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我們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朝代中,以秦始皇為代表的秦朝,絕對是獨樹一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傳承。秦朝的功績在這裡不做過多討論,相信大家心裡多少都有所瞭解。
就像我們每個人從小慢慢長大一樣,每一代文明也有從弱到強的過程,秦國能夠滅了其他六國,一統天下,牛叉程度顯而易見,但是,秦國也是從弱到強一步步經歷過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商鞅,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商鞅的那套改革方法,才使得秦國從量變到質的轉變。
最早,在周天子時代,秦國的先祖扮演的角色就是弼馬溫,也就是周天子的養馬官,這也是在戰國期間,秦國的位置處在最西面的原因,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大部分地區、甘肅省東南部、四川省北部、河南省西部等地區。因為當時這些地區適合養馬,周天子將秦國的先祖派到西方的目的就是給周天子尋求優質的寶馬,可想而知,當時秦朝先祖的社會地位。
最初秦國所處的地方,蠻荒無人,大都是一些被流放或者是未開化的少數民族,這也是當時的秦國被中原地區稱之為西戎的原因,西戎這個詞的含義就是中原政權對西方未開化的少數民族的稱呼。
秦國的文明就在這種背景下展開了,經過秦國數代人的努力,秦國才逐漸有了國家的氣象,但這個時期秦國僅僅是個部落而已,算不上擁有正常體制的國家,當時秦國的一把手被中原特權稱為西陲大夫,用現在的話說都是編外人事,被人罷免或消滅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公元前770年,西周國家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周幽王被暗殺,西周就這樣滅亡了。
之後周平王東遷,預示著東周的開始,這時候,秦國文明的第6代掌門人秦襄公審時度勢,及時救助周平王,並且護送其東遷,藉此機會,秦國正是擁有了在編身份,正式被封為諸侯,但是此時,秦國與其他諸侯的實力差別過大,所以,在當時的諸侯圈的名聲不是太好,但是,現在的秦國至少有編制了,逐步進入了關中之地,和中原政權有了更多交流。
進入編制後的秦國,國力的發展依舊平淡無奇,到了秦國文明的第32代掌門人秦孝公時代,秦國的大陸情景依舊是土地貧瘠、人口稀少、農業落後,根本無法和齊、晉等富庶的中原大國相比。
02
這時候,商鞅登場了,商鞅,衛華人,衛國也就是所處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的地方,商鞅的出身還是挺好的,他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年輕時候便喜歡法學,並且受到李俚、吳起影響,從小志向遠大,初入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去了魏國。
壯年的商鞅勵志在魏國施展抱負,不幸的是,當病重的公叔痤向當時魏國的老大魏惠王舉薦商鞅時,卻遭到了魏惠王的白眼,這也不能怪魏惠王,彼時的的商鞅屬於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子,沒有名聲,也沒有成績。這種人,適合從基層幹起,但是商鞅被直接引薦給國內一把手,不被遭白眼才怪。
當然了,商鞅也明白自己的實力,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決定前往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二站,當時求賢若渴的西方國家秦國。
那時的秦國,在秦孝公的領導下土地貧瘠、人口稀少,農業落後,國家內部矛盾重重。舊有的保守勢力面對大陸日漸增長的矛盾,為了自己的利益紛紛固步自封。
秦孝公作為秦國的一把手,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一直在尋求變革方法來改變社會現狀,所以,商鞅的出現,正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國家與恰當的明君相遇,猶如蛟龍入海。
初來乍到的商鞅,為了能夠得到秦孝公的賞識,對秦孝公大談王霸之業,於是一場影響秦國百年國運的變法由此展開。
我們耳熟能詳的商鞅變法就這樣開始了,秦國運用商鞅推薦的變革方法,成功從一個邊陲之地的弱勢國家變成了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之後秦國用了六代人統一了幾百年亂世的戰國,建立了天下一統的秦朝。
商鞅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他推出的連坐法,獎勵軍功,重農抑商等改革方式。在他的變革中,核心就是認為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就越強、越穩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貧民政策,當然,這也是商鞅變法一直受大家質疑的原因,關於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以及利弊,在這裡不做過多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資料詳細瞭解下。
