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細看甄嬛誤穿純元舊衣這場戲,會發現甄嬛的許多行為特別反常,跟她之前有很大不同。第一,甄嬛發現封妃的吉服有如此明顯的破壞,而且在如此即將去面見皇后皇帝的緊急檔口發生這種事情,甄嬛竟然沒有絲毫起疑。
要知道,甄嬛以前可是見微知著、明察秋毫的人,她連藥裡有微微的酸味都能留意到,從而意識到有人要害她。然而,甄嬛一反常態,看到吉服損壞後的第一反應是:“冊封用的吉服形同御賜,怎可有一絲損壞?等下若被發現,豈非是欺君大罪?!”
發現沒,甄嬛的關注點在吉服本身,她喪失了之前的冷靜,她著急了,害怕因為吉服問題被問責。第二,內務府姜總管的回答有明顯的問題,先是說拿線縫補破損的吉服時間來不及,說最快也要三兩天才能送回,緊接著他就立刻向甄嬛獻策:“娘娘有個辦法或許能夠救急。”就提到了皇后送來的那件舊衣服,並非常有引導性地說:“眼下也只有那件能抵得過了”。
就姜總管這話術,如此刻意,按理說是不可能逃過甄嬛明察秋毫的判斷力的,她邏輯那麼嚴謹,一眼就看出讓曹琴默對自己的算計,故意讓她跳驚鴻舞為華妃念《樓東賦》做鋪墊。而甄嬛更加反常的操作是,流朱一聽姜總管說抵得過,就急不可待地說:“既然能抵得過,那還不快去!”甄嬛不僅沒有阻攔,反而直接穿上了這件姜總管拿來的衣服。
一向謹慎小心的甄嬛為什麼沒有嚴謹地核實一下這件事衣服的出處,以及是否真的如姜總管所說的“抵得過”呢?第一個原因是,皇后的誤導,讓甄嬛認為吉服是可以替用相抵的。這要追溯到甄嬛封莞嬪的時候,皇后向太后彙報工作時曾當著甄嬛的面特意強調:“……只是莞貴人冊封當日的吉服,來不及趕製,臣妾便讓禮部拿敬妃封嬪時的吉服改制了。”
太后聽罷給皇后的評價是:“事從權宜,又不失禮數,皇后,你做得很好。”
因為有這個經歷,所以聰明的甄嬛就默認,事從權宜,可以穿皇后當年的衣服相抵。由此可見皇后對甄嬛的算計是從甄嬛進宮的時候就開始了,她一直用心地在鋪墊、埋伏筆、誤導甄嬛。皇后娘娘,這是下了好大的一盤棋啊。第二,因為甄嬛是真的著急了,看看浣碧是怎麼說的:“小主,不能再耽擱了,要是誤了時辰的話,皇上和皇后更要怪罪。”
細看這場戲,就會發現,碎玉軒裡的人,包括甄嬛在內,都急了。那麼,為什麼一向沉穩從容的甄嬛都會急了呢?因為就差這一步之遙,甄嬛就榮耀封妃。她已經行完了冊封禮,就差去拜見皇后和皇帝了,拜見行禮完成,她就是莞妃了。
每次看到這場戲裡甄嬛的表現,都讓我想起那個說法:美國西部淘金熱的時候,如果你想從淘金者身上賺錢,你只要告訴淘金者說這個工具有利於你下河淘金子,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就買下。人在慾望面前的自我把控力是非常差的。皇后就是利用了甄嬛這一心理,即便吉服這個陷阱佈置的如此漏洞百出、如此刻意,但甄嬛還是上當了。其實,甄嬛這個階段能被皇后算計到,完全也是因為她自己犯了嚴重的戰略性失誤。皇后的這個陷阱就是守株待兔,她就是在每個節點上都佈置好了,等著甄嬛自己走入了這個無法走出的暗巷。接下來,我們就一層層細細地捋一下甄嬛的這次戰略性失誤。首先,甄嬛在誤穿純元舊衣時呈現出的那種急迫,是因為甄嬛的戰略節奏出現了問題。搞垮華妃這件事,甄嬛感受到一種“順勢而為”的舒服的感覺:她策反曹琴默,裡應外合設計華妃,並巧妙地借力於皇帝,不僅搞垮了華妃,她還把歡宜香的真相告訴華妃,直接促成了華妃的自殺。這等左右逢源的感覺,這等算計和佈局的成就感,給了甄嬛一種優越感。說白了,甄嬛就是飄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她答應端妃給溫宜換個母親,讓端妃撫養。這側面反映出的是甄嬛的那種自認為充滿掌控的得勢之感。這種得勢之感,讓甄嬛的戰略節奏開始冒進。赤壁之戰中曹操之所以戰敗就是因為自以為實力強勁,進軍太急,從而忽視了休整,導致了最終的慘敗。甄嬛亦是如此,她的父親是搞垮年家的功臣,而她又在皇帝面前這麼有存在感,如今華妃這個勁敵已經被消滅,甄嬛和甄家就差臨門一腳,成為繼華妃之後的後宮新勢力。於是,「封妃」就成了甄嬛在該階段的一個職場戰略目標,這是後宮官方承認她和甄家作為後宮新勢力的標誌。其實,當一個人有“如日中天”的感覺之時,也是出現問題的開始。人在順風順水的時候,非常容易高估自己的實力,會認為自己獲取成功就像是探囊取物般容易,從而對潛在的風險和問題視而不見。