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前言:

資本市場用市值來證明,在阿里、騰訊之外,眼下最受資本青睞的網際網路企業是美團!

10月8日,美團點評(03690-HK)股價報收89港元/股,總市值達到了5162億港元,約為658億美元。而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8日,美股收盤後,百度市值約為346.9億美元,拼多多市值約為363.24億美元,京東市值約為404.54億美元……至此,美團點評市值已超越百度、拼多多、京東等一眾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隱隱又成為阿里、騰訊之後第三極的態勢。

截至10月10日收盤,美團點評股價已經突破90港元/股,連續三日市值站穩5000億港元。不過,相較於阿里、騰訊(00700-HK),美團點評的差距還有很大。美國東部時間10月8日收盤,阿里巴巴總市值約為4215.96億美元,騰訊市值約為30494.02億港元。

當然,在市值之外,更應該看到相較於阿里、騰訊,美團點評自身在業務結構,營收渠道,尤其是技術創新能力上的差距。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美團能否成為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第三極”,關鍵就要看美團點評的技術創新能力能否與阿里、騰訊相抗衡。

市值崛起之路,美團“圈建起”自己的生態體系

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正式登陸港交所。在IPO階段,美團點評對外公佈的發行價格約為69港元/股,計劃融集資金約為325.55億港元。

而在開盤首日,美團點評開盤價為72.9港元/股,開盤首日企業股票價格小幅上漲。在此之後,美團點評股價呈現出不斷下滑的趨勢。在跌破發行價後,美團點評的股價一路下跌。了2019年1月,股票價格一度跌倒40港元/股左右,市值幾乎蒸發了40%。

不過,得益於美團點評此後一系列的平臺策略調整與創新,2019年以來,美團點評股價雖有波動,但整體回暖跡象明顯。

這其中,2019年1月,關於“美團點評平臺佣金比率從15%上漲到22%”的討論,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不過,也正得益於這一系列平臺策略調整與創新,美團點評外賣業務2019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加了一半以上。

根據美團披露的財報資訊,2019年一季度,平臺經營虧損約為13.03億港元,較2018年四季度環比下降61.83%。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作為平臺營收主要來源的外賣佣金由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92億元增加42.9%至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人民幣132億元。

受益於平臺的良好表現,美團點評的股票逐漸起底回升。2019年一季度,美團點評股價一度突破60港元/股。7月2日,美團點評股價報收69.25港元/股,重回發行價。

而在8月23日,隨著美團點評二季度財報的如期釋出,美團點評股價迎來了快速上漲期。

根據美團點評披露的二季度財報,2019年二季度,美團點評實現盈利8.76億港元。這其中,平臺實現營收227億港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50.6%;平臺整體交易金額達到1592億港元,同比增長了約28.7%。

8月26日,美團點評二季度財報披露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美團點評股票收盤價報收76.20港元/股,強勢上漲8.86%。9月27日,美團點評股價報收81港元/股,這是美團點評上市後,股價首次突破80港元,平臺整體市值逼近5000億港元。

10月8日收盤,美團點評股價報收89港元/股,平臺總市值達到5162億港元。在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巨頭排行中,美團點評市值僅次於阿里、騰訊,成為第三大的網際網路企業。

當然,對於投資者和資本市場而言,在美團點評市值快速增長的背後,平臺在外賣(飲食)、旅遊、娛樂等消費領域的業務擴張更值得注意。畢竟,一個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持續擴大營收、利潤的企業才能夠確保持股人通過投資獲得收益。

這一點,可以從美團點評披露的2019年二季度/半年財報中看出一二。

從平臺流量分析來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為止的6個月,美團點評交易使用者達到了4.2億,活躍商家數量達到了590萬戶。而得益於平臺2018年下半年推出的餐飲外賣會員優惠制度,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月度會員使用者的平均購買頻率是普通使用者的3倍以上。