秦國通過這種變態的改革方法,國力大增,秦軍的戰鬥力得到了變態性的提升,以至於史記中只是大概描述下秦國是怎樣擊敗趙國的,對於如何滅其他國家的,壓根就沒提。
03
其實商鞅的這一套改革理論並不是他的首創,戰國時期的其他改革家,包括吳起、管仲、申不害等人的也運用過類似的辦法,以尋求國家的富強,不只是古代文明,就連蘇聯前期發展的時候,也用過類似的方法,下面我們來依次分享下。
春秋時期齊國管仲為了擴大稅收增強國力,認為稅收是有形的,直接向人民收取財物,自然會招致人民的不滿,最最理想的辦法是取之於無形,讓老百姓無從察覺,這波操作正是和商鞅的貧民政策不謀而合。
具體怎麼操作的呢,管仲提出了把稅收隱藏在商品裡價格裡面,使納稅者看起來沒有納稅而實際上已經納了稅,這樣就可以收錢還不至於造成百姓心理上的抵抗。之後,齊國及時把國內大山和大海的資源壟斷起來,控制住國家內部的鹽鐵的經營買賣,而這些交易關聯著老百姓的切身生活,所以老百姓會在不知覺的狀態下完成稅收,齊國正是用這種方法迅速將財富積累到管理層手中,為國家的發展成功奠定了財政基礎。
反觀蘇聯呢,列寧時代,蘇聯只能算作一個農業大國,斯大林上臺後,覺得當務之急是將蘇聯由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轉變,然而,對於一個長期積貧積弱的大國來說,轉變並非那麼容易?
為此,斯大林明確提出,蘇聯的轉型不能也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依靠掠奪殖民地取得國家的發展資金,同時,也不可能舉借奴役性的外債,唯一的方法是靠國家內部的積累,也就是所謂的“剪刀差”政策,積累的對象呢,只能是國內的老百姓,大家可以根據接下來的描述細細品下,這一操作是不是跟商鞅的那套理論有相似之處。
何為剪刀差政策呢,就是由國家低價收購農產品,高價向農民出售工業產品,即農民以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形式,為國家的工業化交納貢賦。
如何內部積累?途徑之一是實行“剪刀差”政策。也就是由國家低價收購農產品,高價向農民出售工業產品,即農民以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形式,為國家的工業化交納貢賦。
大家看出來吧,剪刀差政策也就是貧民政策,就是變相的掏農民的褲兜,蘇聯人民在這個政策的主導下,到了1923年,同1913年相比,需要用原來2.8倍的農產品才能換到等量的工業品。
所以,蘇聯工業的發展是帶著血淚的,這個血淚來自農民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到了1937年,僅僅經過10年時間,蘇聯就已經完成了成熟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超過法、德、英等強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同時,在隨後第二次大戰中,戰勝不可一世的德國,並在戰後迅速成為全球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等到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的時候,蘇聯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超過法、德、英等強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正是蘇聯實施“剪刀差”政策打下的基礎,蘇聯才能在隨後進行的第二次大戰中,戰勝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並在戰後迅速成為全球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再之後呢,蘇聯內部開始出現矛盾,各大利益集團爭相維護自己的利益,最終,在1991年,蘇聯解體了。
我們回過頭看下,不論是遙遠的秦國、齊國,還是近代的蘇聯,在國家崛起的時候,均採用了君重民輕的貧民思想,但是這種形式下的強大能長久嗎?看看上述國家的結局就知道了,秦朝在商鞅變法後經歷了第六代,秦始皇年代,國家走向強大,但是到了第七代,秦二世不見走向了滅亡,蘇聯呢,從剪刀差政策開始到解體,也就大概六七十年的時間。
客觀地說,我們不能忽視商鞅的貧民政策的優勢,在這種政策的操作下,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潛力,化腐朽為神奇,讓一個國家迅速從弱國過渡到強國。
但我們要看到,“貧民”這種政策也是有很大侷限性的。它就像興奮劑一樣,在特殊條件下臨時注射,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不能長期使用,長期注射的話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了人民的強大,如果人民安穩,那麼國家的統治便越安穩;如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那麼國家也就穩中向好,持續欣欣向榮,只有管理層心繫人民,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到這裡,對於文章開頭的問題商鞅的那一套變法理論是否是國家持續強大的必經階段?這個問題,我想朋友們心裡都已經找到了答案。