正是因為這樣,一味向前衝的甄嬛,很容易就把自己的弱點露出來了,給了皇后算計她的機會。“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操之過急,永遠是戰略佈局的大忌。其次,甄嬛對戰略勢頭的盲目樂觀。的確,甄嬛很有戰略思維,從一入宮就懂得佈局、進退,但是她的兩個認知侷限導致她對上位者的認知和了解非常片面,以致於她對皇后的暗害渾然不覺,並在自我感覺良好中惹怒了皇帝卻不自知,從而導致她對戰略勢頭有了誤判。在甄嬛誤穿純元舊衣事件發生前,皇帝就拿著錢名世的詩集來試探過甄嬛,問她對此時如何看待。甄嬛的回答句句都是雷:“既然時過境遷,皇上又何必要追究,只將這些詩作銷燬便是了,至於藏詩之人如果再重罰,反倒讓人覺得皇上抓住此事不放,弄得人心惴惴,倒不如風流雲散也就罷了。”
從甄嬛的這番說辭中能看出她和甄遠道對此時的看法是很一致的,都希望皇帝不要嚴懲,不要用酷政。同樣地,之前甄嬛也勸諫過皇帝重新審理安比槐運送軍火一案,對比那時候甄嬛勸諫的方式、語氣和姿態,如今的甄嬛變了很多,她不再小心翼翼、不再考慮皇帝的感受,反而變得直接、甚至有些說教。為什麼會這樣呢?很簡單,因為甄嬛的得意和盲目自信。扳倒華妃的過程,讓甄嬛認定她已經握住了皇上的心。
上一篇我已經寫過,甄嬛和皇帝在政治謀略上天壤之別。上次汪景琪之事讓皇帝意識到甄嬛和他之間有了異心,有了政治上的分歧。那麼,這次皇帝拿錢名世的詩來試探甄嬛,甄嬛的回答讓皇帝感覺到了一種感情和政治見解上的雙重冒犯。尤其是那句“皇上抓著此事不放,弄得人心惴惴不安”,這話直接暴露的是甄嬛對皇帝的某種負面評價,而且在皇帝看來,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說教。皇帝雖然對甄嬛說:“說得不錯,朕再想想。”
但是,皇帝心裡非常地不爽,感覺到了一種空前的冒犯,有個細節陳建斌刻畫地非常好,皇帝坐在轎子裡,整張臉冷峻嚴肅,他手裡緊緊捏著那本錢名世詩集。
這時的皇帝心裡有了決斷,殺心已起:“她甄嬛有什麼居高臨下的資格?!你如今這高度都是我給你捧上來的?!“我能把你捧起來,也能親手把你推下去!於是,甄嬛穿著純元舊衣出現的時候,皇帝憤怒之餘,還不忘明確一件事:“莞妃?雖然行過冊封禮,但還沒聽你的教導,算不得禮成。”
行了冊封禮你以為你就是妃子了?只要朕不同意,你就什麼都不是。這麼梳理完,就會發現,對甄嬛來說,這一遭滑鐵盧是真的突如其來、複雜到難以消化。這不亞於是一個晴天霹靂,在她最得意最充滿希望感的時候,給她一記當頭棒喝。而且,皇后還用這種極為陰毒的方式,讓甄嬛在這個時機下得知了自己和純元長相相像的真相。這不是雙重打擊,是N重打擊,讓甄嬛懷疑愛情、懷疑自我、更令她對皇帝的怨恨更深、對人性的期待等等全都破碎和顛覆……這次的戰略失誤對甄嬛的打擊太痛了,從這之後,甄嬛再也沒有出現過戰略層面的問題。大多數人都只喜歡看甄嬛黑化回宮大殺四方的部分,甚至很多人都不喜歡她在甘露寺的那段日子。其實,如果你真的看懂了甄嬛的這次戰略性失誤,就會喜歡上看甄嬛在甘露寺的那段戲。因為那是她一點點療傷、一點點自我治癒、一點點重生,在人生最低最狼狽之處孤獨地忍耐、無助地收拾內心、堅韌地重建自我的那個過程。私以為,這些比她大殺四方更勵志,更能看到一個人內在的那種強者力量。另外,我特意寫甄嬛這一次戰略性失誤也是因為我自己曾經也犯過類似的錯誤,當年創業時期,就是犯了冒進的錯誤,急切地想要趁著大好勢頭做出更多的成績,結果導致一系列問題出現,不僅時間金錢精力都付諸東流,還差點搞崩了心態,調整了很久才走出來。過去這些年,我發現我所有的壓力和焦慮都來自於我太想要了,太急切了,特別想要在某個當下就取得傲人的成績,得到光彩炫目的結果,想要被肯定、被認可,然後意氣風發地向前走。可是,事實上,很少有事情是這樣的,這世上的絕大多數事情都需要我們穩紮穩打、鍥而不捨,在時光中等待,在孤獨中挫磨。更多時候,人們都是在沉寂和無人問津的時候做成一些事情的。雲在青天水在瓶,每一人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不用慌張,也無需迫切,就耐心地做好手裡的事情,期待的目的終究會抵達。我們共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