從業務上來看,2019年二季度,美團點評餐飲外賣業務總交易金額達到了931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36.5%,平臺整體營收128億元。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為止的3個月,美團點評外賣交易單數達到20.85億單,同比增長了34.6%。

在外賣業務之外,美團到店及旅遊業務板塊的快速增長也是平臺能夠在2019年上半年財報資料轉好的重要因素。2019年一季度,美團點評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交易金額為人民幣464億元,同比增長15.1%,同時平臺實現營收45億元,同比增長約為43.16%。2019年二季度,美團點評到店及酒店業務板塊實現營收為52.45億元,同比增長約42.8%。在平臺釋出的“必系列”榜單中,上榜商家的消費流量及參與度均獲得實質性提升。

不難看出,美團點評的股票經歷了由破發,到市值不斷破新高的過程。對於美團點評而言,平臺市值的不斷提升,正是美團點評業務不斷拓展、創新的結果。而在這一個過程中,一個囊括美食、旅遊、娛樂的美團生態也得到了強化、並持續地“圈地”擴張。

假日經濟,美團點評擴張的突破口和試金石

而在美團點評“圈地”擴張中,假日經濟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利用假期出去旅遊,品嚐美食,休閒娛樂已經成為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能夠在假日期間,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已經成為包括阿里、美團等網際網路企業巨頭們所關注的重點。畢竟,如果能夠在短時間、高密度的假日經濟中,讓更多的使用者體驗到平臺服務的便捷性、獨特性,對於平臺使用者數量的增加,使用者使用慣性的培養都是非常有利的。

以最近的2019年國慶長假為例,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披露的資料,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約為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國內旅遊總收入約為6497.1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8.47%。

而為了吸引如此巨大的使用者群體,以及更好地服務國慶長假出行旅客,美團點評圍繞著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網紅打卡地、動植物園等人氣旅行場景,因人應景地推薦入住酒店。

此外,美團點評聯手萬達、漢庭、如家、7天等眾多酒店品牌,在國慶期間推出“暢住國慶黃金週”的活動。在確保出行遊客住的舒適的同時,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對於入住需求。而根據美團點評披露的資料,受益於相關的平臺舉措,僅在10月1日當天,美團酒店的入住間夜量便突破了300萬。

事實上,除了滿足基本地入住需求外,美團點評還創新推出一系列“新玩法”。

例如,在美團研究院披露的《2019年國慶假期消費趨勢預測報告》中,90後、00後正逐漸成為國內線上生活服務消費和線上旅遊消費的主力軍。旅遊消費年輕化,已經成為阿里、美團等線上平臺推進創新的動力和目標。

為此,自9月25日至國慶長假結束,美團點評在推出早鳥票的同時,推出了“吃喝玩樂低至5折”、“1元搶神券、提前訂7折起”等福利活動。在迎合年輕人消費口味的同時,真正地為年輕人群體帶來實惠,提升消費體驗。

得益於這一系列平臺政策的執行,美團點評備受年輕人喜愛。在一份由專業資料研究機構Trustdata披露的報告中,2019年上半年,美團酒店入住人群中90後、00後旅客佔比達到了51.3%,是所有主流線上酒店預訂平臺中,年輕人佔比最高的。

這表明,在美團點評不斷創新,把握好假日經濟的節點不斷拓展自身業務規模的同時,消費者對於美團的服務創新也予以認可。由此也不難看出,假日經濟不僅是美團點評業務擴張的突破口,更是美團點評自身服務創新優劣的試金石。

而在這種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下,美團點評可能從攜程、去哪兒等老牌旅行玩家搶走更多使用者,尤其是年輕群體。畢竟就創新能力而言,美團點評的勝算是非常大的。

這一點可以從Trustdata披露資料中看出一二,2019年上半年,整個線上酒店預訂平臺行業,美團酒店累計使用者訂單量佔比達到了50.6%,新增使用者佔比為51.2%。如此也不難看出,“網上訂酒店,一半用美團”的格局已經形成。

