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90%和6%,是美國散戶持股市值的佔比,說明散戶在股市的金額佔比下降,並不能代表美國股民的數量。
如果單純從參與度看,美國普通百姓一直都不愛炒股,特別是在下層民眾中,股民更是寥寥無幾。
美國普通人不愛炒股美聯儲有一項《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用來統計美國家庭的資產情況。每隔三年調查一次。
SCF調查顯示, 1989年至2016年,美國家庭的股票資產佔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基本在15%左右。
最新一期資料顯示,股票資產佔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更是降到13.7%。
股票佔家庭金融資產比重
特別是,越貧窮的家庭,股票佔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越少。
全美最貧窮的家庭裡(收入位於後20%),股票佔家庭金融資產比重不超過5%
全美最富裕的家庭裡(收入居前10%),股票佔家庭金融資產比重近50%
股票佔家庭金融資產比重(按收入)
另外,美國家庭的炒股比例,隨著財富的增長而增長。
1989年-2016年,全美最貧窮的家庭裡(收入位於後20%),不到15%的家庭投資股票;而最富裕的家庭裡(收入居前10%),這一比例高達80%。
2016年最新調查則顯示,全美最富家庭94.7%有股票投資;而最窮家庭僅11.6%有股票。
美國家庭收入與投資股票比例
資料來源:美聯儲官網
為何美國普通民眾、特別是下層民眾直接炒股的熱情不高呢?
之前我們總結過,主要有5個原因:
★ 近年來,交易機制變複雜,高頻交易、量化對衝等工具的使用,使得機構投資者在技術支援、資訊獲取、專業性等方面佔據天然優勢。散戶更不願意直接下場炒股了。
美股贏家通吃:規模越大、越賺錢另一方面,相比散戶,長線大錢更容易“勝出”,而且資產管理規模越大,賺錢效應越明顯。
海通證券在《股市法則:長線大錢最終勝出》一文中,對資金規模與收益率的關係,做了深入分析。
1、資金規模越大,更易勝出
開放式基金
先看美國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與收益率關係。
海通證券統計了美國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開放式基金平均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
資料顯示,隨著基金規模提升,收益率也在不斷增長。
資產管理規模大於50億美元的基金,十年平均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為11.83%。
資產管理規模小於1億美元的基金,同類指標僅為10.48%。
基金規模和回報正相關的結果是美股贏家通吃。
因為更高的收益率加深了投資者認同,導致新資金流入,形成良性迴圈,最終推升公募基金行業集中度。
高校基金
美國還有一個重要的機構投資者——高校基金。
目前,全美有800多所公立和私立大學在管理自己的基金會投資,這些高校基金會的規模,從數千萬美元到數十億美元不等。
其中,基金會規模最大的高校是哈佛大學( 300億美元左右)、耶魯大學 (200億美元)、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超過150 億美元)。
《21世紀資本論》就美國高校基金收益率進行了研究,發現基金管理資產規模越大,收益越高。
850 所高校中,基金會資產管理規模在1億美元以下的有498所高校,1980-2010年的年均實際收益率(剔除通脹以及管理成本&財務費用)6.2 %。這一投資收益率實際上已經相當不錯了,高於同期全部私人財富的平均收益率。
資產管理規模大於1億美元的高校基金,資產規模越大,投資收益率就越高。
金字塔塔尖的三所高校(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在1980-2010年年均實際收益竟高達10.2%。
而且資產規模大的高校,其波動率並不比規模小的高校大,也就是其業績穩定性並不差。
3、主動型股票基金很難戰勝指基
此外相比主動管理的基金,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更有優勢。
20 世紀末美國股市中,機構投資者佔比已提升至 65%,市場定價效率大幅提升的背景下,被動化投資趨勢(指數基金)快速興起。
截止2017年底,美國指數基金規模達6.7萬億美元,指數共同基金、指數ETF共計佔長期投資基金淨資產的35%;而2007年底,該比重僅為15%。
被動投資快速崛起的背後,收益率是一大推手。
以股票型對衝基金(代表主動管理基金)和標普500(代表被動型指數基金)為例,含股息再投資的收益率:
1990年至2017年這28年中,標普500指數基金跑贏對衝基金的概率為57.1%,標普500指數基金勝。
1990-2007年間,對衝基金跑贏被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概率為61.1%,股票型對衝基金勝。
2008-2017年間,標普500指數基金跑贏對衝基金的概率高達90%。即近年來,主動管理股票基金幾乎無法戰勝指數基金。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美國機構投資者佔比快速上升,市場更加有效,導致超額收益的獲取更加困難。
指數基金這麼厲害,為啥還要自己炒股呢?
為何長線大錢更容易勝出?為何長線大錢更容易勝出呢?
因為機構越大,可以聘請更專業的投資團隊,而且平均費率會隨規模增大而降低,加上長線投資者交易頻率更低,更容易抓住賺錢機會。
1、可以高薪請人
以美國高校基金為例,大學捐贈基金有效管理和成功運作的關鍵,是高度專業化的投資隊伍。
《美國一流大學捐贈基金管理的特徵》一文中指出:
美國捐贈基金排名前1至10的院校中,投委會成員平均人數是 8.9 人。其中,平均有4人是投資專業人士,平均有2.5人有另類資產投資的經驗;而頂級院校另類資產投資經驗的平均人數更是高達 5.5 人。
具體來說,哈佛大學每年要在其資產管理上花費1億美元,用來運營一支頂尖的投資經理隊伍。
由於哈佛大學的基金會規模龐大(大約300億美元),因此每年1億美元的管理費僅相當於其資產規模的 0.3%,而這筆費用是小規模基金的高校無力承擔的。
因此,獲得較大規模捐贈基金的大學,更有可能獲得較高投資收益。
2、規模越大,成本費用率越低
另一方面,基金費用中的行政管理費服從規模經濟,這個費用率隨著資產規模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成本在整個基金資產範圍呈現遞減趨勢。
同理,A股市場呈現出相似的規律。
A股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費率隨著基金規模增大而降低,當基金規模增大到5億元以上時,平均費率穩定在1.75%左右。
3、交易低頻,收益更高
巴菲特著名的“打孔理論”強調,每個人投資機會有限,深思熟慮的投資收益更高。
而機構投資者資金量大、持股時間長,擁有資訊、研究分析優勢以及科學完善的決策、風險監控體制優勢,更注重投資的安全性和長期利益,換手率低、傾向長線持有。
美股是長線大錢更容易賺錢。
那麼A股呢?
A股中的長線大錢,多指以公募基金、養老金等等為代表的專業機構投資者。
上交所釋出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鑑(2018卷)》顯示,滬市中,2017年自然人投資者整體盈利3108億元,專業機構整體盈利11156億元,機構投資者盈利金額是散戶的3.6倍。
而機構投資者的持股市值為4.53萬億元,自然人投資者的持股市值為5.94萬億元。
也就是說,A股機構投資者用比散戶更少的資金,賺了更多的錢(3.6倍)。
兩者之間的盈利差異,或許源於各自的交易風格。
散戶資金規模較小,投機心理強,換手率較高,容易追漲殺跌,難以把握市場中長期機會。
而機構投資者在技術支援、資訊獲取、專業性等方面佔據天然優勢,機構投資者佔比已成為衡量一個股市是否成熟的標誌。
目前A股“去散戶化”程序正在進行。
“去散戶化”並不意味著對散戶的驅逐,而應該是散戶與機構投資者雙贏的局面,是機構投資日漸壯大、賺錢效應明顯之後,散戶主動自願投資機構產品、信任“專家理財”的過程。
只有這樣,股市才會更理性、更從容、更具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