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華為估值1.2萬億元,來源於胡潤最近釋出的2019年百富榜,在此榜單中,胡潤對相關公司給出了估值參考,其中阿里巴巴市值3.26億元,騰訊市值3萬億元,華為市值為1.2萬億元。從資料可以發現,阿里巴巴和騰訊為股票截至9月12日時的市值,而華為公司的市值則為估值。

這是因為,華為目前並沒有上市,並且在可預見的相對長時間內華為也不會上市,沒有交易股份,無法核算具體的市值。所以將華為和阿里巴巴、騰訊比估值沒有實質性意義。阿里已在美股上市,騰訊已經港股上市,估值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會受到資金的影響,估值水平本身也是動態波動的。

從資料來看,華為估值低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雖然華為沒上市,但很多人心裡認為華為一定是中國第一,如果上市的話,肯定秒殺所有公司,甚至有人喊出市值過10萬億的口號,而且華為2018年營收為7212億元,阿里巴巴2018年營收為3768億元,騰訊控股2018年營收為3127億元。

華為營收是阿里巴巴的1.91倍,是騰訊的2.3倍,但為何市值卻只有他們的四分之一呢?

不過,胡潤的榜單中也沒有給出估值的依據,估值結果也是見仁見智了。

華為和阿里巴巴、騰訊本身還是有一定的區別,阿里巴巴主營業務是電商,騰訊主營是社交(後遊戲業務比重加大),兩家公司還佈局了很多網際網路產業與科技產業,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簡單的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各個領域的佈局,可以說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基本上都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或騰訊的身影,稱他們為“阿騰帝國”並不為過。

而估值方面,以阿里巴巴為例,最新市值為4502億美元,靜態市盈率(最新市值/最新年度淨利潤)為34.19倍。騰訊控股最新市值為3.135萬億港元,靜態市盈率為34.98倍,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的市盈率非常接近,顯示市場對兩家公司的前景預期也較為接近。

但是華為並非網際網路業務,華為之前的主營業務是做通訊裝置,這幾年手機業務成長迅速,消費者業務佔比達到了45.1%,基本上快接近一半的營收了。在估值方面,福斯熟知的與華為對標的公司是蘋果,蘋果最新市值為1.067萬億美元,靜態市盈率為19.66倍。華為2018年淨利潤為593億元人民幣,如果將華為用蘋果公司的估值水平代入,則市值為11658億元。這與胡潤給出的估值水平相近,所以我認為胡潤大概就是對標蘋果公司對華為進行估值。

這三家公司,都已不再是早期創業公司,已經有穩定的盈利模式。股東更在意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估值主要是參考市盈率(市值除以淨利潤)來進行。

當然,也有一種觀點指出,蘋果公司除了手機業務,還有壟斷IOS系統的優勢,通過App Stroe,蘋果公司每年可以從開發商獲取巨大的利潤分成,而華為收入主要還是來源於銷售硬體裝置收入。華為現在有自研的麒麟晶片,從業務分佈結構看,更為合適的對標公司是南韓的三星電子。三星電子2018年淨利潤340億美元,最新市值3437億美元,市盈率僅為10.1倍。

如果對標三星的話,華為的估值僅為6000億元。所以到底華為估值多少錢,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公司沒上市,估值到底為多少,本身就沒有標準。雖然華為主營是硬體業務,但華為目前持續性的研發投入,在5G領域裡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假如華為真的上市,又在A股上市,以A股科技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和投資者的熱情,至少可以獲得30倍PE估值,所以個人認為目前華為公司合理估值在1.8萬億左右。

最新評論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寧波銀行80億定增終獲通過!歷時2年半,寧波開發、雅戈爾放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