佔據半壁江山的美團點評,將有更大的決策自主權

事實上,除了線上酒店預訂業務佔據行業過半訂單外,美團外賣業務、出行等業務,同樣佔據著相關行業覺得部分的市場。

以外賣業務為例,根據Trustdata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2019年上半年,美團外賣交易額佔比持續擴大,市場佔比已經上升到65.1%,而外賣市場美團點評一家獨大的局面越來越明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美團點評新增使用者的47%來自三線及以下的城市。這表明,美團點評在爭奪三四線下沉市場上成績顯著。

外賣業務、線上酒店預訂業務等傳統業務之外,在一些重點新業務上,美團點評同樣佔據了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其中,尤以共享單車業務表現明顯。

2018年4月,美團與摩拜聯合宣佈,已經簽署美團全資收購摩拜的協議。交易完成後,摩拜單車正式納入到美團生態體系下。2019年1月,摩拜單車正式更名為美團單車,完成了品牌的轉換。

根據第三方權威市場調研機構速途研究院披露的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美團單車已佔據國內共享單車市場56.56%的市場份額。與之相比,曾經的共享單車巨頭,自2018年以來一直處於“退押金難”的ofo已經落後美團單車近30個百分點。而其他的共享單車品牌,市場佔有量低,很難在短時間內對美團單車的市場份額構成挑戰。

而就使用者下載量來看,2019年一季度,美團單車APP安卓版下載量逼近6000萬次,相當於ofo單車的1.7倍。從使用者使用量和頻率來看,美團單車的日均訂單量超過2000萬次,同樣也是ofo單車的兩倍多,佔據市場份額的56.56%。

如此,得益於在旅遊、美食、出行等多元生態體系上的市場主導地位,美團點評生態體系得以充實,完善。而且,這種行業主導地位,也為美團點評提供了更大的決策自主權。

2019年3月29日,美團單車釋出新版計費規則,用車費將由起步價和時長費兩部分構成。以北京地區為例,4月8日起,美團單車的起步價調整為15分鐘1元,騎行超過15分鐘收取每15分鐘0.5元的時長費。

2019年7月26日,美團單車在廣州、上海、深圳三地執行新的計費規則。毫無意外,執行新的計費規則後,三地單車使用費用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廣州騎行1小時需花2.5元、上海3元、深圳2.5元。

2019年10月9日,美團單車再次更新北京地區的計費規則。其中,起步價上漲為1.5元/次;騎行超出30分鐘後,每30分鐘收取1.5元。如此,美團單車北京地區起步價已經超過了公交費用。而且,起步價、時長費(由原來的30分鐘1元漲到1.5元)均出現上漲。

而在外賣業務領域,2019年1月,美團外賣平臺抽成上升到22%。不僅如此,在很多地區,美團外賣甚至要求入駐商家簽訂獨家合作協議,未能簽約的商家將面臨平臺下架的風險。

客觀上講,頻繁地提升服務價格,合作抽成,以及要求籤訂獨家合作協議,不免有美團憑藉優勢市場地位獲取更多收入分配的嫌疑,但是,也應該看到,正是這一系列政策的執行,讓美團點評的財務狀況得到了好轉,平臺市值也穩步提升。

2019年上半年,餐飲外賣業務實現交易金額為1687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37.5%;餐飲外賣業務實現營收236億元,同比增長47.5%。抽成比率提升後,美團點評外賣業務增長明顯,尤其是在二季度,外賣業務首次實現經調整後經營溢利轉正。而在共享單車業務領域,根據美團點評披露的2019年半年財報,業務虧損進一步收窄。

美團點評上限在哪裡?能否挑戰阿里、騰訊?

