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中風險始終是優秀交易員首要考慮的問題,先求勝再求戰,只有當你處於比較有利的位置時再想著去進攻,這樣才能在市場交易中不至於賠了夫人又折兵處於被動的局面。所以,我們牛股系統模型的第二個要講到的就是風險管控,那麼怎麼管理控制風險呢?下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風險管控做闡述:
一、認識風險風是沒有形狀沒有氣味的,它無處不在又捉摸不到,所以我們用風來寓意風險是很貼切的。風險不管在我們任何領域任何時刻它都存在,我們本能上是牴觸風險的,但是它又像無形的惡魔時刻躲在我們身邊,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就跳出來,它無所不是卻又無所不在。在交易中更是如此,即使你所認為的百分百把握的機會,也常常隱藏巨大的風險,任何事情都有概率,既然是概率,就說明它不能百分百,那也就是有風險因素存在。
當然,風險除了它的絕對性,風險也是相對的,比如坐飛機出行出事故的風險比坐汽車出行的概率低,當你交易取得翻倍收益後,提取本金,留存利潤在市場中繼續做交易時,那剩下的賬戶資金對你來說就是相對的“絕對”是不會虧錢的風險,所以說,風險是要根據特定場景來做分析,並且會隨著事態發展而變化的,也就是說風險是在絕對中包含相對性。
二、接納風險通過對風險的了解後,我們明白風險既然躲避不及,那不如勇敢面對風險,化被動為主動,認識了風險的這個屬性後,在股市交易中,我們就能坦然接受它,而不是一味的躲避,懼怕甚至拒絕風險。那些在股市交易中虧損的投資朋友因為懼怕風險,遲遲不敢進場,導致錯失許多良機,那些懼怕拒絕風險的投資者,在買入個股後出現虧損,但是因為拒絕風險,沒有及時採取止損措施,導致賬面損失繼續擴大。這就需要我們對風險要有足夠的認識,了解它,你才能儘可能的減少風險的概率。在股市交易中接納風險其實就是承認錯誤,執行止損的一個過程。
一提到止損,很多人還是不肯接受,會排斥止損這個動作,會猶豫不決。其實止損在我看來,它不是一個無奈被迫的行為,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應對策略,攻守有道,我們不能只一味的找方法找技巧定策略去進攻,而忘記了防守。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我們的賬戶是一個袋子,我們都在想辦法把這個袋子裝滿金子,越多越好,不斷的往裡面裝,但是,我們沒有發現袋子底下有個洞,我們撿一斤,它就漏一斤,甚至連袋子裡原本的金子都慢慢漏光了,這樣袋子什麼時候裝得滿?概述,所以接納風險的本質,就是化被動為主動,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趨利避害,去降低風險。在交易過程中適時恰當的止損行為,會讓你更主動的化解風險,從而提高交易的獲利能力。接納風險接受止損,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在交易的過程中不斷克服我們人性中恐懼的一面。
三、管控風險我們每個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克服自己人性的缺陷,它與生俱來,和你息息相關,如果要說完全的去克服人性的弱點,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即使是聖人,也會並非完人。那麼在交易中克服人性的恐懼去勇於止損的這個行為又該如何做好,如何管控好交易中的風險呢?
首先,我們要不斷的樹立並且強化自己的止損意識,也就是說每一筆交易前都要做好被止損的打算。其次,就是掌握並且運用好止損的規則和技巧。止損的意識,前面講得很清楚,這裡不再累述,下面我們要講如何做好止損:1.要制定止損的標準,也就是說你是依據什麼樣的條件,在什麼樣的市場背景下應該採取止損的動作;2.止損的執行,當市場出現變化,滿足止損標準時要無條件的執行,而不能報有幻想;3.止損後的控制管理,很多投資者止損後,往往急於追回損失,急功近利而違背了進場原則開始胡亂操作,導致加大了失誤的概率,因此,止損後,不要立即重新入市操作,而是要冷靜下來,理性的看待止損,按照交易規則再選擇下一次的交易機會。
在管控風險的過程中,最難做好的就是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止損標準,止損的標準制定,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們這裡要講到的就是我們這個牛股系統模型的止損標準。
第一是靜態止止損,也就是說當個股虧損達到一定虧損比例時止損離場,這裡面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持倉總體虧損達到賬戶總資金虧損比例時為一個止損標準,另外一個是單隻個股虧損幅度達到多少比例時為一個標準。這兩種標準都要依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操作風格來決定,如果風險能力強並且又是中長線投資的投資者,可以把止損幅度定為20%-30%較為合適,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弱或者是短線操作的化,止損幅度定為5%-10%較為合適。這種靜態止損法相對來說比較好執行,因為標準比較固定,適合看盤時間少或者中長線投資者。
第二是動態止損,所謂動態止損,就是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決定止損的方法,以變化來應對變化。這裡,我們涉及到的就是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的問題了,基本面來分析,比如當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先止損離場,當出現重大利空訊息時先止損,當個股題材關聯的個股出現重大風險性事件時止損,等等。在技術層面上分析,當個股出現頭部形態時止損,當跌破重要均線支撐時止損,當放量跌破重要支撐線時止損,當常用參考指標發出反向訊號行情滯漲時止損,等等。
不管是靜態止損還是動態止損,講究的是止損的心態和執行力,這就又涉及到我們提到的對風險的認識和接納,所以,凡是都要融會貫通,先正心正念再謀求發展,這也暗合儒家心法: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有信仰,再有態度,最後才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