣給你產品之後,都沒有任何義務保證你的收益,你也沒有權利要求對方這麼做。所以對TA來說,只要能把東西賣給你,佣金拿到,那麼任務就完成了。至於你是不是能賺錢,是不關 TA 的事的。

甚至在這種機制下,理財顧問更想賣給你佣金更高的產品,而不是更適合你或者收益更大的——這才是他們核心動力的來源。所以在這種錯位的利益之下,你想你還能賺錢麼?

更有意思的是,剛才我們說的這些“利益錯位”問題,都是和錢掛鉤的。但賺錢絕對不是別人給你各種投資建議的唯一動力,很多時候甚至別人只是出於關心,也會給你帶來麻煩。

舉個例子。假設你作為投資買了一個房子。但是由於市場前景不明,你在考慮是不是要賣出。這時候,你和一個懂一些買房投資的朋友聊起了天,你問 TA ,我這個房子買得對嗎?是不是應該賣掉呢?

這個時候,你的朋友成了給你建議的人。而 TA很有可能出於對你的關心,想安撫你焦慮的情緒,所以分析了一大通然後說:我覺得房價之後肯定能漲回去,還是別賣了。

所以,通過這些例子我們想說什麼呢?

並不是說投資的任何建議都不能聽了——畢竟這是我們反思、學習和進步的重要方式。我們要說的是,不要簡單地根據對方的建議就直接採取行動。

首先,你要判斷對方與他的建議之間有沒有利益關係,是什麼利益關係;

另外,你還要考慮對方有沒有出於感情等因素討好你的可能。

所以,下次銀行理財經理再給你打電話推薦投資產品的時候,你也許應該既不立刻答應 TA,也不馬上拒絕TA,而是去搜集關於這個產品以及產品背後的更多資訊,然後再作一個綜合的決定。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龍蟠科技增資明天科技佈局氫能產業,雲南首臺氫燃料電池汽車首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