而截止到10月10日收盤,美團點評的股價已經突破90港元/股,整體市值也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突破5000億港元。對於美團點評而言,能否在超越拼多多、京東、百度之後,成為與阿里、騰訊並立的網際網路行業第三極,令人期待。

那麼,問題來了,美團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外賣業務、旅遊出行業務嗎?儘管美團在這些行業、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力,甚至是擁有過半的市場份額,但是,如果只是守著這些業務,對於美團而言,未來發展空間極其有限。且不說攜程、餓了麼等擁有較強競爭力的平臺對手存在,即便是沒有這些競爭對手,僅憑一兩個特定行業就想要跟阿里、騰訊叫板,顯然是有點吃力。

拓展新業務呢?像阿里、騰訊那樣業務佈局多元化,美團恐怕缺少足夠的核心技術支撐。這種核心技術上的缺失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業務創新上,只能跟在別人的身後;另一個則是在業務拓展上,更多地只是複製已經成熟的技術,很難有技術創新。

以業務創新為例,美團目前幾乎所有的業務佈局,無論是傳統的團購、旅行、外賣業務,還是新佈局的共享出行、網約車服務,美團都是在行業先行者的後面,複製了基本的業務模式,成熟的技術平臺,很少有自己獨特的業務創新。

與之相比,無論是新零售概念,還是虛擬銀行業務,阿里、騰訊都是在全新的市場需求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與應用,建立並逐漸完善新的業務板塊,而正是這種業務創新保障了阿里、騰訊在行業競爭中的優勢。

目前,美團也有自己的新零售業務,如“小象生鮮”、“美團閃購”等。不過,美團新零售業務似乎並不順利。2019年4月,美團官方宣佈將常州、無錫的門店關掉,僅保留北京的兩家門店。

在技術創新方面,美團與阿里、騰訊的差距就更大了。目前為止,美團幾乎沒有任何能夠拿得出來,給人印象深刻的技術創新。相比之下,雲端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提出,甚至是阿里平頭哥半導體科技公司已經設計出了第一款人工智慧推理晶片。

得益於業務創新、技術創新,阿里、騰訊能夠牢牢地佔據網際網路行業龍頭地位,並將業務觸角擴散到大大小小不同的領域,並掌握技術先發優勢。而在其後的企業、平臺只能夠在阿里、騰訊後面,按照巨頭們提出的業務理念拓展自身服務。

而這或許就是美團與阿里、騰訊最大的差距所在。如果美團還只是定位一個“服務中介”,無論平臺自身在運營模式上有多少創新,都只不過是在在別人畫的框架上尋找新的服務方式,遠未達到重新定義行業服務的地步。

除此之外,一個更大的危機也已經臨近。網際網路行業下半場已經來臨,存量市場競爭時代已經來臨。在行業發展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如果在技術創新,業務創新上只能跟著別人的腳步走,長此以往,很難保證自身的市場地位不會發生改變。

或許,對於美團的掌控人王興來說,眼下美團能夠邁進5000億市值大關既是一份肯定,也是一個契機。肯定,是對美團在以往的工作中的認可;契機,推進美團點評自身的轉型,有一個單純的“服務中介”平臺,真正地向掌握核心技術的平臺轉變。如此,美團點評才能夠站穩腳跟,才能夠在更大的舞臺上與更強的對手進行競爭。

結語:

現在看來,美團點評眼下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更多的市場對於美團近一段時間來業務的看好,而並非對美團自身長期發展,尤其是業務創新、技術創新上的認可。在美團點評之前,京東、拼多多等等,太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有過相同的經歷,美團是否也只是“一時興起”呢?

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以往,總是技術創新推進網際網路行業業務創新,而現在,新零售概念、物聯網概念等的提出,業務模式的變革要求核心技術進行持續創新與進步。換言之,再等成熟技術進行復制已經不可行了,沒有技術能力,相跟上業務創新越來越難了。

在新零售業務上的吃力或許還只是開始,未來留給美團點評進行調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未來,如果美團想要在業務有所突破,下力氣搞好技術創新應該是繞不過的一道坎。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港股新政週年紀:16家藥企籌資535億港元,生物科技何時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